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21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饭煲,通过在盖体和锅体之间设置主动扣合机构和多个辅助扣合机构即从动扣合机构,能够通过多点扣合达到盖体和锅体之间扣合的比较紧密且能够使扣合缝隙更加的均匀,同时,该设计还能够分解铰链弹簧作用到主锁扣上的弹力,从而能够实现缓缓的打开盖体,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A new type of rice cook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type rice cooker. By setting an active closure mechanism and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losure mechanisms (i.e. a driven closure mechanism) between the cover body and the pot body, the closure between the cover body and the pot body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multi-point closure, and the closure gap can be more uni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can also decompose the elasticity of the hinge spring acting on the main buckle, so as to realize Now slowly open the cover to make the user experience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饭煲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用具
,特别地涉及一种扣合严紧以及开合体验效果更好的新型饭煲。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饭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厨房用具,而且广泛被人们所喜爱。目前,大部分饭煲的盖子和锅体之间使用铰链弹簧进行控制,使用该结构设计电饭煲在合盖之后会因为铰链弹簧弹力的作用导致盖子和锅体之间扣合缝隙大以及缝隙不均匀的现象,影响整机的外观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在开盖时锁扣受到弹力的作用,导致锁扣扣合较紧使锁扣按钮不方便按下,需要用很大力按压按钮开盖,导致用户体验不好。因此,如何解决盖子与锅体之间扣合的缝隙问题以及增加用户开盖体验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饭煲,通过在盖体和锅体之间设置主动扣合机构和多个辅助扣合机构即从动扣合机构,能够通过多点扣合达到盖体和锅体之间扣合的比较紧密且能够使扣合缝隙更加的均匀,同时,该设计还能够分解铰链弹簧作用到主锁扣上的弹力,从而能够实现缓缓的打开盖体,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饭煲,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锅体上且所述盖体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锅体铰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锅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协同的扣合机构;所述扣合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扣合机构和至少一个从动扣合机构;所述从动扣合机构为偶数个,且均匀对称的分布在主动扣合机构和所述铰接件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扣合机构可以分摊铰接件的弹力,使主动扣合机构更加容易控制;且当主动扣合机构打开之后,从动扣合机构依次脱开,从而达到缓慢的开盖效果,增加了用户的开盖体验更好。优选的,所述主动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上锁扣、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下锁扣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控制按钮,所述上锁扣与所述下锁扣相配合,所述控制按钮用以控制所述下锁扣与所述上锁扣的扣合与分离,该设计通过控制按钮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盖体的盖合和打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扣柱和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锁套,所述扣柱与所述锁套相扣合;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扣柱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的中心;所述锅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圆柱形突起,所述锁套设置在所述圆柱形突起内,且所述圆柱形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圆柱形突起的外径;所述扣柱的自由端为锥台头,且所述扣柱的中上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锁套的套口直径小于套壁直径,且所述套口为硅胶材料制成;所述从动扣合机构的个数为4个,且对称分布在主动锁扣的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长方体形凹槽,所述扣柱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形凹槽的中心;所述锅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长方体形突起,所述锁套设置在所述长方体形突起内;所述长方体凹槽与所述长方形突起的长度方向与饭煲的盖合方向相平行。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新型饭煲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从动扣合机构扣合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中:1、锅体;2、盖体;3、主动扣合机构;31、上锁扣;32、下锁扣;33、控制按钮;4、从动扣合机构;41、圆柱形凹槽;411、扣柱;412、锥台头42、圆柱形突起;421、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饭煲包括:锅体1和盖体2,盖体2盖合在锅体1上且盖体2一端通过铰接件与锅体1铰接;在盖体2和锅体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协同的扣合机构;扣合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扣合机构3和至少一个从动扣合机构4;从动扣合机构4为偶数个,且均匀对称的分布在主动扣合机构3和铰接件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扣合机构可以分摊铰接件的弹力,使主动扣合机构3更加容易控制;且当主动扣合机构3打开之后,从动扣合机构4依次脱开,从而达到缓慢的开盖效果,增加了用户的开盖体2验更好。进一步地,主动扣合机构3包括设置在盖体2上的上锁扣31、设置在锅体1上的下锁扣32以及设置在锅体1上控制按钮33,上锁扣31与下锁扣32相配合,控制按钮33用以控制下锁扣32与上锁扣31的扣合与分离,该设计通过控制按钮33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盖体2的盖合和打开,具体上锁扣31通过铰接轴设置在盖体2上,自由端设置有与起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直角三角形突起,另一端在该体内设置有一个小的弹力件,起作用是使自由端保持前伸的状态与下锁扣32相配合;同样下锁扣32也通过铰接轴设置在锅体1内,其自由端设置有与上锁扣31相配合的突起,下端通过弹力结构使下锁扣32的自由端保持向后伸的状态,控制按钮33设置在下锁扣32的下端,能够推动下锁扣32的下端后移,在铰接轴的作用下使下锁扣32的自由端前伸从而与上锁扣31发生脱离,该设计结构简单,配合从动扣合机构4更加方便控制,容易打开。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从动扣合机构4包括设置在盖体2上的扣柱411和设置在锅体1上的锁套421,扣柱411与锁套421相扣合,当盖体2扣合状态下,扣柱411会扣合到锁套421内部,从而达到使盖体2扣合均匀的目的,而且没有缝隙;盖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圆柱形凹槽41,扣柱411设置在圆柱形凹槽41的中心;锅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圆柱形突起42,设置突起能够防止饭煲实用的时候一些杂物掉进从动扣合机构4内,从而更加方便清理,锁套421设置在圆柱形突起42内,且圆柱形凹槽41的内径等于圆柱形突起42的外径;扣柱411的自由端为锥台头412,且扣柱411的中上部设置有卡槽;锁套421的套口直径小于套壁直径,且套口为硅胶材料或者具有韧性的PVC材料制成,该设计能够是扣柱411在克服较小力的情况下进入锁套421内,同样能够产生轻微的卡合力,在较小弹力的作用下既能实现扣柱411与锁套421的脱离,达到从动扣合机构4辅助主动扣合机构3缓缓开启盖体2的使用效果;从动扣合机构4的个数为4个,且对称分布在主动锁扣的两侧,该设计能够最佳的达到较好的用户使用效果。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盖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长方体形凹槽,扣柱411设置在长方体形凹槽的中心;锅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长方体形突起,锁套421设置在长方体形突起内;长方体凹槽与长方形突起的长度方向与饭煲的盖合方向相平行,与上述圆柱形的实施例相比,该设计能够在更加小的空间内使用,即盖体2和锅体1扣合时空间较为小的饭煲器具中,该设计能够避免在扣合过程中扣柱411与锁套421之间的角度差,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饭煲,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锅体上且所述盖体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锅体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锅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协同的扣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饭煲,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锅体上且所述盖体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锅体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锅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协同的扣合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扣合机构和至少一个从动扣合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扣合机构为偶数个,且均匀对称的分布在主动扣合机构和所述铰接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上锁扣、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下锁扣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控制按钮,所述上锁扣与所述下锁扣相配合,所述控制按钮用以控制所述下锁扣与所述上锁扣的扣合与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扣柱和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锁套,所述扣柱与所述锁套相扣合。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李秋雨陈艺胜黎文彬陈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