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进入身体内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053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3:38
建议一种装置,其用于在患者身体中实现更大的视野和操作区域以便进入身体的内部,所述装置带有至少一个具有外管的外部件,其被设计为,在所述外管中导引穿过外管的内管在内管的远端的端部处具有能扩宽超出所述外管的外径的撑开部。

Device for acces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body

A device is proposed for realizing a larger field of vision and operation area in the patient's body to enter the interior of the body,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uter part with an outer tube, which is designed to have a spreading part capable of widening beyo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outer tube at the end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inner tube guiding through the outer tube in the out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进入身体内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进入身体内部的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具有外管的外部件。这种(外)管或者套筒从人的或者动物的身体的表面借助已知的技术导入内部,就像尤其通过导入通道实现的并且扩宽的、例如主要在专利文献DE102013004964A1中所述的扩张器那样。通过这样设置的管或者套筒就可以导入内窥镜或者工作仪器,以便在管的远端的端部区域中或者说管的另一侧开展外科操作,例如在椎骨间隙中去除夹住脊柱的神经的椎间盘的部分,在椎骨中放入用于椎骨的稳定材料等等。不利的是,在该管的远端的端部处的视野和操作区域被管直径本身限制。管直径尤其必须是折衷方案,因为人们不期望在穿透患者皮肤的贯穿部位处用太大直径的管穿过,以便使副作用尽可能最小化并且减小伤疤。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持上述后一种规定、即尤其在皮肤区域中把影响保持得尽可能小的情况下,仍在身体的内部、在用于外科手术的操作位置实现尽可能最佳和尽可能大的视野和操作区。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解决,所述装置的特征是,在所述外管中导引穿过外管的内管在内管的远端的端部处具有能扩宽超出所述外管的外径的扩张部或者说撑开部。内管的撑开部在从外管伸出时扩宽超出所述外管的直径,通过内管的撑开部将周围的(软)组织挤到侧方并且以此实现具有比迄今为止的情况更大直径的视野和操作区域。以此使得手术医生的操作更容易并且对患者来说负担更轻并且也更安全。在优选的扩展设计中规定,撑开部设计为格栅,其中,所述撑开部尤其设计为带有菱形的网眼的格栅。通过撑开部的这种结构上的设计,可以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尤其例如至少针对撑开部使用镍钛诺(Nitinol),或者也可以使用精炼钢,并且可以避免其它更不利的材料,例如在使用其它材料的情况下在撑开部伞状地扩宽或者穿孔时会产生问题。在此,一种优选的扩展设计规定,在撑开部撑开的形态中,撑开部的直径从朝向内管的过渡区域沿向远端的方向锥形扩宽地延伸。以此,撑开部在撑开部扩张的形态中与其它工作元件和工作环境适配,方式是撑开部的远端的端部具有最大的宽度,而撑开部的朝向内管和外管的远端端部的近端过渡部是不变的。另一种非常优选的设计方案规定,撑开部在撑开的形态中在撑开部的远端区域中筒形或者说柱形地设计。因此减小了受伤危险。在此,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撑开部通过相互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支撑件之间的缝隙构成,其中,支撑件尤其与沿周向在该支撑件旁延伸的直接相邻的支撑件通过连接部位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扩展设计规定,两个沿周向并排地布置的支撑件与沿轴向直接连接在这两个支撑件上的支撑件通过连接部位连接,其中尤其在撑开部撑开的情况下,四个支撑件包围成一个菱形的间隙。在此可以规定,在撑开的形态中包围菱形的间隙的、依次相续的支撑件具有不同的长度,其中尤其是不一样长度的依次相续的支撑件设计在撑开部的近端区域中。在撑开部的其它区域中可以规定,在撑开的形态中,限定菱形间隙的、沿轴向依次相续的支撑件具有相同的长度,其中尤其是依次相续的支撑件在撑开部的远端区域中具有相同的长度。此外,在周围的组织的受伤危险通过以下方式被减小,即以优选的方式规定,支撑件的自由的远端的端部是倒圆的。内管的或者说内部件的至少撑开部的材料非常优选地由镍钛诺构成,其原则上也可以由其它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例如精炼钢构成。镍钛诺在此具有的优点是,其具有两个与温度相关的稳定状态。因此,撑开部可以在较低温度时的低温形态中具有压缩的常见的筒形形态以(在患者身体外部)导入到外管中和穿过外管并且在连同外管导入患者的身体中的情况下具有压缩的常见的筒形的形态,而撑开部随即在从外管的远端的端部伸出时才扩张并且扩宽成其基本上扩张后的形态,在所述形态中,如上所述优选的是最外部的远端区域也设计为筒形。为了实现撑开部与通常由精炼钢构成的内管的可靠连接(因为这两种材料很难材料接合地连接,尤其只能很有限地焊接),首先规定,撑开部与内管的同样由镍钛诺构成的远端的管区段一体式地设计,其中然后进一步规定,内管的远端的和近端的管区段形状配合地相互连接。形状配合的连接尤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近端的管区段在远端区域中在其外侧上具有多个径向凸出部,这些径向凸出部啮合到设计在远端的管区段的近端区域中的凹部中,其中,为了实施连接过程尤其规定,远端的管区段在其近端区域中具有突伸至其近端的端侧的多个狭缝,这些狭缝尤其从绕过近端的管区段的径向凸出部的凹部开始延伸。另一种优选的改进设计方案规定,外管和内管在它们的近端的端部处具有相互共同作用的把手件,在撑开部撑开的形态中,把手件构成共同的把手,其中尤其是内部件的把手件的远端的区段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外管的把手件的向内突伸的、啮合到外螺纹中的销栓共同作用。