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官专利>正文

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98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双向浮阀,主要由活塞7,浮子1,活塞连杆3组成,下部为切流室6,活塞7在切流室6中,上部为浮子1,浮子1与活塞7之间为连杆,切流室6顶部为切流室顶板5、底部为底盖10,切流室顶板中央有液孔4,连杆3穿过其中,切流室6设有进出液孔12,活塞7设有密封圈8,解决了安装在容器内或者容器外部使用的自动控制液位及液体双向流动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为同一管的情况。(*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根据公开的中国专利CN2235533液位浮阀,主要由外盒和浮阀组成,外盒由进液仓、出液仓和敞仓组成,进液仓和出液仓是相通的,进液仓上有一个进液孔,出液仓上有一个出液孔,敞仓是非完全封闭的,以便流入容器里液体进入,托起浮阀,自动闸住出液孔,停止向容器输送液体,该液位浮阀仅能使用在容器内部,而且只能单向通过液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容器内部或者外部使用的并能自动控制液位以及液体双向流动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由活塞、浮子、连杆构成,下部为切流室,活塞在切流室中,上部为浮子,切液室顶部为切液室顶极,切液室底部为底盖,切流室顶板中心设有液孔,连杆穿过其中,切流室设有进出液孔,浮子与活塞由连杆通过浮子连接件成连接状态,活塞上设有密封圈。切流室的液孔设置在侧面或者底部。连杆通过浮子连接件与浮子相连,连杆连接件与连杆呈螺纹配合状态,以调节浮子的高度。当切流室的进出液孔设置在底部时,切流室内增设避流件,避流件为内桶或者避流板,当避流件为内桶时,内桶通过弹簧与底盖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切流室内,侧面设有分布均匀的进出液口,当避流件为避流板时,避流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切流室内。当本技术使用在容器以外时,其结构为下部是切流室,切流室上部为过渡室,过渡室上部为浮子室,过渡室顶部设有限流板,限流板中心有限流板孔,连杆穿过切流室顶板孔和限流板孔呈上下移动状态,过渡室设有进出液孔,浮子室设有进出液孔。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从而既能控制液位又能通过一根进出液管完成进液或者出液的双向流动的效果,设有过渡室和浮子室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安装在容器外面,没有过渡室和浮子室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浮子设置在容器内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2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3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4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5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6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7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附图8为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剖视图。实施例一所示的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直接安装在容器上部,浮子在容器内。浮子1位于上部,切流室6位于下部,切流室6侧面设有进出液孔12和进出液管11连接,切液室6顶部设有切流室顶板5,切流室顶板5中央设有液孔4,顶部与上面设有与容器底相配合的连接件25,切流室壁为园筒9与底盖10呈螺纹连接状态,活塞7放置在切流室6内,连杆3下端连接在活塞7中心部,连杆3穿过液孔4,伸出一段距离后,与浮子连接件呈螺纹连接状态,浮子连接件2固定在浮子下部,浮子1为密闭金属薄板圆桶。进液时,进出液管11作为进液管,液体由进出液管11经过切流室6上部和液孔4进入容器,活塞7位于切流室6下部,当容器内液面达到一定位置时,浮子1上浮,带动活塞7上升,当液面到位时,活塞上升到液体流动处,液压向上推动活塞7迅速上顶至切流室顶板5,封住切流室顶板液孔4,切断液流。当容器内液体需要通过本阀流出时,进出液管11作为出液管用,液压向下,浮子1和活塞7自重大于浮力,活塞7自动下移,让液体通过,从而达到液面定位和液体双向流动的目的。实施例二根据图4所示的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安装在容器外部。上部带外壳21,切流室6,活塞7,密封圈8,连杆3,浮子1,浮子连接件2与实施例一相同,切流室上部为过渡室24,过渡室24上部为浮子室20,过渡室24一侧设有进出液管16,进出液管16与容器相通,浮子室20外侧设有进出液管18,与容器相通,过渡室24顶部设有限流板23,中部设有限流板孔22,连杆3穿入其中。当进液时,液体从切流室6由顶板孔5经过渡室24,进出液管16流入容器,极少量的液体从顶板孔22漏入浮子室20,当容器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体通过进出液管18,流入浮子室20内,浮子1开始带动切流室6内的活塞上升,当液体达到指定位置时,浮子1到位带动活塞7上升,封住切流室顶板液孔4,则进液停止。实施例三根据图2所示的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活塞7,密封圈8,连杆3,浮子连接件2,浮子1与实施例一相同,切流室6的进出液管11,进出液孔12设置在底盖10上,切流室6内增设一避流内桶14,内桶14底部与切流室底盖10间连有弹簧13,使内桶14上口紧贴切流室顶板5,内桶14壁上部设有分布均匀的孔15,便于液体均匀通过,内桶14与切流室壁9之间有适当间隙,活塞7置于内桶14内部可自由上下移动。实施例四根据图5所示的另一个液体双向浮阀,上部带有外壳21,适用于安装容器外部,内部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外部结构与实施例二图4基本相同。只是进出液管11,进出液孔12设置在底板10上。实施例五根椐图3所示的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切流室6,活塞7,连杆3,浮子1,密封圈8与实施例一相同,切流室进出液管11、进出液孔12设置在底盖10上,内桶通过三根支撑件16固定在底盖10上,内桶14上口边与切流室顶板5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7的高度,内桶14与切流室内壁有适当的间隙。活塞7在内桶14中,内桶14上部设有分布均匀的进出液口15。实施例六根据图6所示的另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内部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外部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实施例七图7整体结构和实施例五基本相同,仅将内桶14改为避流板26。实施例八图8整体结构和实施例六基本相同,仅将内桶14改为避流板26。权利要求1.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主要由活塞(7),浮子(1),连杆(3)组成,其特征是下部为切流室(6),活塞(7)在切流室(6)中,上部为浮子(1),切流室(6)顶部为切流室顶板(5)、底部为底盖(10),切流室顶板(5)中央有液孔(4),连杆(3)穿过其中,切流室(6)设有进出液孔(12),浮子(1)与活塞(7)之间设有连杆(3),活塞(7)设有密封圈(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切流室(6)的进出液孔(12)设置在切流室的侧面或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连杆(3)通过浮子连接件(2)与浮子(1)相连接,浮子连接件(2)与连杆(3)呈螺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当切流室(6)的进出液孔(12)在底部时,切流室内设有避流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避流件为内桶(14)或者避流板(2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内桶底与底盖(10)通过弹簧连接,或者内桶通过连接件(16)固定在切流室(6)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避流板(26)通过连接件(16)固定在切流室(6)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定位双向浮阀,其特征在于切流室(6)上部为过渡室(24),过渡室(24)上部为浮子室(20),过渡室(24)顶部为限流板(23),限流板中间有限流板孔(22),活塞连杆(3)穿过液孔(4)和限流板孔(22)呈上下移动状态。过渡室(24)设有进出液孔(17),浮子室(20)设有进出液孔(1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双向浮阀,主要由活塞7,浮子1,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面定位双向浮阀,主要由活塞(7),浮子(1),连杆(3)组成,其特征是下部为切流室(6),活塞(7)在切流室(6)中,上部为浮子(1),切流室(6)顶部为切流室顶板(5)、底部为底盖(10),切流室顶板(5)中央有液孔(4),连杆(3)穿过其中,切流室(6)设有进出液孔(12),浮子(1)与活塞(7)之间设有连杆(3),活塞(7)设有密封圈(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官叶高润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官叶高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