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214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选择苗圃、种子催芽、育苗、移植、搭架、苗圃管理、种苗管理、采收八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葫芦进行种植,大大提高了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并通过在葫芦的外部设置葫芦模具,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干预,从而使得葫芦生长成所需的大小及形状,提高了工艺葫芦的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葫芦的产量的同时并且没有激素的残留,具有显著的环保价值,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A planting method of craft gour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of process gourd, which comprises eight steps of selecting nursery,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raising, transplanting, erecting, nursery management, seedling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 By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to plant the gourd,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gourd seeds, sets the gourd mold outside the gourd, intervenes in the process of gourd growth, so as to make the gourd grow into the required size and shape,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rocess gourd, reduces the planting cost, and improves the yield of the gourd It has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alue and little impact on the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艺品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但是目前对于葫芦的种植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病害,从而影响生长出葫芦的质量,并且对于工艺葫芦来说,其生长的形状的不好很好的控制,导致大量的葫芦需要舍弃,使用率降低,从而提高了种植的成本,且目前对于葫芦的种植技术不够完善,导致葫芦的生长速度慢并且降低葫芦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苗圃: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保证周边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并在土地周围设置有灌溉条件,对土地进行反翻整,翻整的同时对土地进行施肥,所选用的肥料为自制有机肥;步骤2,种子催芽: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使用50-55℃的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保持水温在35-40℃,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取出,之后将种子放置在25-30℃的室温下进行催芽,3-4天后种子发芽;步骤3,育苗:当种芽长至2-3cm时,将种芽种植在育苗盆中,育苗盆中的土壤选择为营养土,营养土优选为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土壤,并在营养土的内部施腐熟农家肥,营养土与腐熟农家肥之间的比例为5:1,在营养土内浇水,并将种芽平放在营养土上,7-9天后即可出苗;步骤4,移植:出苗后将种苗播种在步骤1选择的苗圃中,株距优选为40-60cm,当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种苗在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施肥,每10-15天对种苗进行施肥,并适当对苗圃进行浇水;步骤5,搭架:选择高2-3m的水泥预制构件作为葫芦棚架的立柱,立柱的底端埋入苗圃内部,埋入长度为40-50cm,每隔2m设置一根立柱,每根立柱之间搭设横杆,横杆与立柱之间通过铁丝固定,横杆的上方设置铁丝网,铁丝网为铁丝拉成的30-40cm间隔的网,铁丝网与横杆之间通过铁丝进行固定;步骤6,苗圃管理: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人工除草,并对其进行防治病虫害,通过使用毒性较低的植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步骤7,种苗管理:当葫芦枝蔓长至0.8-1.2m时,对葫芦枝蔓进行打顶,并降低葫芦棚架的高度,保证枝蔓底部早生侧枝并结果,当枝蔓上长出花蕾时,在花蕾的外部固定安装葫芦模具;步骤8,采收:当葫芦长至所需大小时,取下葫芦模具,将内部生长的葫芦取出,对其进行处理,制作成工艺葫芦。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使用的自制有机肥按重量份包括家禽粪便60-70份、草木灰20-25份、绿肥10-18份、生物菌0.1-0.5份、中药渣5-10份、微量元素2-3份、水40-50份。进一步,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铁、锌、硼,所述铜、铁、锌、硼在自制有机肥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相同。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施肥使用的肥料优选为自制有机肥。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使用的植物性杀虫剂按重量份包括石榴皮10-15份、鱼腥草10-12份、苦参碱6-8份、紫荆花7-9份、质量百分比25%的黄腐酸溶液5-7份、南瓜叶10-18份。进一步,所述步骤7使用的模具为工艺容器,花蕾在容器中生长,当长到所需大小时将模具打开,取出内部生长的葫芦。