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205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其中,充电舱包括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信息通信端口、第一电源地端口、第一微处理器以及显示装置;第一电源正极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和显示装置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的电量信息,并控制显示装置展示充电状态信息以及电量信息;第一电源地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地端口电连接,当充电舱盒盖后,用户通过充电舱显示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的电量信息。

A charging system for charging cabin, Bluetooth headset and Bluetooth headset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rging cabin, a Bluetooth headset and a Bluetooth headset charging system, wherein the charging cabin includes a first power positive port, a fir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a first power ground port, a first microprocessor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first power positive terminal por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wer positive port of the Bluetooth headset;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luetooth ear The seco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of the machin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first microprocessor is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and the display device; the first microprocessor is used to receive the charg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the headset and the electric quantity information of the headset through the firs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and control the display device to display the charging state information and the electric quantity information; the first power ground por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luetooth headset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ground port. After the cover of the charging compartment, the user can know the charg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the headset and the electric quantity information of the headset in time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displayed in the charging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耳机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大部分的蓝牙耳机通常是使用内置的充电电池作为电源。为保证蓝牙耳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对蓝牙耳机中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如在用户不使用蓝牙耳机时,将蓝牙耳机放入该蓝牙耳机的充电舱进行充电。但是现有技术中,当充电舱在给蓝牙耳机充电时,蓝牙耳机具有充电状态的指示灯,用户可以通过指示灯查看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但是当充电舱盒盖之后,用户无法确定蓝牙耳机在充电舱内的充电状态需要打开充电舱才能确定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并且蓝牙耳机在充电过程中,用户也无法确定蓝牙耳机的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舱、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系统,在蓝牙耳机充电过程中,可以在充电舱显示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以及充电电量,以使用户及时了解蓝牙耳机的充电信息,方便用户。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舱,包括: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信息通信端口、第一电源地端口、第一微处理器以及显示装置;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和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蓝牙耳机的电量信息,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展示所述充电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量信息;所述第一电源地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地端口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第二电源地端口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端口与充电舱的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端口与充电舱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端口发送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的电量信息,以使充电舱显示所述充电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量信息;所述第二电源地端口与充电舱的第一电源地端口电连接。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系统,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舱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舱增加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以及在蓝牙耳机上增加第二通信端口;蓝牙耳机中的第二微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二信息通信端口可以发送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电量信息,充电舱中的第一微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耳机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电量信息,并控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当充电舱盒盖后,用户通过充电舱显示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的电量信息,方便用户。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舱,包括:第一电源正极端口VC1、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第一电源地端口GN1、第一微处理器100以及显示装置110。其中,第一电源正极端口VC1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与蓝牙耳机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00分别与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和显示装置110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00,用于通过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接收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蓝牙耳机的电量信息,并控制显示装置110展示充电状态信息以及电量信息;第一电源地端口GN1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地端口电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显示装置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舱,通过增加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可以使充电舱中的第一微处理器接收蓝牙耳机发送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耳机电量信息,并控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当充电舱盒盖后,用户通过充电舱显示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蓝牙耳机的电量信息,方便用户。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包括4个指示灯,分别是LED1、LED2、LED3和LED4。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舱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源正极端口VC1、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第一电源地端口GN1、第一微处理器100和显示装置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源12、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和升压电路11。其中,升压电路1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12的正极连接;升压电路11的第二端接地;升压电路11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正极端口VC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升压电路11的第四端与第一微处理器100的第一控制端(Ctrl端)电连接;第一电源12的正极与第一微处理器100的电源输入端(BAT端)电连接;第一电源12的负极接地。其中,升压电路11,用于对第一电源12的电压进行升压,以输出较高的电压,可选的,第一电源12的输出电压可以是3.7V,升压电路11的输出电压可以是5V。其中,第一微处理器100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端控制升压电路11工作。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以及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微处理器100的输出端(UART_TX端)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00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指示端口与至少一个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00的地端(GND端)接地;指示灯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00的接收端(UART_RX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地端口GN1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以及第一电源地端口GN1均接地;第一微处理器100,用于通过第一三极管Q1以及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向蓝牙耳机发送电量信息提供指令,并通过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接收蓝牙耳机发送的电量信息以及充电状态信息。具体的,第一微处理器100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高低电平信号,用于控制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和截止。当第一三极管Q1导通和截止时,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处的电压并不相同。因此,当第一微处理器100通过输出第一高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三极管Q1导通和截止时,通过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可以输出第二高低电平信号,该信号可以是电量信息提供指令,以使耳机接收到该指令时,发送电量信息。其中,充电舱可以通过第一信息通信端口CO1和第三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信息通信端口、第一电源地端口、第一微处理器以及显示装置;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和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蓝牙耳机的电量信息,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展示所述充电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量信息;所述第一电源地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地端口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信息通信端口、第一电源地端口、第一微处理器以及显示装置;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正极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和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蓝牙耳机的充电状态信息,以及蓝牙耳机的电量信息,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展示所述充电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量信息;所述第一电源地端口与蓝牙耳机的第二电源地端口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所述充电舱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以及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指示端口与至少一个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地端接地;所述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源地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源地端口均接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以及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向所述耳机发送电量信息提供指令,并通过第三三极管以及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接收蓝牙耳机发送的电量信息以及充电状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升压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按键的触发信息控制所述指示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设置在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设置在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设置在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九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之间,且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水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