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旭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228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主动力室、转向齿轮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通过连接臂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助力推进系统;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横设于所述连接臂内,并沟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和转向齿轮室之间,所述主传动轴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侧端。

An auxiliary propulsion device for human div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uman body diving auxiliary propul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hell, wherein the mai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force chamber, a steering gear chamber and a connecting arm; a pair of steering gear chambers are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driving force chamb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arm; a power receiving conversion system, wherein the power receiving conversion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driving force chamber; a power assisted propulsion system; and a main drive The main transmission shaft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arm, and is communicat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driving force chamber and the steering gear chamber, one end of the main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receiving and transforming system,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transmission shaft through a pair of meshing bevel gears, and the power driving system is from the main housing The lower end is penetr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force chamber and the power receiving conversion system; the device binding system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end of the main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助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潜水,是水下摄影、水下探测、水下救援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潜水做为一种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为了提高在水下的前进速度,节省潜水者自身的体力,使潜水者能在水下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人们专利技术了潜水助推装置。现有的潜水助推装置种类很多,但这些装置主要是依靠电池带动电机提供动力。做为一种水下活动的人体辅助装置,要求辅助推进装置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控性,体积和质量不能过大,因此,对电动潜水助推装置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电动机的体积和质量不能过大,这使它的动力受到了限制,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机。2、电池组不能太大,这使它的电能储备受到了限制,装置的续航能力不强。同时,因为采用电能提供动力,对整套装置的防水密封性和耐压性要求非常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电动潜水助推装置的动力及续航能力,保证它的安全性,人们会选用优质的电机及电池组,选用优质的防水密封材料,这使整套装置的造价偏高。但是,高昂的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弥补电动潜水助推装置在动力及续航方面所受到的局限。同时,采用电机和储电池提供动力,对节能和环境保护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不依靠电机及电池提供动力,避免在动力及续航能力上所受到的局限;二是降低装置所需要的防水性能及耐压性能的要求,使装置的使用安全不在受到防水性及耐压性的困扰;三是减小装置的重量,使装置具有更好的可操控性,并能与人体达到更好的结合;四是要注重节能和环保。以上几个问题的统一解决,将使装置更适于应用,易于推广,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主动力室、转向齿轮室和连接臂,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通过连接臂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螺旋桨,所述副传动轴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内,所述螺旋桨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一端,所述副传动轴靠近螺旋桨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下端设置;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横设于主动力室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上;所述主传动轴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侧端,用于绑束人体。优选的,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包括:导向滑轮、卷筒连接绳、轴、第一单向卷筒、第二单向卷筒,所述导向滑轮、卷筒连接绳、轴、第一单向卷筒、第二单向卷筒均设置于所述主动力室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和第二单向卷筒以所述主动力室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同轴设置于主传动轴上,所述导向滑轮通过轴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所述卷筒连接绳搭设于所述导向滑轮上,且所述卷筒连接绳一端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卷筒连接绳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一端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二拉绳一端自所述主壳体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内,并卷设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远离主动力室侧壁端,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以所述主动力室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主动力室下端连接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导向滚轴组。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和第二单向卷筒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U型槽,所述卷筒连接绳两端分别连接于相互远离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U型槽内,所述第一拉绳远离拉环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远离拉环端分别连接于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单向卷筒U型槽内和所述第二单向卷筒的U型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绳靠近拉环端以及所述第二拉绳靠近拉环端均连接有辅助浮体。优选的,所述螺旋桨外罩设有螺旋桨保护壳,所述螺旋桨保护壳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外表面靠近转向齿轮室端。优选的,所述装置绑束系统靠近主壳体端连接有前辅助浮体,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远离主壳体端连接有后辅助浮体,所述装置绑束系统包括肩带和腰带。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内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置。优选的,所述主传动轴靠近主动力室侧壁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侧壁上。优选的,所述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包括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连接于所述主传动轴两端,所述第二伞形齿轮连接于副传动轴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向滑轮布置的前视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绑束系统与辅助浮体的前视布置图。图中:1.主壳体;2.主传动轴;3.第一单向卷筒;4.第二单向卷筒;5.轴承;6.导向滑轮;7.卷筒连接绳;8.轴;9.第一拉绳;10.第二拉绳;11.导向滚轴组;12.第一伞形齿轮;13.第二伞形齿轮;14.副传动轴;15.螺旋桨;16.拉环;17.辅助浮体;18.肩带;19.腰带;20.前辅助浮体;21.后辅助浮体;22.主动力室;23.转向齿轮室;24.连接臂;25.螺旋桨保护壳;26.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和连接臂24,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通过连接臂24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14、螺旋桨15,所述副传动轴14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螺旋桨15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14一端,所述副传动轴14靠近螺旋桨15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23下端设置;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横设于主动力室22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24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和连接臂(24),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通过连接臂(24)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14)、螺旋桨(15),所述副传动轴(14)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螺旋桨(15)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14)一端,所述副传动轴(14)靠近螺旋桨(15)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23)下端设置;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横设于主动力室(22)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24)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1)侧端,用于绑束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设有主动力室(22)、转向齿轮室(23)和连接臂(24),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通过连接臂(24)对称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两端;动力接收转换系统,所述动力接收转换系统设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助力推进系统,所述助力推进系统包括副传动轴(14)、螺旋桨(15),所述副传动轴(14)连接于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螺旋桨(15)连接于所述副传动轴(14)一端,所述副传动轴(14)靠近螺旋桨(15)端贯穿所述转向齿轮室(23)下端设置;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横设于主动力室(22)内,且其两端分别自所述连接臂(24)内贯穿连接于一对所述转向齿轮室(23)内,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主传动轴(2)两端与所述副传动轴(14)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伞形齿轮传动连接;动力驱动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传动;装置绑束系统,所述装置绑束系统设于所述主壳体(1)侧端,用于绑束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转化系统包括: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所述导向滑轮(6)、卷筒连接绳(7)、轴(8)、第一单向卷筒(3)、第二单向卷筒(4)均设置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和第二单向卷筒(4)以所述主动力室(2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同轴设置于主传动轴(2)上,所述导向滑轮(6)通过轴(8)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所述卷筒连接绳(7)搭设于所述导向滑轮(6)上,且所述卷筒连接绳(7)一端卷设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卷筒连接绳(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靠近主动力室(22)侧壁端,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卷筒(3)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以及所述第二单向卷筒(4)远离主动力室(22)侧壁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潜水辅助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拉绳(9)和第二拉绳(10),所述第一拉绳(9)一端自所述主壳体(1)下端贯穿连接于所述主动力室(22)内,并卷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