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葫芦进行种植,大大提高了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并通过在葫芦的外部设置葫芦模具,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干预,从而使得葫芦生长成所需的大小及形状,提高了工艺葫芦的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了种植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自制有机肥作为葫芦生长中的肥料,提高了葫芦的产量的同时并且没有激素的残留,具有显著的环保价值,对土壤的影响较小,且自制有机肥造价低,降低种植成本;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植物性杀虫剂能够有效灭杀对葫芦有害的害虫,对人的毒性较低,使用中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并且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较小,可以放心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苗圃: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保证周边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并在土地周围设置有灌溉条件,对土地进行反翻整,翻整的同时对土地进行施肥,所选用的肥料为自制有机肥;步骤2,种子催芽: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使用50℃的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保持水温在35℃,浸泡时间为12小时,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取出,之后将种子放置在25℃的室温下进行催芽,4天后种子发芽;步骤3,育苗:当种芽长至2cm时,将种芽种植在育苗盆中,育苗盆中的土壤选择为营养土,营养土优选为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土壤,并在营养土的内部施腐熟农家肥,营养土与腐熟农家肥之间的比例为5:1,在营养土内浇水,并将种芽平放在营养土上,7天后即可出苗;步骤4,移植:出苗后将种苗播种在步骤1选择的苗圃中,株距优选为40cm,当真叶长到3片时开始定心,种苗在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施肥,每10天对种苗进行施肥,并适当对苗圃进行浇水;步骤5,搭架:选择高2m的水泥预制构件作为葫芦棚架的立柱,立柱的底端埋入苗圃内部,埋入长度为40cm,每隔2m设置一根立柱,每根立柱之间搭设横杆,横杆与立柱之间通过铁丝固定,横杆的上方设置铁丝网,铁丝网为铁丝拉成的30cm间隔的网,铁丝网与横杆之间通过铁丝进行固定;步骤6,苗圃管理: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人工除草,并对其进行防治病虫害,通过使用毒性较低的植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步骤7,种苗管理:当葫芦枝蔓长至0.8m时,对葫芦枝蔓进行打顶,并降低葫芦棚架的高度,保证枝蔓底部早生侧枝并结果,当枝蔓上长出花蕾时,在花蕾的外部固定安装葫芦模具;步骤8,采收:当葫芦长至所需大小时,取下葫芦模具,将内部生长的葫芦取出,对其进行处理,制作成工艺葫芦。所述步骤1中使用的自制有机肥按重量份包括家禽粪便60份、草木灰20份、绿肥10份、生物菌0.1份、中药渣5份、微量元素2份、水40份。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铁、锌、硼,所述铜、铁、锌、硼在自制有机肥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相同。所述步骤4中施肥使用的肥料优选为自制有机肥。所述步骤6中使用的植物性杀虫剂按重量份包括石榴皮10份、鱼腥草10份、苦参碱6份、紫荆花7份、质量百分比25%的黄腐酸溶液5份、南瓜叶10份。所述步骤7使用的模具为工艺容器,花蕾在容器中生长,当长到所需大小时将模具打开,取出内部生长的葫芦。实施例2: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苗圃: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保证周边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并在土地周围设置有灌溉条件,对土地进行反翻整,翻整的同时对土地进行施肥,所选用的肥料为自制有机肥;步骤2,种子催芽: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使用50‑55℃的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保持水温在35‑40℃,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取出,之后将种子放置在25‑30℃的室温下进行催芽,3‑4天后种子发芽;步骤3,育苗:当种芽长至2‑3cm时,将种芽种植在育苗盆中,育苗盆中的土壤选择为营养土,营养土优选为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土壤,并在营养土的内部施腐熟农家肥,营养土与腐熟农家肥之间的比例为5:1,在营养土内浇水,并将种芽平放在营养土上,7‑9天后即可出苗;步骤4,移植:出苗后将种苗播种在步骤1选择的苗圃中,株距优选为40‑60cm,当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种苗在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施肥,每10‑15天对种苗进行施肥,并适当对苗圃进行浇水;步骤5,搭架:选择高2‑3m的水泥预制构件作为葫芦棚架的立柱,立柱的底端埋入苗圃内部,埋入长度为40‑50cm,每隔2m设置一根立柱,每根立柱之间搭设横杆,横杆与立柱之间通过铁丝固定,横杆的上方设置铁丝网,铁丝网为铁丝拉成的30‑40cm间隔的网,铁丝网与横杆之间通过铁丝进行固定;步骤6,苗圃管理: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人工除草,并对其进行防治病虫害,通过使用毒性较低的植物性杀虫剂进行防治;步骤7,种苗管理:当葫芦枝蔓长至0.8‑1.2m时,对葫芦枝蔓进行打顶,并降低葫芦棚架的高度,保证枝蔓底部早生侧枝并结果,当枝蔓上长出花蕾时,在花蕾的外部固定安装葫芦模具;步骤8,采收:当葫芦长至所需大小时,取下葫芦模具,将内部生长的葫芦取出,对其进行处理,制作成工艺葫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葫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苗圃: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保证周边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并在土地周围设置有灌溉条件,对土地进行反翻整,翻整的同时对土地进行施肥,所选用的肥料为自制有机肥;步骤2,种子催芽: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使用50-55℃的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保持水温在35-40℃,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取出,之后将种子放置在25-30℃的室温下进行催芽,3-4天后种子发芽;步骤3,育苗:当种芽长至2-3cm时,将种芽种植在育苗盆中,育苗盆中的土壤选择为营养土,营养土优选为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土壤,并在营养土的内部施腐熟农家肥,营养土与腐熟农家肥之间的比例为5:1,在营养土内浇水,并将种芽平放在营养土上,7-9天后即可出苗;步骤4,移植:出苗后将种苗播种在步骤1选择的苗圃中,株距优选为40-60cm,当真叶长到3-4片时开始定心,种苗在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施肥,每10-15天对种苗进行施肥,并适当对苗圃进行浇水;步骤5,搭架:选择高2-3m的水泥预制构件作为葫芦棚架的立柱,立柱的底端埋入苗圃内部,埋入长度为40-50cm,每隔2m设置一根立柱,每根立柱之间搭设横杆,横杆与立柱之间通过铁丝固定,横杆的上方设置铁丝网,铁丝网为铁丝拉成的30-40cm间隔的网,铁丝网与横杆之间通过铁丝进行固定;步骤6,苗圃管理: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及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昌李炫机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县葫芦先生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