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7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少向外包覆件的负载且能够长期确保绝热性能、并且能够简便地制造的真空绝热件。真空绝热件(10)具备芯材(12)、收纳芯材(12)并将内部以减压状态进行保持的外包覆件(14)、以及向厚度方向凹陷的凹槽(20、22),其中,芯材(12)沿凹槽(20、22)的边缘具备切入部(16、17)。

Vacuum ins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acuum heat insulation piece which can reduce the load to the outer covering piece, ensure the hea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be simply manufactured. The vacuum heat insulation member (10) has a core member (12), an outer covering member (14) which receives the core member (12) and maintains the inner part in a reduced pressure state, and a groove (20, 22) which is concave toward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wherein the core member (12) has a cut in part (16, 17) along the edge of the groove (20, 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绝热件关联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223000(申请日:2017年11月20日)为基础,享受日本专利申请2017-223000的优先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日本专利申请2017-223000而包含日本专利申请2017-223000的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绝热件,特别涉及真空绝热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存在采用真空绝热件作为绝热箱体的绝热件、并且将构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的散热管配置于构成绝热箱体的绝热壁的内部的冰箱。真空绝热件例如是如下这样构成的:将使玻璃棉等无机纤维等的层叠件压缩固化而成的芯材,收纳于将具有阻气性能的聚乙烯等合成树脂膜成形为袋状而得的外包覆件,之后对内部进行真空排气并减压密封。如日本特开2016-10261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真空绝热件有时具有收容散热管等的凹槽。该凹槽是通过用模具等对进行了真空排气并减压密封后的平板状的真空绝热件进行局部压缩而形成的,但在该压缩时,外包覆件容易破损,绝热性能容易恶化。因此,关于芯材,提出了如下真空绝热件:在第一材料设置切口部、在所述第一材料之上重叠相比于该第一材料密度低且厚度方向的变形率大的第二材料,所述第二材料具备以形成凹部的方式向所述切口部侧弯曲的芯材。但是,在这样的真空绝热件中,芯材的构造变得复杂,花费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向外包覆件的负载、能够长期确保绝热性能、并且能够简便地制造的真空绝热件。本实施方式中的真空绝热件,具备芯材、收纳所述芯材并将内部以减压状态进行保持的外包覆件、以及向厚度方向凹陷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沿所述凹槽的边缘具备切入部。上述真空绝热件也可以是,所述切入部沿所述凹槽的两边缘设置。上述真空绝热件也可以是,所述切入部沿所述凹槽的外侧设置。上述真空绝热件也可以是,所述凹槽的槽侧壁具有相对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垂直地立起的面。上述真空绝热件也可以是,所述切入部的深度比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上述真空绝热件也可以是,所述外包覆件在与所述切入部重叠的位置具备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真空绝热件,能够减少向外包覆件的负载,能够长期确保绝热性能,并且能够简便地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件的冰箱的剖面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件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件10是由内部形成有储藏室7的绝热箱体构成的冰箱主体1所使用的绝热件。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冰箱主体1构成冰箱的壳体,具备形成于钢板制的外箱2与合成树脂制的内箱3之间的绝热空间4。在外箱2的绝热空间4侧,隔着散热用的散热管P粘附有真空绝热件10,向外箱2与内箱3的间隙注入由聚氨酯泡沫构成的发泡绝热件5的原液并进行发泡填充,从而以在外箱2的绝热空间4侧配设有散热管P、在散热管P的箱内侧配设有真空绝热件10的状态,使外箱2以及内箱3一体化。