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敬奇专利>正文

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43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行器。助行器包括连接架、滚轮及夹紧件。连接架起支撑及固定作用,具有夹持端及与夹持端相对的滚动端。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滚动端。夹紧件安装于夹持端,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共同围设形成夹持部。其中,第二夹板可操作地沿朝向或背向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以调节夹持部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行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Wal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lking aid. The walking aid comprises a connecting frame, a roller and a clamp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frame plays a supporting and fixing role and has a clamping end and a rolling end opposite to the clamping end. The roller is rotatably mounted on the rolling end. The clamping piece is installed on the clamping end, including a first clamping plate and a second clamping plate, and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late are jointly surrounded to form a clamping part. Wherein, the second splint can be operatively slid toward or against the first splint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clamping part. The walking aid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运物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助行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代步车是当今重要的出行工具。在代步车行驶的过程中,车胎经常因爆炸或穿孔等原因而泄气,导致代步车无法前行。此时,需将代步车推行至检修地点进行维修。然而,由于代步车自身重量较大,且在车胎泄气的情况下,推动代步车移动费时费力。由此,助行器应运而生。传统的助行器主要用于在代步车车胎泄气时,将代步车承载于助行器,并推动助行器带动代步车移动,以实现代步车位置的变换。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代步车时常从助行器上滑落,操作者需多次重复的对代步车进行固定,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助行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助行器。一种助行器,包括: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连接架,具有夹持端及与所述夹持端相对的滚动端;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滚动端;及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夹持端,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共同围设形成夹持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板可操作地沿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夹持部的尺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轴及螺纹紧固件,所述滚轮与所述滚动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滚轮及所述滚动端的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转轴的末端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边缘及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边缘及第二外边缘,所述第二内边缘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围设形成所述夹持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边缘及所述第二内边缘均呈直线型,所述第一外边缘及所述第二外边缘均呈光滑的曲线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及所述第二内边缘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及所述第二内边缘的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夹持端的表面开设有避位通槽,所述卡板及所述夹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夹持端相对的表面,且所述夹持部及所述卡槽分别与所述避位通槽位置对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及所述第二夹板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避位通槽的轴向及径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设置于所述卡板背向所述夹持端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板、所述弹性垫及所述第一夹板均通过紧固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避位通槽的槽口边缘。上述助行器,当车胎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在车胎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助行器,通过操作第二夹板沿背向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可增大夹持部的尺寸,旋转轴的一端穿设于夹持部;进而,操作第二夹板沿朝向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可减小夹持部的尺寸,以使得旋转轴的一端夹紧于夹持部。旋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助行器的安装方式参照上述设置。进而,代步车与助行器传动连接,在滚轮的转动下,代步车可向前行驶。因此,通过设置上述助行器,在推动代步车的过程中,无需多次重复的固定代步车,从而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助行器正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助行器背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助行器的夹持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助行器的夹持端安装有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助行器的第二夹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助行器的卡板与弹性垫的安装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助行器100包括连接架110、滚轮120及夹紧件130。当代步车的车胎泄气时,助行器100可安装于代步车上,以方便驾驶员将代步车推动至检修地点进行维修。连接架110起支撑及固定作用。连接架110一般由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合金、高分子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110呈长条形的板状结构,使得连接架110的成型方式简单易行,便于降低助行器100的生产成本。连接架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14。连接架110具有夹持端111及滚动端112。滚动端112与夹持端111相对设置。滚轮120可转动地安装于滚动端112。滚轮120转动,可带动连接架110及代步车行走。具体地,滚轮120可以为一个,一个滚轮120可设置于第一表面113或者第二表面114,也可以设置于滚动端112的端面。滚轮120也可以为两个,两个滚轮120分别设置于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1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20为一个,滚动端112为具有缺口的U形支架结构,滚轮120穿设于缺口内,并与滚动端112转动连接。因此,U形支架结构可将滚轮120的转动范围限位于缺口内。若滚轮120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摆动时,U形支架结构的内壁对滚轮120具有限位作用,可防止滚轮120在自转时摆动而影响助行器100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设置一个滚轮120,还可减少助行器100零部件的使用,便于降低助行器100的制造成本。具体地,滚轮120可通过转轴141、球面副或者其他方式与滚动端112转动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助行器100还包括转轴141及螺纹紧固件142。滚轮120与滚动端11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43,转轴141穿设于滚轮120及滚动端112的通孔143,螺纹紧固件142与转轴141的末端螺合。通过设置转轴141及螺纹紧固件142,可实现滚轮120与连接架110的转动连接。当滚轮120转动时,可驱动连接架110带动代步车行走。此外,转轴141及螺纹紧固件142为转动连接中的常见方式,取材方便,设置简单,便于提高助行器100的安装效率。而且,转轴141及螺纹紧固件142还可实现滚轮120与连接架110的可拆卸连接。因此,当连接架110或者滚轮120发生磨损时,可将磨损的连接架110或滚轮120拆除,并重新组装,以实现元件的重复利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20为实心轮,实心轮具有较大的承载强度,从而便于滚轮120在行驶的过程中支撑代步车。而且,实心轮无需充气,因此,可避免在将代步车推动至检修地点的过程中,滚轮120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连接架,具有夹持端及与所述夹持端相对的滚动端;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滚动端;及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夹持端,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共同围设形成夹持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板可操作地沿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夹持部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连接架,具有夹持端及与所述夹持端相对的滚动端;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滚动端;及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夹持端,包括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共同围设形成夹持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板可操作地沿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夹持部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及螺纹紧固件,所述滚轮与所述滚动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滚轮及所述滚动端的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转轴的末端螺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边缘及第一外边缘,所述第一内边缘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边缘及第二外边缘,所述第二内边缘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围设形成所述夹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弧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奇
申请(专利权)人:张敬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