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41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DC‑DC功率变换单元,所述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电缆、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所述第一电缆及所述第一接头输送至所述受电汽车;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绕线器;用于收纳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绕线器;壳体,所述第一绕线器及所述第二绕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缆伸出的第一开口以及供所述第二电缆伸出的第二开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对车充电装置电缆较长不易于收纳并且易发生交叉的问题。

A vehicle to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to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or, a second connector, a DC \u2011 DC power conversion unit, wherein the electric energy of the discharging vehicle is successively transmitted to the receiving vehicle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or, the second cable, the DC \u2011 DC power conversion unit, the first cable and the first connector, and also comprises: for receiving the first cable The first winder for the first cable, the second winder for the second cable, the shell, the first winder and the second winder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for the first cable to extend and a second opening for the second cable to exten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able of the vehicle to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is long, not easy to be stored, and easy to cr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与调整,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但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普遍较差,行驶里程短,并且电汽车的充电设施匮乏,充电十分不方便,当电动汽车在路途中因电量不足而导致车辆抛锚时,只能由拖车或者其他车辆牵引救援,施救过程繁琐并且造价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以满足电动汽车的电量耗尽或者电量低至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不能再输出电量的情况下对车辆补充电能的需要。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以及DC-DC功率变换单元,DC-DC功率变换单元通过电缆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电连接,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第二接头、DC-DC功率变换单元、第一接头最后达到受电汽车从而为受电汽车充电。但是现有的车对车充电装置的电缆较长,不易于收纳,并且平时放在电动汽车的后背箱容易发生交叉缠绕,使用时要一点点的解开,耗费时间,使用不便。因此,提供一种电缆便于收纳且不易发生交叉缠绕的车对车充电装置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便于收纳且不易发生交叉缠绕的车对车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对车充电装置电缆较长不易于收纳并且易发生交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用于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DC-DC功率变换单元,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通过第一电缆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通过第二电缆与所述第二接头电连接,以使所述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电缆、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所述第一电缆及所述第一接头输送至所述受电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电缆的第一绕线器,所述第一电缆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一绕线器上;用于收纳所述第二电缆的第二绕线器,所述第二电缆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二绕线器上;壳体,所述第一绕线器及所述第二绕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缆伸出的第一开口以及供所述第二电缆伸出的第二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器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转动、并始终保持电连接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缆远离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缆随着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而逐渐盘绕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上;所述第二绕线器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且始终保持电连接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缆远离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缆随着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而逐渐盘绕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上。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上的第一直杆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杆上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直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手柄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上的第二直杆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杆上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直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手柄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的轴线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及所述第二接头上均设置有LED灯、为所述LED灯供电的微电源以及控制所述LED灯亮灭的开关。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及所述第二电缆上均设置有反光膜、以使夜晚的行人能够注意所述第一电缆及所述第二电缆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容置槽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容置槽。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使用者提拉的提手。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放电汽车是否为所述受电汽车充电的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通断开关,所述通断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缆上,所述通断开关闭合时,所述放电汽车为所述受电汽车充电;所述通断开关断开时,所述放电汽车停止为所述受电汽车充电。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用于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DC-DC功率变换单元,DC-DC功率变换单元通过第一电缆与第一接头电连接,通过第二电缆与第二接头电连接,以使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第二接头、第二电缆、DC-DC功率变换单元、第一电缆及第一接头输送至受电汽车;还包括:用于收纳第一电缆的第一绕线器,第一电缆能够盘绕在第一绕线器上;用于收纳第二电缆的第二绕线器,第二电缆能够盘绕在第二绕线器上;壳体,第一绕线器及第二绕线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上设置有供第一电缆伸出的第一开口以及供第二电缆伸出的第二开口。如此设置,在平时不需要对电动汽车充电时,可以将第一电缆盘绕在第一绕线器上,将第二电缆盘绕在第二绕线器上。将电缆盘绕起来,一方面能够极大的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电缆以及第二电缆发生交叉缠绕、以使使用者在使用时不用耗费时间去解开缠绕的电缆,使用更加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对车充电装置电缆不易于收纳并且易发生交叉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对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对车充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DC-DC功率变换单元-3、第一电缆-4、第二电缆-5、壳体-6、第一固定部-7、第一转动部-8、第二固定部-9、第二转动部-10、第一直杆-11、第二直杆-12、第一手柄-13、第二手柄-14、LED灯-15、反光膜-16、第一容置槽-17、第二容置槽-18、提手-1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提供了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对车充电装置电缆不易于收纳并且易发生交叉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1;用于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2;DC-DC功率变换单元3,DC-DC功率变换单元3通过第一电缆4与第一接头1电连接,通过第二电缆5与第二接头2电连接,以使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1);用于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2);DC‑DC功率变换单元(3),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通过第一电缆(4)与所述第一接头(1)电连接、通过第二电缆(5)与所述第二接头(2)电连接,以使所述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接头(2)、所述第二电缆(5)、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所述第一电缆(4)及所述第一接头(1)输送至所述受电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电缆(4)的第一绕线器,所述第一电缆(4)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一绕线器上;用于收纳所述第二电缆(5)的第二绕线器,所述第二电缆(5)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二绕线器上;壳体(6),所述第一绕线器及所述第二绕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部,所述壳体(6)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缆(4)伸出的第一开口以及供所述第二电缆(5)伸出的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对车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受电汽车连接的第一接头(1);用于与放电汽车连接的第二接头(2);DC-DC功率变换单元(3),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通过第一电缆(4)与所述第一接头(1)电连接、通过第二电缆(5)与所述第二接头(2)电连接,以使所述放电汽车的电能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接头(2)、所述第二电缆(5)、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所述第一电缆(4)及所述第一接头(1)输送至所述受电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电缆(4)的第一绕线器,所述第一电缆(4)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一绕线器上;用于收纳所述第二电缆(5)的第二绕线器,所述第二电缆(5)能够盘绕在所述第二绕线器上;壳体(6),所述第一绕线器及所述第二绕线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部,所述壳体(6)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缆(4)伸出的第一开口以及供所述第二电缆(5)伸出的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对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器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固定部(7)以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7)转动、并始终保持电连接的第一转动部(8),所述第一固定部(7)与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缆(4)远离所述第一接头(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8)上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8)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缆(4)随着所述第一转动部(8)转动而逐渐盘绕在所述第一转动部(8)上;所述第二绕线器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固定部(9)以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9)转动、且始终保持电连接的第二转动部(10),所述第二固定部(9)与所述DC-DC功率变换单元(3)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缆(5)远离所述第二接头(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10)上并与所述第二转动部(10)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缆(5)随着所述第二转动部(10)转动而逐渐盘绕在所述第二转动部(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对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电磁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