真空绝热件10如图2所示,配合于外箱2的左右侧面的形状地成形为在冰箱主体1的上下方向上的边部较长的矩形板状。真空绝热件1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备芯材12、收纳芯材12并将内部以减压状态保持的外包覆件14、以及向芯材12的厚度方向凹陷的凹槽20、22。芯材12是例如未用粘合剂等粘接(日文:接着)或粘结(日文:結着)的具有柔软性的无机纤维的层叠体,例如能够使用纤维直径为约几μm的玻璃纤维(玻璃棉)。另外,芯材12也能够使用陶瓷纤维、石棉等各种无机纤维、或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所构成的纤维直径为约1~30μm的有机类树脂纤维等。外包覆件14是层叠多个膜而成的具有阻气性的层叠膜所构成的袋状的部件。外包覆件14例如由从外侧朝向内侧依次层叠有表面保护层、阻气层、以及热焊接层而成的三层构造的层叠膜构成。作为表面保护层,例如能够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比较耐热的合成树脂形成。阻气层例如能够由金属蒸镀物(例如将铝蒸镀在树脂膜上而成的铝蒸镀物)或者金属箔(例如铝箔)形成。作为热焊接层,例如能够由高密度聚乙烯等具有热焊接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另外,构成外包覆件14的层叠膜的构成只要具有阻气性且能够进行热焊接即可,不被特别限定。另外,外包覆件14的厚度比芯材12的厚度、凹槽20、22的深度尺寸薄,但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在图中放大地示出了外包覆件14的厚度。凹槽20、22设于真空绝热件10的至少一方的表面。凹槽20是向沿真空绝热件1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真空绝热件10的厚度方向凹陷的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两条。如图4所示,凹槽20的真空排气后的深度D1比散热管P的外径大,并在与外箱2之间形成配置散热管P的空间。凹槽22是沿真空绝热件10的周缘延伸的凹部,呈向真空绝热件10的外侧开口的剖面L字状。凹槽22的真空排气后的深度D2同样被设定为与凹槽20相同的深度D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真空绝热件10中,具备设于芯材12的切入部16、17和设于外包覆件14的筋18。切入部16、17是朝向厚度方向局部切断芯材12而形成的切缝。切入部16、17在设于芯材12的凹槽20、22的外侧、换句话说是在相对于凹槽20、22隆起的地面部24,沿凹槽20、22的边缘设置。从凹槽20、22至切入部16、17的距离X1、X2优选的是,凹槽20、22的开口部中的槽宽W1、W2的1/2以下,更优选的是槽宽W1、W2的1/4以下。如此将距离X1、X2设定为槽宽W1、W2的1/2以下,并接近凹槽20、22的边缘地设置切入部16、17,从而对凹槽20、22与地面部24进行划分的凹槽20、22的槽侧壁20a、22a易于成为从凹槽20、22的底部大致垂直立起的形状,能够确保地面部24的边缘部分的芯材厚度而使绝热性能提高,通过将距离X1、X2设定为槽宽W1、W2的1/4以下,使得其作用变得更加显著。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入部16沿凹槽20的两侧的边缘设置,相对于一个凹槽20设有两条。该切入部16的深度d1优选的是,被设为比该切入部16所对应的凹槽20的深度D1小。此外,切入部16的深度d1优选的是被设为比配设于凹槽20的散热管P的外径小。如此将切入部16的深度d1设为比凹槽20的深度D1、散热管P的外径小,使得位于凹槽20的芯材12产生适度的回弹(恢复力),由此能够将配设于凹槽20的散热管P向外箱2侧按压。此外,切入部17沿凹槽22的一侧的边缘设置,相对于一个凹槽22设有一条。该切入部17的深度d2优选的是被设为比该切入部17所对应的凹槽22的深度D2小。筋18是通过外包覆件14紧贴于芯材12的外表面从而在与切入部16、17重叠的位置出现在外包覆件14的外表面的较小的槽。接下来,对上述真空绝热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无机纤维的层叠体成形为与真空绝热件10的形状相应的规定的平板状而制作芯材12。接着,在获得的芯材12中,在形成凹槽20、21的位置的外侧设置切入部16、17。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形成凹槽20的位置的两侧设置切入部16,沿形成凹槽22的位置的一侧设置切入部17。另外,如后述那样,若芯材12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绝热件,具备芯材、收纳所述芯材并将内部以减压状态进行保持的外包覆件、以及向厚度方向凹陷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沿所述凹槽的边缘具备切入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0 JP 2017-2230001.一种真空绝热件,具备芯材、收纳所述芯材并将内部以减压状态进行保持的外包覆件、以及向厚度方向凹陷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沿所述凹槽的边缘具备切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沿所述凹槽的两边缘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品川英司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