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91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包括主机、显示器面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机的一侧焊接有所述显示器面板,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组件,所述主机的另一侧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外壳、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水泵、冷却管和散热风扇;用户在使用环境监测后端装置前,将散热风扇和冷却管安装到主机外侧壁,由两个水冷管连接冷却管和水泵,然后将水泵稳固在主机内的控制芯片处,在主机工作时,由水泵的工作,将冷却水通过水冷管导入到冷却管内,然后由冷却管将热量散发,散发的过程由散热风扇的工作,加快热量的散发,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水冷管再次导入到水泵内。

A back-end device for visu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ck-end device for visu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hich comprises a host, a display panel and a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One side of the host is welded with the display panel, one side of the host is provided with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hos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heat dissipation holes;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cooling pipe shell, a first water cooling pipe and a second Water cooling pipe, water pump, cooling pipe and cooling fan; before using the back-end devi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sers install the cooling fan and cooling pipe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main engine, and connect the cooling pipe and water pump by two water-cooling pipes, and then stabilize the water pump at the control chip in the main engine. When the main engine is working, the cooling water is led into the cooling pipe by the water-cooling pipe, and then the cooling water is led into the cooling pipe by the water-cooling pipe The cooling pipe will dissipate the heat, and the process of heat emission will be accelerated by the work of the cooling fan. The cooled cooling water will be led into the water pump again through the water cool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后端
,具体为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后端装置是将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处理的装置。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可视化环境监测后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风扇的方式配合散热孔的方式将机体内的热量排出,而在后端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由该散热组件无法将热量散出,导致高温影响装置内的其它元器件进行使用,公开专利技术授权专利号(CN205882856U)一种智能配电单元及微环境监测装置,其中,右滑轨安装在壳体的右侧面上,左滑轨安装在壳体的左侧面上,连接板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滑轨和右滑轨上,左侧耳安装在壳体的左侧面上,右侧耳安装在壳体的右侧面上,液晶显示屏安装在壳体的前端面上,直流输入接口安装在壳体的后端面上,输出插座安装在壳体的后端面上,直流输入接口与直流输入检测模块连接,直流输入检测模块、电源防雷模块、温湿度监控模块和烟雾监控模块都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液晶显示屏和分路检测模块都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分路检测模块与若干个空气开关连接,空气开关与输出插座连接;该专利的方案也存在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可视化环境监测后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风扇的方式配合散热孔的方式将机体内的热量排出,而在后端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由该散热组件无法将热量散出,导致温度影响装置内的其它元器件进行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包括主机、显示器面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机的一侧焊接有所述显示器面板,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组件,所述主机的另一侧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外壳、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水泵、冷却管和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管外壳安装于所述主机的一侧,所述冷却管外壳的内侧壁固定有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壳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密封连接进水管,所述冷却管出水端密封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冷管,所述出水管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冷管,所述水泵与所述冷却管通过所述第一水冷管和所述第二水冷管连接,所述水泵位于所述主机的内部,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性输出端均与内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机的一侧远离所述显示器面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均安装在所述冷却管外壳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外壳的外侧壁螺栓固定两个过滤网,两个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冷却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散热组件处于同一水平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在使用环境监测后端装置前,将散热风扇和冷却管安装到主机外侧壁,由两个水冷管连接冷却管和水泵,然后将水泵稳固在主机内的控制芯片处,在主机工作时,由水泵的工作,将冷却水通过水冷管导入到冷却管内,然后由冷却管将热量散发,散发的过程由散热风扇的工作,加快热量的散发,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水冷管再次导入到水泵内,由水泵上的导热片对控制芯片处进行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散热组件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机;11、连接板;12、第一散热孔;13、第二散热孔;2、显示器面板;3、散热组件;31、冷却管外壳;32、第一水冷管;33、第二水冷管;34、水泵;35、冷却管;351、进水管;352、出水管;36、散热风扇;37、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包括主机1、显示器面板2和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一侧焊接有所述显示器面板2,所述主机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另一侧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12;所述散热组件3,其包括冷却管外壳31、第一水冷管32、第二水冷管33、水泵34、冷却管35和散热风扇36,所述冷却管外壳31安装于所述主机1的一侧,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固定有所述冷却管35,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显示器面板(2)和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一侧焊接有所述显示器面板(2),所述主机(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另一侧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12);所述散热组件(3),其包括冷却管外壳(31)、第一水冷管(32)、第二水冷管(33)、水泵(34)、冷却管(35)和散热风扇(36),所述冷却管外壳(31)安装于所述主机(1)的一侧,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固定有所述冷却管(35),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36),所述冷却管(35)的进水端密封连接进水管(351),所述冷却管(35)出水端密封连接出水管(352),所述进水管(35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冷管(33),所述出水管(35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冷管(32),所述水泵(34)与所述冷却管(35)通过所述第一水冷管(32)和所述第二水冷管(33)连接,所述水泵(34)位于所述主机(1)的内部,所述水泵(34)和所述散热风扇(36)的电性输出端均与内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环境监测的后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显示器面板(2)和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一侧焊接有所述显示器面板(2),所述主机(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组件(3),所述主机(1)的另一侧开设多个第一散热孔(12);所述散热组件(3),其包括冷却管外壳(31)、第一水冷管(32)、第二水冷管(33)、水泵(34)、冷却管(35)和散热风扇(36),所述冷却管外壳(31)安装于所述主机(1)的一侧,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固定有所述冷却管(35),所述冷却管外壳(31)的内侧壁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36),所述冷却管(35)的进水端密封连接进水管(351),所述冷却管(35)出水端密封连接出水管(352),所述进水管(35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水冷管(33),所述出水管(35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水冷管(32),所述水泵(34)与所述冷却管(35)通过所述第一水冷管(32)和所述第二水冷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明德蒲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