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94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管架,用以放置试管,所述试管架包括支撑架、收容在所述支撑架内的至少一个抽拉层及用以支撑试管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收容部并与试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抽拉层包括孔板及与所述孔板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试管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孔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还包括自限位孔边缘向内凸伸的弹性凸片以卡持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防震功能,而且适用于放置不同规格类型的试管,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且操作方便。

Test tub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st tube frame for placing a test tube, the test tube frame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t least one pull layer which is accommodated in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bottom plate which is used to support the bottom of the test tub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receive parts and is match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test tube; the pull layer includes a hole plate and a limit plate which can be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hole plate; the hole plate is even A test tube hole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and a limit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test tub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imit plate. The limit plate also includes an elastic convex piece protruding inward from the edge of the limit hole to hold the test tub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the shockproof function, but also is suitable for placing test tube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types, with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universalit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震固定功能的通用性试管架。
技术介绍
在医疗系统及科研院所等机构中,试管作为医学化验或科研试验的常用容器得到广泛应用,用于盛放试管的试管架也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试管架中的试管孔多为同一孔径即只能存放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试管,并且大多数的试管架因高度固定只能安放同一长度规格的试管,因此为放置不同规格的试管,往往需要配置多种试管架,造成浪费。另外,普通的试管架没有设置固定试管的装置,由于试管与试管孔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就造成放置试管或移动试管架的过程中,试管与试管架的产生碰撞,不仅容易导致试管的破碎,而且碰撞产生的噪音很难适应医院实际的使用需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设计一种具有防震固定功能的通用性试管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架,用以放置试管,所述试管架包括支撑架、收容在所述支撑架内的至少一个抽拉层及用以支撑试管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收容部并与试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抽拉层包括孔板及与所述孔板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试管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孔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还包括自限位孔边缘向内凸伸的弹性凸片以卡持试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孔板的一侧向所述孔板方向凸伸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孔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且上下贯通的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上形成有卡持部,当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定位孔内时,所述卡持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卡持于所述孔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凸片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限位孔内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凸片呈条状且均自限位孔内侧指向所述限位孔中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凸片设置有5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为硅胶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相对内侧对称形成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动部,所述孔板的两侧边缘可在外力作用下推入第一滑动部或从第一滑动部中拉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相对内侧还对称形成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下间隔;所述底板的两侧边缘可在外力作用下推入第二滑动部或从第二滑动部中拉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部为在所述底板上开设的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试管孔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且其面积小于试管孔的面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上对称开设有横向贯通的把手部以方便移动所述试管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限位板与孔板的可拆卸设置,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使用限位板,拆卸与安装十分便利;(2)本技术通过在限位孔上设置弹性凸片,使不同直径大小的试管均可通过弹性凸片固定于试管架上,并且避免了试管与试管孔之间的碰撞,不仅具有防震功能而且避免了放置试管或移动试管过程中产生的噪音;(3)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抽拉式的抽拉层,使试管架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试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抽拉层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抽拉层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孔板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板的后视图;100-试管架;1-支撑架;11-第一滑动部;12-第二滑动部;13-把手部;2-抽拉层;21-孔板;211-试管孔;212-定位孔;22-限位板;221-限位孔;222-弹性凸片;223-定位柱;224-卡持部;3-底板;31-收容部(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根据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架100,用以放置试管(未图示),所述试管架100包括支撑架1、收容在所述支撑架1内的至少一个抽拉层2及用以支撑试管底部的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若干收容部31并与试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抽拉层2包括孔板21及与所述孔板21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板22;所述孔板21上均匀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试管孔211,所述限位板22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孔211对应的限位孔221,所述限位板22还包括自限位孔221边缘向内凸伸的弹性凸片222以卡持试管。因此,所述试管架100不仅具有防震功能且可有效避免因试管与试管孔211的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2靠近所述孔板21的一侧向所述孔板21方向凸伸形成有定位柱223,所述孔板2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23相配合且上下贯通的定位孔212。在安装时,只需将所述定位柱223对准所述定位孔212并向靠近所述定位孔212的方向卡入即可;在拆卸时,只需将所述定位柱223向远离所述定位孔212的方向拔出即可。因此,限位板22的安装与拆卸都十分便利,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安装限位板22,例如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安装限位板22以防震,短距离运输过程中不需要防震拆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22安装于所述孔板21的上侧,即所述限位板22向下凸伸形成有所述定位柱223。当然,所述限位板22也可安装于所述孔板21的下侧,即所述限位板22向上凸伸形成有所述定位柱223也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223上形成有卡持部224,当所述定位柱223卡入所述定位孔212内时,所述卡持部224穿过所述定位孔212并卡持于所述孔板21远离所述限位板22的一侧。具体地,所述卡持部224具有弹性且所述卡持部224的面积大于所述定位孔212的面积。在安装所述限位板22时,沿所述限位板22向所述孔板21方向施加外力,使卡持部224因定位孔212的挤压产生形变从而顺利穿过所述定位孔212,并且穿过所述定位孔212后立即恢复原状以卡持于所述孔板21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当然,所述限位板22与所述孔板21的固定方式也可为其他类型,例如卡扣或螺栓等,只要能使所述限位板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板21上即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212分布于所述孔板21上任意四个试管孔211之间;相应地,所述定位柱223设置于与所述定位孔212一一对应的位置。当然,所述定位孔212也可分布于所述孔板21上的其他位置,所述定位柱223与所述定位孔212对应也可分布于所述限位板22上的其他位置,并且定位孔212或定位柱223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大于等于1的任意个数,只要能达到通过所述定位柱223与所述定位孔212的配合将所述限位板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板21上即可。如图4、图6所示,所述弹性凸片222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限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架,用以放置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包括支撑架、收容在所述支撑架内的至少一个抽拉层及用以支撑试管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收容部并与试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抽拉层包括孔板及与所述孔板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试管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孔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还包括自限位孔边缘向内凸伸的弹性凸片以卡持试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架,用以放置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包括支撑架、收容在所述支撑架内的至少一个抽拉层及用以支撑试管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收容部并与试管底部相配合;所述抽拉层包括孔板及与所述孔板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试管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试管孔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板还包括自限位孔边缘向内凸伸的弹性凸片以卡持试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孔板的一侧向所述孔板方向凸伸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孔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且上下贯通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上形成有卡持部,当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定位孔内时,所述卡持部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卡持于所述孔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片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在所述限位孔内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凸片呈条状且均自限位孔内侧指向所述限位孔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秀
申请(专利权)人:艾信智慧医疗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