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开平专利>正文

一种植睫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70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植睫杯,包含一底座以及一环形侧板。环形侧板凸出于底座的一侧。环形侧板具有一顶面。顶面位于远离底座的一侧。顶面具有至少一置毛槽,至少一置毛槽由顶面向内凹陷。

One eyelash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anting eyelash cup,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n annular side plate. The annular side plate protrudes from one side of the base. The annular side plate has a top surface. The top surface is on the side away from the base. The top surface has at least one furring groove, and at least one furring groove is concave from the top to the in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睫杯
本实用技术是关于一种植睫杯,特别是一种具有V形置毛槽的植睫杯。
技术介绍
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话反应出化妆对女人的重要性,且化妆于现今更已成为礼貌的象征。对于各部位的化妆术,眼妆因具有视觉上放大眼睛的效果而成为化妆术中重要的一环,而睫毛更是眼妆能美化眼睛的精髓。睫毛处理例如有上睫毛膏、夹睫毛或是植接睫毛。以植接睫毛为例,植接睫毛是先将假睫毛上胶,再将假睫毛植接于人的睫毛上,而使眼睛显得更有神韵与更有美感。植接睫毛有两大重点,第一是控制假睫毛沾胶的量与均匀度,其会影响植接睫毛的牢固性。第二是控制假睫毛的自然度,其会影响植接睫毛的美观性。然而,目前睫毛美容师仅能依据自身的经验来控制胶的附着量与假睫毛的自然度,使得睫毛的植接速度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植睫杯,借由V形置毛槽的设置,使美容师于植接睫毛时能较容易控制假睫毛的沾胶量以及提升假睫毛的自然度。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植睫杯。包含一底座以及一环形侧板,环形侧板凸出于底座的一侧。环形侧板具有一顶面。顶面位于远离底座的一侧。顶面具有至少一置毛槽,至少一置毛槽由顶面向内凹陷。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植睫杯,因配置V形置毛槽于环形侧板的顶面上,使美容师将假睫毛沾取黏胶后,可将假睫毛放于置毛槽,并透过置毛槽的辅助来控制假睫毛的沾胶量与调整假睫毛扇形开花的幅度以及速度,进而提升假睫毛的自然度,其中开花幅度介于0.4cm(毫米)至0.8cm(毫米)宽。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植睫杯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后侧视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植睫杯使用假睫毛沾黏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植睫杯于假睫毛置于置毛槽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植睫杯、100底座、101底面、102置胶斜面、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θ1第一锐角、200环形侧板、201顶面、201a第一置毛槽、w1第一宽度、d1第一深度、201b第二置毛槽、w2第二宽度、d2第二深度、201c第三置毛槽、w3第三宽度、d3第三深度、300容胶槽、20假睫毛、21根部、30夹持器、40睫毛组、50黏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植睫杯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后侧视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植睫杯使用假睫毛沾黏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植睫杯于假睫毛置于置毛槽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植睫杯10,包含一底座100以及一环形侧板200。底座100具有相对的一底面101及一置胶斜面102。置胶斜面102与底面101夹一第一锐角θ1,第一锐角θ1例如为15度,但不以此为限,第一锐角θ1亦可改为20度。环形侧板200凸出于底座100的置胶斜面102,以令底座100与环形侧板200共同围出一容胶槽300。面向容胶槽300的置胶斜面102在容胶槽300承载黏胶50时,能将黏胶50集中于置胶斜面102较接近底面101的一侧而使黏胶50易于沾取(如图3所示)。环形侧板200具有一顶面201。顶面201位于远离底座100的一侧。顶面201各具有一个第一置毛槽201a、第二置毛槽201b以及二个第三置毛槽201c,置毛槽201a、201b、201c由顶面201向内凹陷。置胶斜面102于远离置毛槽201a、201b、201c的一侧与底面101间具有一第一距离L1,而置胶斜面102于接近置毛槽201a、201b、201c的一侧与底面101间具有一第二距离L2,第一距离L1小于第二距离L2。