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286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场安装时通过钢筋焊接难以固定穿梁钢套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极易造成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的问题。它通过在穿梁钢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并将“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上,从而实现穿梁钢套管的预埋固定,不但免去了在楼层上所需的电焊作业,避免由于楼层焊接作业环境较差,出现钢筋烧断和穿梁钢套管焊穿的质量隐患,而且“Z”字型连接片与楼板的底模通过螺纹连接,施工较为方便且安装的穿梁钢套管固定牢固,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免去了后期校正施工。

A simple, fast and efficient embedded structure of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mple, fast and efficient embedded structure of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ix the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through steel bar welding during field installation, and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deviation, inclina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of the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during concrete pouring. By fixing one end of the \Z\ type connector at both ends of the through beam steel sleeve, and connect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Z\ type connector to the bottom formwork of the floor slab at both sides of the beam, the embedded fixation of the through beam steel sleeve is realized, which not only avoids the electric welding operation required on the floor, but also avoids the burn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through beam steel due to the poor welding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floor The quality hidden danger of casing welding through, and the bottom formwork of \Z\ type connecting piece and floor slab is connected by screw thread, so the construct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installed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is fixed firmly, which can avoid the deviation and inclination of steel casing through beam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especially when pouring concrete, and avoid the later correctio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精装交付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央空调、太阳能光伏等系统引入会带来较多的穿梁钢套管。现有预埋穿梁钢套管的常规做法有两种,分别是:1、穿梁钢套管在安装时,先把穿梁钢套管放进梁内,然后电焊使穿梁钢套管与梁的箍筋焊接使之固定;2、在梁内增设两根Φ6mm的钢筋与穿梁钢套管焊接固定后,再把增设的两根钢筋焊接固定于梁上。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①楼层上都需要使用电焊,由于楼层焊接作业环境较差,钢筋极容易烧断,穿梁钢套管也容易焊穿,存在质量隐患。②在现场实际安装中,施工较为困难且安装的预埋穿梁钢套管固定并不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混凝土时极容易造成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后期偏位等处理费工费时。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在现场作业楼层使用电焊这个问题;快速、简易完成穿梁钢套管预埋;以及要保证预埋穿梁钢套管的定位牢固性,提高预埋质量,减少后期修补工作量,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作业楼层电焊作业多以及现场安装时通过钢筋焊接难以固定穿梁钢套管,在浇筑混凝土时极易造成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后期修凿处理需要耗费人工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包括:穿梁钢套管与两块“Z”字型连接片,所述穿梁钢套管的两个端口封闭,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穿梁钢套管的两端的管壁上,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螺纹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Z”字型连接片由一块长条状的金属片折叠而成。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Z”字型连接片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竖向连接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位于竖向连接板的两侧,且所述竖向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贴合于穿梁钢套管的管壁上,所述竖向连接板与梁的侧模平行,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楼板的底模平行。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之间留有2~3mm间隙。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相邻的梁的侧模之间留有2~3mm间隙。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穿梁钢套管的管壁在安装加工棚焊接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穿梁钢套管的两个端口通过胶布封闭。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中,所述“Z”字型连接片为铁片。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安装加工棚内将“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穿梁钢套管的两端;步骤二,用胶布将穿梁钢套管的两个端口封闭,防止后期混凝土浆液进入穿梁钢套管内;步骤三,将穿梁钢套管统一搬运至楼层作业面,定好位置后,将“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用螺丝钉固定于楼板的底模上,使得“Z”字型连接片距楼板的底模以及梁的侧模之间分别留有2~3mm的间隙,防止“Z”字型连接片后期外露于混凝土表面。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穿梁钢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并将“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上,从而实现穿梁钢套管的预埋固定,不但免去了在楼层上所需的电焊作业,避免由于楼层焊接作业环境较差,出现钢筋烧断和穿梁钢套管焊穿的质量隐患,而且“Z”字型连接片与楼板的底模通过螺纹连接,施工较为方便且安装的穿梁钢套管固定牢固,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免去了后期校正施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有:一要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在现场作业楼层使用电焊这个问题;二要快速、简易完成穿梁钢套管预埋;三要保证预埋穿梁钢套管的定位牢固性,提高预埋质量,减少后期修补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Z”字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梁钢套管、2-“Z”字型连接片、21-第一水平板、22-第二水平板、23-竖向连接板、3-楼板的底模、4-梁的侧模、5-螺丝钉、6-胶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1预埋结构,包括:穿梁钢套管1与两块“Z”字型连接片2,所述穿梁钢套管1的两个端口封闭,两块“Z”字型连接片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穿梁钢套管1的两端的管壁上,两块“Z”字型连接片2的另一端分别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3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1预埋结构,通过在穿梁钢套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Z”字型连接片2的一端,并将“Z”字型连接片2的另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3上,从而实现穿梁钢套管1的预埋固定,不但免去了在楼层上所需的电焊作业,避免由于楼层焊接作业环境较差,出现钢筋烧断和穿梁钢套管1焊穿的质量隐患,而且“Z”字型连接片2与楼板的底模3通过螺纹连接,施工较为方便且安装的穿梁钢套管1固定牢固,能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穿梁钢套管的偏位、倾斜等现象,免去了后期校正施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1预埋结构中,所述“Z”字型连接片2由一块长条状的金属片折叠而成,施工非常方便,“Z”字型连接片2包括第一水平板21、第二水平板22以及竖向连接板23,所述第一水平板21与第二水平板22位于竖向连接板23的两侧,且所述竖向连接板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板21、第二水平板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21贴合于穿梁钢套管1的管壁上,所述竖向连接板23与梁的侧模4平行,所述第二水平板22与楼板的底模3平行。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1预埋结构中,所述第二水平板22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3之间留有2~3mm间隙,所述竖向连接板23与相邻的梁的侧模4之间留有2~3mm间隙,以防止“Z”字型连接片在混凝土浇筑后外露于混凝土表面。优选的,在上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1预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梁钢套管与两块“Z”字型连接片,所述穿梁钢套管的两个端口封闭,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穿梁钢套管的两端的管壁上,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梁钢套管与两块“Z”字型连接片,所述穿梁钢套管的两个端口封闭,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穿梁钢套管的两端的管壁上,两块“Z”字型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型连接片由一块长条状的金属片折叠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型连接片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以及竖向连接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位于竖向连接板的两侧,且所述竖向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贴合于穿梁钢套管的管壁上,所述竖向连接板与梁的侧模平行,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楼板的底模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梁两侧的楼板的底模之间留有2~3mm间隙。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快速、高效穿梁钢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板与相邻的梁的侧模之间留有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翔阚振洋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