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鸿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391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包括气管导管、第一麻醉呼吸机、第二麻醉呼吸机、连接管和控制单元,连接管为“Y”形管,气管导管的一端以及第一麻醉呼吸机和第二麻醉呼吸机分别与连接管的三个端口相连,气管导管上套设有套囊,控制面板内固定有电动抽气打气泵和控制单元,气囊与电动抽气打气泵之间通过充气软管连通,气管导管、连接管或与气管导管、连接管相连通的腔室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套囊内或与套囊相连通的腔室内也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动抽气打气泵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解决现有气管导管气囊的使用常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的问题。

A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ndotracheal tube cuf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uff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a tracheal tube, which comprises a tracheal tube, a first anesthesia ventilator, a second anesthesia ventilator, a connecting tube and a control unit. The connecting tube is a \Y\ shaped tube, one end of the tracheal tube and the first anesthesia ventilator and the second anesthesia ventilato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ree ports of the connecting tube, and the tracheal tube is sleeved with a cuff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air extraction pump and a control unit are fixed in the manufacturing panel, the air bag and the electric air extraction pump are connected through an inflation hose, the air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or the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 with a gas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air pressure sensor is also fixed in the cuff or the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ff And the electric air pumping pump are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use of the existing tracheal tube air bag often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患者在使用气管导管时,由于气管导管处的套囊压力没有调节标准,套囊处的压力小于或等于气管导管内的气道压,则气管处会漏气,难以实现供气效果,为此,大多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都会加大套囊处的压力,使其大于气管导管内的气道压,但当套囊压力大于气管导管内的气道压过多时,则套囊膨胀过大,对人体气管内壁造成挤压,进而引发并发症,目前医院患者因气管内壁被挤压进而引发并发症的比率极大,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气管导管气囊的使用常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包括气管导管、麻醉呼吸机、连接管和控制单元,连接管为“Y”形管,气管导管的一端以及麻醉呼吸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连接管的三个端口相连,气管导管上套设有套囊,还包括有电动抽气打气泵和控制单元,气囊与电动抽气打气泵之间通过充气软管连通,气管导管、连接管或与气管导管或连接管相连通的腔室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套囊内或与套囊相连通的腔室内也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动抽气打气泵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前述监测和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有控制面板,电动抽气打气泵和控制单元均固定设置于控制面板内,控制面板内还固定有第一气压检测室和第二气压检测室,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共两个,且所述两个气体压力传感器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气压检测室内,套囊与电动抽气打气泵之间还设置有三通管,所述套囊通过充气软管与三通管的一端连通,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压检测室和电动抽气打气泵相连,第二气压检测室通过软管与连接管相连通;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器和调节面板,显示器和调节面板嵌置固定于控制面板的正面,且显示器和调节面板也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使得套囊内气压根据气管导管内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并始终保持略大于气管导管内的气压,从而保证在使用时套囊处不会漏气,保证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同时,套囊内气压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会始终随着气管导管内气压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不会高于气管导管内气压过大,并使得套囊对患者气管内壁的压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幅度内,实现套囊压力的智能化控制,进而避免引起并发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图1中,附图标记17表示气管,18表示肺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包括气管导管1、麻醉呼吸机、连接管4和控制单元5,连接管4为“Y”形管,气管导管1的一端以及麻醉呼吸机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分别与连接管4的三个端口相连,气管导管1上套设有套囊6,还包括有电动抽气打气泵9和控制单元13,气囊6与电动抽气打气泵9之间通过充气软管10连通,与连接管4相连通的腔室内以及与套囊6相连通的腔室内分别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12和电动抽气打气泵9分别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电动抽气打气泵9和控制单元5均固定设置于控制面板13内,控制面板13内还固定有第一气压检测室7和第二气压检测室8,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12共两个,且所述两个气体压力传感器12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气压检测室内,套囊6与电动抽气打气泵9之间还设置有三通管11,所述套囊6通过充气软管10与三通管11的一端连通,三通管11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压检测室7和电动抽气打气泵9相连,第二气压检测室8通过软管14与连接管4相连通,控制面板13上设置有显示器15和调节面板16,显示器15和调节面板16嵌置固定于控制面板13的正面,且显示器15和调节面板16也分别与控制单元13相连。该控制系统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12分别检测套囊6和气管导管1内的气压,并将气压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5,套囊6内的气压通过电动抽气打气泵9调节,当套囊6内气压小于等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时,控制单元5接收到气压信号并控制电动抽气打气泵9向套囊6内打气,直至套囊6内气压等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加N兆帕后,控制单元5控制关闭电动抽气打气泵9以停止向套囊6内打气;当套囊6内气压大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加N兆帕时,控制单元5控制电动抽气打气泵9从套囊6内抽气,以降低套囊6内气压,当套囊6内气压大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且小于等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加N兆帕时,控制单元5控制关闭电动抽气打气泵9,从而使得套囊6内气压始终大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且小于等于气管导管1内气压加N兆帕,避免漏气的同时防止套囊6对气管内壁的压力过大,避免引起并发症,实现智能调节,N为1、2、3、4或5,N值大小通过调节面板16进行调节,通过该系统提供的硬件设备并利用现有编程技术即可实现,本专利仅保护硬件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1)、麻醉呼吸机、连接管(4)和控制单元(5),连接管(4)为“Y”形管,气管导管(1)的一端以及麻醉呼吸机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分别与连接管(4)的三个端口相连,气管导管(1)上套设有套囊(6),还包括有电动抽气打气泵(9)和控制面板(13),套囊(6)与电动抽气打气泵(9)之间通过充气软管(10)连通,气管导管(1)、连接管(4)或与气管导管(1)、连接管(4)相连通的腔室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2),套囊(6)内或与套囊(6)相连通的腔室内也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12)和电动抽气打气泵(9)分别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1)、麻醉呼吸机、连接管(4)和控制单元(5),连接管(4)为“Y”形管,气管导管(1)的一端以及麻醉呼吸机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分别与连接管(4)的三个端口相连,气管导管(1)上套设有套囊(6),还包括有电动抽气打气泵(9)和控制面板(13),套囊(6)与电动抽气打气泵(9)之间通过充气软管(10)连通,气管导管(1)、连接管(4)或与气管导管(1)、连接管(4)相连通的腔室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2),套囊(6)内或与套囊(6)相连通的腔室内也固定设置有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12)和电动抽气打气泵(9)分别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面板(13),电动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鸿
申请(专利权)人:高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