具体而言,置胶斜面102与底面101间的距离由置胶斜面102远离置毛槽201a、201b、201c的一侧朝置胶斜面102接近置毛槽201a、201b、201c的一侧渐渐扩大。于本实施例中,置毛槽201a、201b、201c的外形为V形。本实施例中第一置毛槽201a与第二置毛槽201b的尺寸相同,且第三置毛槽201c的尺寸异于第一置毛槽201a与第二置毛槽201b的尺寸。此外,第三置毛槽201c位于第一置毛槽201a以及第二置毛槽201b之间。请参阅图2,详细来说,第一置毛槽201a具有一第一深度d1以及一第一宽度w1,第二置毛槽201b具有一第二深度d2以及一第二宽度w2,第三置毛槽201c具有一第三深度d3以及一第三宽度w3。第一深度d1、第二深度d2以及第三深度d3为各置毛槽201a、201b、201c相对顶面201的最大深度。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以及第三宽度w3为各置毛槽201a、201b、201c位于顶面201的开口的宽度。第一深度d1与第二深度d2小于第三深度d3,且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小于第三宽度w3。本实施例中相异尺寸的置毛槽201a、201b、201c具有相异的最大深度以及最大宽度,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相异尺寸的置毛槽可改为具有相异的最大深度以及相同的最大宽度,即表示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均小于第三深度,且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均等于第三宽度。或者,相异尺寸的置毛槽也可改为具有相同的最大深度以及相异的最大宽度,即表示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均等于第三深度,且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均小于第三宽度。请参阅图4以及图5。使用者以植睫杯10植接假睫毛20时,首先以夹持器30例如为镊子从睫毛组40中夹取所需的假睫毛20,并以假睫毛20中的根部21沾取黏胶50(如图4所示)。接着将假睫毛20置于第一置毛槽201a、第二置毛槽201b或是第三置毛槽201c中。此时,因根部21置于V形置毛槽201a、201b、201c的底部窄口,而使假睫毛20远离根部21的一侧以扇形向外张开而显得自然(如图5所示),即俗称让假睫毛20开花。最后,在夹持假睫毛20离开置毛槽201a、201b、201c时,置毛槽201a、201b、201c的V形的底部窄口会刮除沾黏于根部21多余的黏胶50,因而让使用者以适量的黏胶50将假睫毛20植接于人的睫毛上。此外,使用者欲嫁接不同尺寸的假睫毛20时,能根据假睫毛20的尺寸选择不同尺寸的置毛槽201a、201b、201c以达到不同的开花幅度以及开花速度,具体而言,假睫毛20的开花幅度介于0.4cm(毫米)至0.8cm(毫米)宽。此外,设置较大尺寸的第三置毛槽201c于第一置毛槽201a以及第二置毛槽201b之间能让用户方便记忆不同尺寸置毛槽201a、201b、201c的位置。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植睫杯,因配置V形置毛槽于环形侧板的顶面上,使美容师将假睫毛沾取黏胶后,可将假睫毛放于置毛槽,并透过置毛槽的辅助来控制假睫毛的沾胶量与调整假睫毛扇形开花的幅度以及速度,进而提升假睫毛的自然度,其中开花幅度介于0.4cm(毫米)至0.8cm(毫米)宽。此外,为了使睫毛能在植接不同尺寸的假睫毛后皆显得自然,使用者能根据假睫毛的尺寸选择不同尺寸的置毛槽,而达到不同的开花幅度以及开花速度。将较大尺寸的置毛槽设置于两相同尺寸的置毛槽之间能让用户方便记忆不同尺寸置毛槽的位置。最后,置胶斜面的设计则能使黏胶集中而易于沾取。虽然本技术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习相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以及一环形侧板,该环形侧板凸出于该底座的一侧,该环形侧板具有一顶面,该顶面位于远离该底座的一侧,该顶面具有至少一置毛槽,该至少一置毛槽由该顶面向内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2 TW 1072056761.一种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以及一环形侧板,该环形侧板凸出于该底座的一侧,该环形侧板具有一顶面,该顶面位于远离该底座的一侧,该顶面具有至少一置毛槽,该至少一置毛槽由该顶面向内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置毛槽的外形为V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置毛槽分别为一第一置毛槽、一第二置毛槽以及至少一第三置毛槽,该第一置毛槽与该第二置毛槽的尺寸异于该至少一第三置毛槽的尺寸,且该至少一第三置毛槽位于该第一置毛槽以及该第二置毛槽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置毛槽与该第二置毛槽的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睫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置毛槽与该第二置毛槽的最大深度均小于该至少一第三置毛槽的最大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冯开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