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90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出水龙头。为提供一种结合紧密、密封好、外形美观的水龙头,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外壳体、橡胶垫片、接水管及环形结合套;外壳体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接水管一端设有与外壳体内螺纹段螺合以顶压置于其间橡胶垫的外螺纹段,其另一端外周设有结合面段;环形结合套内缘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相对应并与其结合组设的结合面,其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上定位凹部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出水龙头。目前一般家庭在浴室等需要使用水源的地方均设置有出水龙头。习用出水龙头通常是通过其中的接水管组装于设置在墙壁中并延伸出墙壁外的水管上,藉由混凝土、防水片等物品来将其固定于墙上,以便使用者欲使用自来水时,开启或关闭出水龙头中的出水阀来控制供水与否。如图6所示,传统的出水龙头包括金属制的外壳体50,外壳体50中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51,其另一端设有定位凹部53,并于外壳体50中设有塑料制的接水管52。接水管52一端外缘形成有可与外壳体50内螺纹段51相螺合的外螺纹段521,其另一端则向管身外缘一体成形延设结合片520,结合片520的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50定位凹部53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522,当接水管52结合于外壳体50中时,藉由其上定位片522嵌卡于外壳体50定位凹部53内,以确保接水管52旋入外壳体50中后能完全固定而不再被转动(不管正转或反转)。如图7所示,由于在加工时,金属制的外壳体50的内螺纹段51处下刀点定位不易,从而使金属外壳体50内螺纹段51与塑料接水管52的外螺纹段521的螺合深度不易控制,因此极有可能在接水管52外螺纹段521螺合于外壳体50内螺纹段51时,使接水管52前端底顶抵于设置于外壳体50内部前端的橡胶垫片54时,接水管52尾端结合片520的定位片522却常有尚未嵌置于外壳体50的定位凹部53中,此状况将造成出水龙头装设于壁面60的水管61时,因为螺纹间旋配的关系导致接水管52被反转而产生接水管52的外螺纹段521从外壳体50的内螺纹段51松脱出来,导致接水管52前端未能顶紧橡胶垫片54而漏水失效。另外,亦可能在接水管52旋入外壳体50中后,接水管52尾端结合片520的定位片522对准嵌入外壳体50的定位凹部53内,使接水管52无法再被旋动,然接水管52外螺纹段521的前端尚未与外壳体50的内螺纹段51中的橡胶垫片54顶紧,导致漏水情形发生。如图8所示,传统结构出水龙头因组装不良的关系,在接水管52与设置于墙壁60中的水管61接合后,外壳体50与墙壁60亦有可能形成空隙,如此,不仅不雅观,更会造成漏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紧密、密封好、外形美观的出水龙头。本技术包括外壳体、橡胶垫片、接水管及环形结合套;外壳体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接水管一端设有与外壳体内螺纹段螺合以顶压置于其间橡胶垫的外螺纹段,其另一端外周设有结合面段;环形结合套内缘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相对应并与其结合组设的结合面,其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上定位凹部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其中接水管结合面段近入水口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结合套形成弹片,于弹片内侧面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环形凹槽相对应并卡制的固定凸块。接水管的结合面段及环形结合套内缘的结合面为由若干凹凸部构成的凹凸部段及凹凸面。接水管的结合面段及环形结合套内缘的结合面为由若干切面构成的切面段及切面。接水管切面段及环形结合套的切面由每切面占20°角的十八个切面构成。由于本技术包括外壳体、橡胶垫片、接水管及环形结合套;外壳体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接水管一端设有与外壳体内螺纹段螺合以顶压置于其间橡胶垫的外螺纹段,其另一端外周设有结合面段;环形结合套内缘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相对应并与其结合组设的结合面,其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上定位凹部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接水管与环形结合套为不同于一体成型的传统出水龙头的分离结构,组装后,接水管前端可顶紧于橡胶垫片,环形结合套与外壳体另一端的端缘不会因结合不良而形成的空隙,使环形结合套的定位片可恰好嵌置于外壳体上的定位凹部中,不仅结合紧密、密封好,而且外形美观,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后视图。图6、为传统出水龙头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传统出水龙头结构示意剖视图。图8、为传统出水龙头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金属制外壳体10、接水管12及环形结合套13。外壳体10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11,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100。接水管12一端设有与外壳体10内螺纹段11螺合的外螺纹段121,其另一端外周设有为由若干切面,最佳为每切面占20°的十八个切面构成的切面段122的结合面段;如图5所示,亦可于另一端为外周设有由若干凹凸部构成的凹凸部段124的结合面段;于切面段122或凹凸部段124近入水口端设有环形凹槽123。环形结合套13内缘设有与接水管12切面段122相对应的切面;亦可如图5所示,环形结合套13内缘设有与接水管12凹凸部段124相对应的凹凸面;环形结合套13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10上定位凹部100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130,环形结合套13形成弹片131,于弹片131内侧面设有与接水管12切面段122上环形凹槽123相对应并卡制的固定凸块132。组装时,如图2、图3所示,橡胶垫片14及接水管12依序设置于外壳体10中,接水管12以其上外螺纹段121与外壳体10出水孔端内螺纹段11螺合,并将橡胶垫片14顶压紧;环形结合套13以其上定位片130对准外壳体10的定位凹部100,并藉由接水管12凹凸部段124,或为每个切面占20°角的十八个切面的切面段122,当环形结合套13内缘的切面未对准接水管12的切面段122的切面时,亦可稍正转或反转10°左右的角度,即可轻易将环形结合套13套设于接水管12的凹凸部段124或切面段122上,并以其上弹片131内侧面固定凸块132卡制于接水管12的环形凹槽123内,使环形结合套13更加稳固的组设于接水管12的凹凸部段124或切面段122上,使其不易脱落;其上定位片130嵌卡入外壳体10的定位凹部100内,使接水管12与外壳体10之间不会相对旋转。由于本技术接水管12与环形结合套13为不同于传统一体成型的分离结构,组装后,接水管12前端可顶紧于橡胶垫片14,环形结合套13与外壳体10另一端的端缘不会因结合不良而形成的空隙,使环形结合套13的定位片130可恰好嵌置于外壳体10上的定位凹部100中,使本技术组装后不仅外观美观,而且不会发生因为结合不良而导致的漏水现象。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本技术组装于墙壁60上,外壳体10的另一端的端缘可以搭配铜接管20后完全贴合于壁面上,令接水管12与墙壁60中的水管61可以结合的更加稳固、隐密。权利要求1.一种出水龙头,它包括外壳体、橡胶垫片及接水管;外壳体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接水管一端设有与外壳体内螺纹段螺合以顶压置于其间橡胶垫的外螺纹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管另一端以其外周结合面段组设有环形结合套;环形结合套内缘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相对应的结合面,其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上定位凹部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管结合面段近入水口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结合套形成弹片,于弹片内侧面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环形凹槽相对应并卡制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水龙头,它包括外壳体、橡胶垫片及接水管;外壳体于出水孔端设有内螺纹段,其另一端端缘设有定位凹部;接水管一端设有与外壳体内螺纹段螺合以顶压置于其间橡胶垫的外螺纹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管另一端以其外周结合面段组设有环形结合套;环形结合套内缘设有与接水管结合面段相对应的结合面,其外缘向外延设与外壳体上定位凹部相对应并嵌卡的定位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龙
申请(专利权)人:保旭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