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344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该振动电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以及驱动所述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所述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对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交流电流,驱动所述振子沿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振动;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使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与所述振子的磁场相斥,为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以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振动电机可以调节谐振频率,使得振动电机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足够高的响应。

Vibrating mo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ibration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n inner cavity, a magnetic vibrator with a cavity respectively housed in the shell, and a magnetic component driving the vibration of the vibrator. The shell is fixed with a first coil, and the magnetic component is fixed with a second coil; an alternating current is applied to the first coil to drive the vibrator along the shell Applying adjustable current to the second coil to make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magnetic component repel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vibrator and provide the rebound restoring force for the vibrator to make the vibrator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djusting the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the magnetic component to change the restoring force generated by the magnetic component, and Adjust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when the vibrator vibrates. The vibration motor of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so that the vibration motor can have a sufficiently high response in a wide frequency band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与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对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在智能设备中,对应于不同的情景,往往需要电机在不同的频率下工作。振动电机可以简化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在谐振频率处响应大,在远离谐振频率的地方响应较小。因此为保证振动电机具有较好的振动性能,这就要求振动电机在一个较宽的频带范围内都有足够高的响应。传统的增加阻尼降Q值从而扩大带宽的方法已经接近极限,改进空间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谐振频率的振动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谐振频率的振动电机,使得振动电机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足够高的响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以及驱动所述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所述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对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交流电流,驱动所述振子沿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振动;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使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与所述振子的磁场相斥,为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以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内部两端的磁性部件靠近所述盖板设置,每个所述磁性部件各通过一个限位块限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两端,所述振子在所述限位块之间发生振动。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子为永磁体。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部件包括铁芯,其内嵌于所述第二线圈内,通过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以使得所述铁芯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振子产生的磁场相斥,对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部件还包括铁芯加永磁体结构,所述铁芯加永磁体结构由铁芯与永磁体相互拼接组成,所述铁芯加永磁体结构内嵌于所述第二线圈内,通过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以使得所述铁芯加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振子产生的磁场相斥,对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当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越大,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越强,所述磁性部件对所述振子提供的回复力越大,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越高。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驱动所述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以及位于所述振子与所述磁性部件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所述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对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交流电流,驱动所述振子沿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振动,通过所述弹性部件产生的弹力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使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与所述振子的磁场相斥或相吸,为所述振子提供排斥力或吸引力;通过调节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及方向,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排斥力或吸引力,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方向,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当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第一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磁性部件对所述振子产生排斥力,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增大;当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第二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磁性部件对所述振子产生吸引力,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减小;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当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方向的电流越大,所述磁性部件对所述振子产生的排斥力越大,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越高;当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方向的电流越大,所述磁性部件对所述振子产生的吸引力越大,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越低。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具有筒形内腔的壳体设置带磁性的振子以及支撑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通电后使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与振子产生的磁场相斥,为振子提供回弹的驱动力,驱动振子朝着所述驱动力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振子在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通过调节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以改变磁性部件产生的驱动力大小,进而调节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通过上述振动电机,可以调节振动电机的谐振频率,使振动电机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足够高的响应,以使得振动电机可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工作频率需求,实现更好的振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电机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与图1对应的振动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电机调节谐振频率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电机的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电机调节谐振频率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电机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与图1对应的振动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该振动电机可以调节谐振频率,使振动电机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足够高的响应。参阅图1和图2所示,该振动电机包括具有筒形内腔的壳体102、收容于壳体102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103以及支撑振子103振动的磁性部件,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101,可选的,第一线圈101可以套设于壳体102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1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02内。壳体102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107,使得壳体102形成封闭的中空结构。在壳体102内部两端的磁性部件靠近盖板107设置,振子103设置在在两个磁性部件之间。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105。更为具体的,磁性部件包括铁芯106,其内嵌于第二线圈105内。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线圈101施加交流电流,以其受到安培力的反作用力驱动振子103沿壳体102的内腔方向振动。壳体102的内壁面光滑,由于振子103具有磁性,当对第一线圈101施加交流电流时,对振子103提供往复运动的驱动力,以使得振子103在壳体102内部滑动。其中振子103为质量块,也即振子103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块状物体。更为具体的,振子103为永磁体,可以理解的是,振子既可以为一整个永磁体也可以为多个永磁体拼接而成,如图3所示,振子的结构可以由两侧的永磁体和夹在中间的铁芯拼接组成,且两侧的永磁体中相同的电极相对设置。也即振子可以设计为纯永磁体形式,也可以设计为永磁体加铁芯的形式,也可以设计为线圈加铁芯等形式。进一步的,壳体102内部的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为振子103提供回弹的回复力。具体的,对磁性部件中的第二线圈105施加可调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以及驱动所述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所述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对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交流电流,驱动所述振子沿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振动;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使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与所述振子的磁场相斥,为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以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3 CN PCT/CN2019/1022981.一种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带磁性的振子以及驱动所述振子振动的磁性部件,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第一线圈,所述磁性部件上固定有第二线圈;对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交流电流,驱动所述振子沿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振动;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使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场与所述振子的磁场相斥,为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以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做往复运动;通过调节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磁场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壳体内部两端的磁性部件靠近所述盖板设置,每个所述磁性部件各通过一个限位块限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两端,所述振子在所述限位块之间发生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为永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件包括铁芯,其内嵌于所述第二线圈内,通过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以使得所述铁芯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振子产生的磁场相斥,对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件还包括铁芯加永磁体结构,所述铁芯加永磁体结构由铁芯与永磁体相互拼接组成,所述铁芯加永磁体结构内嵌于所述第二线圈内,通过对所述第二线圈施加可调电流,以使得所述铁芯加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所述振子产生的磁场相斥,对所述振子提供回弹的回复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大小,以改变所述磁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大小,进而调节所述振子发生振动时的谐振频率;当施加于所述第二线圈上的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柯佳王尧汤赟蓝睿智吴融融陈卫敏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