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件及连结捆扎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357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1:27
一种捆扎件(41),被从捆扎机(10)打出而对被捆扎物(50)进行捆扎,具备能够塑性变形的大致U字形状的基构件(42)和设置于所述基构件(42)的表面的表面构件(43)。

Binding parts and connecting binding parts

A binding piece (41), which is punched out from the binding machine (10) to bind the bundle (50), has a base member (42) with a roughly U-shaped shape capabl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a surface member (43)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member (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捆扎件及连结捆扎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对线束、袋口、田地的扎丝、引导绳等进行捆扎时使用的捆扎件。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捆扎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U字形状的塑料制的捆扎夹。该捆扎夹构成为在捆扎夹的脚部之间插入被捆扎物,并通过向内侧弯曲脚部而能够对被捆扎物进行捆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1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以往的捆扎件中,为了使捆扎件不偏移,需要捆扎件紧紧地捆扎为咬入被捆扎物,存在因紧紧地捆扎而使被捆扎物破损的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捆扎件,即使是对被捆扎物不造成损坏的程度的捆扎的强度,捆扎件也不会偏移,能够稳定地进行捆扎。另外,如上述那样的以往的捆扎件在被使用于产生振动的部位时,存在与其他的构件碰撞而划伤,或者因与其他构件碰撞的冲击而破损的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捆扎件,即使在使用于出现振动的部位的情况下,也不易划伤其他构件,并且不易破损。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做出,是一种被从捆扎机打出而对被捆扎物进行捆扎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塑性变形的大致U字形状的基构件和设置于所述基构件的表面的表面构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在能够塑性变形的大致U字形状的基构件的表面设置有表面构件。根据像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基构件的内侧的表面、外侧的表面设置表面构件,能够获得稳定的捆扎、损伤的防止等效果。例如,若在基构件的内侧的表面设置表面构件,则能够使接触于被捆扎物的部位的摩擦阻力提高,从而能够提高捆扎件的保持力。因此,即使是对被捆扎物不造成损坏的适度的强度的捆扎,捆扎件也不会偏移,能够稳定地进行捆扎。另外,也能够期待减少捆扎件与其他的构件碰撞时的冲击的效果。另外,若在基构件的外侧的表面设置表面构件,则能够提高与其他的构件碰撞的部位的缓冲性。因此,即使在产生振动的部位使用了捆扎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对其他的构件的损伤,并且不易破损。另外,由于缓和了与其他构件碰撞时的冲击,也能够期待防止因冲击造成的捆扎件的脱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设置了捆扎件的捆扎机的外观图。图2是刚使用捆扎机对被捆扎物进行了捆扎之后的外观图。图3中(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连结捆扎件的侧视图。图4中(a)是捆扎了被捆扎物的捆扎件的外观图,(b)是捆扎了被捆扎物的捆扎件的主视图。图5是捆扎机的侧视图。图6是图5中的捆扎机的A-A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捆扎机的B-B剖视图,(a)是驱动器工作前的图,(b)驱动器处于工作中的图。图8是变形例1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图9是变形例2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图10是变形例3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1是变形例4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2是变形例5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3是变形例6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4是变形例7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5是变形例8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图16是变形例9的图,(a)是捆扎件的主视图,(b)是捆扎件的立体图,(c)是捆扎件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捆扎件41装填于例如图1所示的捆扎机10中使用。该捆扎机10是通过将捆扎件41的开口部41c封闭来对被捆扎物50进行捆扎的装置。该捆扎机10例如使用于线束的捆扎、袋口的捆扎、田地的扎丝、引导绳的捆扎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举出手持式的捆扎机10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捆扎件41不限于手持式的捆扎机10,在固定式的捆扎机中也可以使用。如图1所示,该捆扎机10由壳体11覆盖,具备电动机收容部12、握把部13和输出部15。此外,电动机收容部12设置于捆扎机10的后部,并在后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连接部12a。通过从该电源连接部12a接受电压供给,捆扎机10能够执行捆扎件41的打出等的各种动作。也可以构成为在该电源连接部12a连接用于与交流[0]电源连接的软线,也可以安装用于与充电电池连接的线束。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捆扎机10是电气式的,但不限于此,捆扎机10也可以是压缩空气式的。在压缩空气式的捆扎机10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电源连接部12a而设置用于接收压缩空气的供给的连接部。虽未特别图示,但在该电动机收容部12内置有电动机、控制部,从而能够控制后述的驱动器25的驱动。握把部13是使用者在捆扎机10的使用时把持的部位。该握把部13设置于壳体11的中间部,为了方便使用者把持而由收缩形状形成。在该握把部13的斜前方,在把持握把部13时能够使用食指进行操作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部14。操作部14能够手动操作以执行捆扎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扳机形状的摆动构件。后述的驱动器25以对该操作部14进行拉动操作为触发而工作。输出部15设置于捆扎机10的前端附近。在输出部15的前端,突出形成部17大致L字形状地突出,开口有用于在该突出形成部17的内侧插入被捆扎物50的插入口16。另外,在该输出部15内置有驱动器25。另外,在该输出部15的侧部连接设置有仓部35。突出形成部17作为壳体11的一部分形成,或者相对于壳体11一体地固定。在该突出形成部17的内侧的表面,在接受后述的驱动器25的前端的位置设置有钳紧器18。如图7(a)所示,钳紧器18和驱动器25在打出捆扎件41之前的状态下,在互相分离的位置待机,在两者之间设置有插入口16。本实施方式的捆扎机10朝向该插入口16打出捆扎件41而进行捆扎。钳紧器18将由驱动器25打出的捆扎件41的脚部41a钳紧而用于完成捆扎。具体而言,该钳紧器18是对由驱动器25打出的捆扎件41进行按压的板。在钳紧器18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引导捆扎件41的脚部41a的沟槽,按压于钳紧器18的捆扎件41的脚部41a沿该沟槽向内侧弯曲(被钳紧)。驱动器25是为了向插入口16打出捆扎件41而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的细长的板。如图7所示,该驱动器25在壳体11的内部被滑动引导,能够在捆扎件41的打出方向上往复移动。该驱动器25通过将打出了的捆扎件41按压于钳紧器18,来使捆扎件41的脚部41a弯曲,由此封闭开口部41c而完成捆扎。仓部35是用于装填多个捆扎件41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捆扎机10是使用了如图3(c)所示的连结捆扎件40的设备,能够在仓部35中装填像这样的连结捆扎件40。此外,连结捆扎件40是将多个捆扎件41互相连结而构成的。如图3(a)及(b)所示,各捆扎件41具备一对脚部41a和连接一对脚部41a的连接部41b,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如图3(c)所示,在连接部41b的正反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捆扎件41连结的连结部44。连结部44利用薄壁而形成得比其他部位脆弱,以易于断裂。另外,在一对脚部41a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捆扎件,被从捆扎机打出而对被捆扎物进行捆扎,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塑性变形的大致U字形状的基构件;和设置于所述基构件的表面的表面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7 JP 2017-0884851.一种捆扎件,被从捆扎机打出而对被捆扎物进行捆扎,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塑性变形的大致U字形状的基构件;和设置于所述基构件的表面的表面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与被捆扎物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基构件与被捆扎物之间的摩擦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构件的弹性极限高于所述基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构件的大致U字形状的内侧的表面设置所述表面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构件的内侧的表面以大致U字形状设置所述表面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扎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元
申请(专利权)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