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小彦专利>正文

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05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其可提高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的保护效果,增强使用性可靠性;同时增强对充电电源主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使用效果;且增加其结构功能,提高使用性;包括充电电源主体和外壳,充电电源主体设置在外壳内部;还包括遮挡件,遮挡件左侧面与外壳右侧面接触;还包括橡胶套、四组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橡胶套套装在外壳外侧壁上;还包括安装架、电动机和控制键,外壳左端上侧设置有通孔,电动机设置在安装架上,电动机的左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控制键与充电电源主体和电动机电连接。

A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ower supply for mobile phone lithium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harg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ower supply for the lithium battery of a mobile pho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tection effect on the charging port, the input port and the power supply port and the output port, enhance the usability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 the protection effect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rging power supply, improve the usage effect; and increase the structure function, improve the usability; and The charging power supply main body and the shell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shell also includes a shelter, the left side of which is in contact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it also includes a rubber sleeve, four groups of the first rubber plate and the second rubber plate, the rubb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ell; it also includes a mounting bracket, a motor and a control key, the upper left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The left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blade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control ke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ower main body and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手机锂电池移动电源是一种可以直接给手机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手机锂电池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源主体和外壳,充电电源主体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右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入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下侧设置有充电端口,且充电端口与输入口相通,外壳右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出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上侧设置有供电端口,且供电端口与输出口相通;这种手机锂电池移动电源使用时只需将充电线输入端穿过输出口并插入至供电端口内,并将其输出端插入至需要充电的设备的充电口内,从而给设备进行充电,充好后将充电线拔下并进行存放即可,若要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则将充电线输入端与市电连接,并将其输出端穿过输入口并插入至充电端口内,从而给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即可;这种手机锂电池移动电源使用中发现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均暴露在外部,易因淋水等外界因素而受损,从而导致其使用性可靠性有限;并且外壳易受到外界冲击,而外界对外壳的冲击会直接作用到充电电源主体上,影响其使用效果;且其结构功能较为第一,使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的保护效果,增强使用性可靠性;同时增强对充电电源主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使用效果;且增加其结构功能,提高使用性的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源主体和外壳,充电电源主体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右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入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下侧设置有充电端口,且充电端口与输入口相通,外壳右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出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上侧设置有供电端口,且供电端口与输出口相通;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置在外壳右侧,且遮挡件左侧面与外壳右侧面接触;还包括橡胶套、四组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所述橡胶套套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四组第一橡胶板分别设置在遮挡件顶端、底端、前端和后端上,第二橡胶板设置在遮挡件右侧面上,且第二橡胶板左端上侧、下侧、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四组第一橡胶板右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架、电动机和控制键,所述外壳左端上侧设置有通孔,遮挡件右端上侧和第二橡胶板右端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与通孔相通,所述安装架设置在通孔左半区域内侧壁上,电动机设置在安装架上,且电动机与充电电源主体电连接,所述电动机的左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所述外壳左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安装槽,控制键安装在安装槽内,且控制键与充电电源主体和电动机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所述遮挡件包括挡板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挡板左端,外壳右端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固定槽,并在固定槽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且所述螺纹杆插入并螺装在固定槽内。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网板,所述网板设置在第一通风口内,且网板外侧壁与第一通风口内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通孔内部,且过滤板外侧壁与通孔内侧壁右半区域接触。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两组限位块,所述两组限位块分别设置在通孔内顶壁右半区域和内底壁右半区域上,且两组限位块右端分别与过滤板左端上下两侧接触。