由此能够以确定的受控制的和有针对性的方式导出外管的撑开部,其中,撑开部当然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返回运动,即内部件和外部件被相对彼此转动并且以此通过螺旋形的连接也作用产生了两个部件的轴向相对运动。为了将外管和/或内管与相应的把手件连接,在其它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外管与把手的第一把手件形状配合地连接,和/或内管与把手的第二把手件形状配合地连接,其中,外管和/或内管尤其分别在它们的近端的端部处具有向外指向的带有底切部或者说侧凹的凸缘,所述凸缘或者说凸耳与设计在相应把手件的内侧上的侧凹咬合。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从权利要求和下述说明中得出,其中参照附图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以侧视图示出在工作形态中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图2以朝向撑开的远端端部的倾斜视角在立体视图中示出图1的装置;图3示出剖切处于其导入形态中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得到的纵剖面;图3a示出图3的远端端部的放大的局部视图;图4示出所述装置在相应于图1的工作形态中的相应于图2的纵剖面;图5以相对于图4略微放大的视图示出剖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内部件得到的纵剖面;图6示出剖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内部件的远端端部得到的纵剖面;图7示出相应于图5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内部件的侧视图;图8示出相应于图7的E-E、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内管的纵剖面;图9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内部件的近端区域的放大的纵剖面局部视图;并且图10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外部件的近端区域的相应于图9的纵剖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进入身体中的装置1具有外部件2和内部件3(尤其参见图3、5)。外部件2具有装置的近端的端部区域P、第一把手件2.1并且还具有外管2.2。内部件3主要具有第二把手件3.1并且还具有能导入外管2.2并且导引穿过外管的内管3.2。第一把手件2.1和第二把手件3.1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工作形态中共同构成统一的把手4。内部件3在它的远端的端部D处具有撑开部5。所述撑开部5由镍钛诺构成并且至少在高于环境温度(约20℃至22℃)的至少25℃、优选28℃的过渡温度时呈现撑开的撑开形态,如除图3a之外在所有示出撑开部的附图中针对所述撑开部所示的那样。优选地,在低于过渡温度的更低温度时,撑开部5具有自主的收缩的形态,这与其在图3、3a的视图的外管内部的形态相应。镍钛诺的设计是优选的设计方案。备选地也可以规定,由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例如精炼钢构成的撑开部5以例如相应于图4的稳定的撑开形态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进入身体内部的装置(1),所述装置带有至少一个具有外管(2.1)的外部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中导引穿过外管的内管(3.2)在内管的远端的端部(D)处具有能够扩宽超出所述外管的外径的撑开部(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6 DE 102017002527.41.一种用于进入身体内部的装置(1),所述装置带有至少一个具有外管(2.1)的外部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中导引穿过外管的内管(3.2)在内管的远端的端部(D)处具有能够扩宽超出所述外管的外径的撑开部(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2)的远端的管区段(3.2.1)和撑开部(5)的近端区段(5.4)形状配合地相互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2)的远端的管区段(3.2.1)在其外侧上具有径向凸出部(3.2.1.1),所述径向凸出部啮合到处于撑开部(5)的近端区段(5.4)中的凹部(5.4.1)中。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区段(5.4)具有突伸至近端区段(5.4)的近端的端面的狭缝(5.4.2),所述狭缝尤其从绕过所述内管(3.2)的近端的区段(3.2.1)的径向凸出部(3.2.1.1)的凹部(5.4.1)开始延伸。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的近端区段(5.4)设计为管区段。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由镍钛诺构成。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2)的远端的管区段(3.2.1)与所述内管相同地由精炼钢构成。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由镍钛诺构成并且与同样由镍钛诺构成的远端区段(5.4)一体件式地设计。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设计为格栅。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在扩张状态中设计为带有菱形的网眼(5.2.1、5.2.2)的格栅。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撑开部(5)的撑开的形态中,撑开部(5)的直径从朝向内管(3.2)的过渡区域沿远端的方向锥形扩宽地延伸。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在撑开的形态中在撑开部的远端的区域中设计为筒形。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5)通过相互连接的支撑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吉布森R斯蒂格米勒W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乔伊马克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