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设置在过滤板右端,且拉手右端与网板左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通孔内,且防护罩外侧壁与通孔左端内侧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可通过遮挡件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进行遮挡,从而提高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的保护效果,增强使用性可靠性;同时可通过橡胶的柔软性增强缓冲效果,减轻外界冲击对外壳以及充电电源主体的影响,从而增强对充电电源主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使用效果;且可通过控制键控制电动机带动传动轴上的扇叶进行转动,从而可在夏季为用户提供微风进行降温,并可加快散热效果,提高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充电电源主体;2、外壳;3、遮挡件;4、橡胶套;5、第一橡胶板;6、第二橡胶板;7、安装架;8、电动机;9、控制键;10、传动轴;11、扇叶;12、挡板;13、螺纹杆;14、网板;15、过滤板;16、限位块;17、拉手;18、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源主体1和外壳2,充电电源主体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右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入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下侧设置有充电端口,且充电端口与输入口相通,外壳右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出口,充电电源主体右端上侧设置有供电端口,且供电端口与输出口相通;还包括遮挡件3,遮挡件设置在外壳右侧,且遮挡件左侧面与外壳右侧面接触;还包括橡胶套4、四组第一橡胶板5和第二橡胶板6,橡胶套套装在外壳外侧壁上,四组第一橡胶板分别设置在遮挡件顶端、底端、前端和后端上,第二橡胶板设置在遮挡件右侧面上,且第二橡胶板左端上侧、下侧、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四组第一橡胶板右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架7、电动机8和控制键9,外壳左端上侧设置有通孔,遮挡件右端上侧和第二橡胶板右端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与通孔相通,安装架设置在通孔左半区域内侧壁上,电动机设置在安装架上,且电动机与充电电源主体电连接,电动机的左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10,并在传动轴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11,外壳左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安装槽,控制键安装在安装槽内,且控制键与充电电源主体和电动机电连接;其可通过遮挡件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进行遮挡,从而提高对充电端口和输入口以及供电端口和输出口的保护效果,增强使用性可靠性;同时可通过橡胶的柔软性增强缓冲效果,减轻外界冲击对外壳以及充电电源主体的影响,从而增强对充电电源主体的保护效果,提高使用效果;且可通过控制键控制电动机带动传动轴上的扇叶进行转动,从而可在夏季为用户提供微风进行降温,并可加快散热效果,提高使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遮挡件包括挡板12和螺纹杆13,螺纹杆设置在挡板左端,外壳右端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固定槽,并在固定槽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且螺纹杆插入并螺装在固定槽内;其可通过螺纹结构,通过将螺纹杆从固定槽内旋转螺出,从而可将挡板从外壳上取下。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网板14,网板设置在第一通风口内,且网板外侧壁与第一通风口内侧壁固定连接;其可对抽入到通孔内的空气中的杂物进拦截,提高使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括过滤板15,过滤板设置在通孔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源主体(1)和外壳(2),充电电源主体(1)设置在外壳(2)内部,外壳(2)右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入口,充电电源主体(1)右端下侧设置有充电端口,且充电端口与输入口相通,外壳(2)右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出口,充电电源主体(1)右端上侧设置有供电端口,且供电端口与输出口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件(3),所述遮挡件(3)设置在外壳(2)右侧,且遮挡件(3)左侧面与外壳(2)右侧面接触;还包括橡胶套(4)、四组第一橡胶板(5)和第二橡胶板(6),所述橡胶套(4)套装在外壳(2)外侧壁上,四组第一橡胶板(5)分别设置在遮挡件(3)顶端、底端、前端和后端上,第二橡胶板(6)设置在遮挡件(3)右侧面上,且第二橡胶板(6)左端上侧、下侧、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四组第一橡胶板(5)右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架(7)、电动机(8)和控制键(9),所述外壳(2)左端上侧设置有通孔,遮挡件(3)右端上侧和第二橡胶板(6)右端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与通孔相通,所述安装架(7)设置在通孔左半区域内侧壁上,电动机(8)设置在安装架(7)上,且电动机(8)与充电电源主体(1)电连接,所述电动机(8)的左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10),并在传动轴(10)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11),所述外壳(2)左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安装槽,控制键(9)安装在安装槽内,且控制键(9)与充电电源主体(1)和电动机(8)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锂电池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充电电源主体(1)和外壳(2),充电电源主体(1)设置在外壳(2)内部,外壳(2)右端下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入口,充电电源主体(1)右端下侧设置有充电端口,且充电端口与输入口相通,外壳(2)右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输出口,充电电源主体(1)右端上侧设置有供电端口,且供电端口与输出口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件(3),所述遮挡件(3)设置在外壳(2)右侧,且遮挡件(3)左侧面与外壳(2)右侧面接触;还包括橡胶套(4)、四组第一橡胶板(5)和第二橡胶板(6),所述橡胶套(4)套装在外壳(2)外侧壁上,四组第一橡胶板(5)分别设置在遮挡件(3)顶端、底端、前端和后端上,第二橡胶板(6)设置在遮挡件(3)右侧面上,且第二橡胶板(6)左端上侧、下侧、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四组第一橡胶板(5)右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架(7)、电动机(8)和控制键(9),所述外壳(2)左端上侧设置有通孔,遮挡件(3)右端上侧和第二橡胶板(6)右端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且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与通孔相通,所述安装架(7)设置在通孔左半区域内侧壁上,电动机(8)设置在安装架(7)上,且电动机(8)与充电电源主体(1)电连接,所述电动机(8)的左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10),并在传动轴(10)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11),所述外壳(2)左端上半区域上设置有安装槽,控制键(9)安装在安装槽内,且控制键(9)与充电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彦
申请(专利权)人:唐小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