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24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伸缩蝶阀,由蜗轮箱部分、阀门部分组成,蜗轮箱内的蜗杆两端分装有推力轴承、向心轴承和前后挡套及对开卡圈,组成传动副,由短行星轮、轮架、浮动内齿轮、蜗杆、蜗轮、指示尖和固定在箱盖上的指示圈构成双显指示,阀体出水口方向上有伸缩管,上阀轴与阀板固定,下阀轴固定在阀体轴孔中,末端与轴套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使用方便,消除蜗杆窜动,改善箱体受力,双显指示、伸缩定位,双向密封,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执行机构合理,阀门结构尺寸可调节的伸缩蝶阀。原有的伸缩蝶阀,由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致使1、阀门关闭到位时用力过猛产生蜗轮箱蜗杆支承部位破损现象。2、启闭指示状态只能在一个方向显示,在双级传动操作时观看显示不方便。3、轴承配合公差集累值大,影响阀板密封的稳定性,特别是阀门反向受压更为明显,因而密封性能欠佳(见图3)。4、伸缩管33与阀体27之间仅靠一个卡环定位,而卡环只能在该阀处于最长位置时起作用,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当管道承压时,存在伸缩管自动外伸的不利因素。本技术之目的是针对原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一种阀门蜗轮箱、蜗杆轴向承压支撑可以消除蜗杆轴向位移,防止箱体破损,且启闭指示可以双向显示的特殊结构。下阀轴固定在阀体上,下轴套固定在阀板上、提高轴承结构钢性,从而保证了阀板的双向密封精度。同时将伸缩管上的卡环取消,用调整螺栓,螺母和阀体上的法兰控制伸缩管的伸缩量,安装方便,并可消除管道安装应力的伸缩蝶阀。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伸缩蝶阀是由蜗轮箱部分,阀门部分(包括伸缩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其中a、改变蜗轮箱体受力情况,防止蜗轮箱体破损。在蜗轮箱6蜗杆14室腔内,由向心球轴承11作为蜗杆14的径向支撑,由推力轴承9,前挡套12,后挡套10,对开卡圈13和调整螺母7,作为蜗杆14轴向支撑。紧定螺钉8防止调整螺母松动。固而从根本消除了蜗杆的轴向窜动。由于前、后挡套12、10的特殊结构,在启闭阀门时,蜗轮箱6后端盖的拉力变成箱体前端面的压力,反之变成后端面的压力。蜗轮箱6前后端盖及固定螺栓不受任何拉力,从而防止了端盖承载受力引起箱体破损的现象。b、双显指示在双级传动时,转动手轮1、齿轮轴25带动短行星轮19,长行星轮21围绕行星轮箱体17上的内齿轮旋转。同时也围绕浮动内齿轮23旋转,由于行星轮箱体17上的轮齿数与浮动内齿轮23齿数相差1-2倍。因而浮动内齿轮23与行星轮箱体17产生相对运动,在行星轮箱体17上装有行星刻度板24,在浮动内齿轮23上刻有指示尖。刻度板24与指示尖能显示出相对的位置关系。在齿轮轴25带动短行星轮19,长行星轮21转动的同时通过短销轴18,长销轴20带动行星轮架16作减速旋转运动,行星轮架16通过键15带动蜗杆14及蜗轮5旋转。蜗轮箱盖2上固定有刻度圈3,蜗轮5上固定有指示板4,蜗轮5转动时使指示板4和刻度圈3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也能正确直观显示阀门的开启状态。设计时,使以上两种不同方向上的显示结构保持同步状态。固而能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准确的显示阀门的开启情况。c、伸缩结构在阀体27的出水口方向体腔内安装有伸缩管33,大填料压盖34压缩填料固定在阀体27上,形成与伸缩管33的密封配合。在阀体27和伸缩管33两法兰之间串装有调整螺栓32和螺母31作为伸缩管33位置的调整限位。d、双向密封作用上阀轴29与轴套28滑动配合,端部与阀板38通过防松轴销37固定连接,消除阀轴、阀板29、38配合间隙。下阀轴40固定安装在阀体27下轴孔中,下轴套39装在阀板38的孔中与下阀轴40滑动配合,缩短了阀板38的活动支点,增强了整个轴系的钢性,保证了可靠的双向密封效果。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由于蜗轮箱中,蜗杆组件具有特殊的轴向抗压结构。确保运行中不会发生蜗杆轴向窜动,可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箱体破损现象,且轴系两组同步指示结构合理,两级操作时可以双向显示阀门的启闭状态。下阀轴固定在阀体体孔中,上阀轴与阀板用防松销轴固定连接,消除了径向间隙,下轴套固定在阀板上,缩短了活动支点,大大提高了轴系整体结构的钢性。从而保证了阀板双向密封的可靠性,同时将伸缩管上的卡环取消,利用阀体,伸缩管两法兰上的调整螺栓32和螺母31来控制伸缩管上的伸缩量,给使用安装带来了方便。且消除管道安装应力,提高安装精度和使用的可靠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技术蜗轮箱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阀门部分的结构图图3是实用旧式伸缩蝶阀的结构图其中1、手轮;2、蜗轮箱盖;3、刻度圈;4、指示尖;5、蜗轮;6、蜗轮箱;7、调整螺母;8、紧定螺钉;9、推力轴承;10、后挡套;11、向心轴承;12、前挡套;13、对开卡圈;14、蜗杆;15、键;16、行星轮架;17、行星轮箱体;18、短轴销;19、短行星轮;20、长销轴;21、长行星轮;22、压圈;23、浮动内齿轮;24、行星刻度板;25、齿轮轴;26、紧固螺钉;27、阀体;28、上轴套;29、上阀轴;30、上支架;31、螺母;32、调整螺栓;33、伸缩管;34、大填料压盖;35、阀板密封圈;36、密封压盖;37、防松轴销;38、阀板;39、下轴套;40、下阀轴;41、阀体密封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伸缩蝶阀,它是由蜗轮箱部分,阀门部分(包括伸缩机构)二大部分组成。在蜗轮箱6中的蜗杆14前端装有对开卡圈13、推力轴承9、前挡套12、向心轴承11和后挡套10,后端装有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调整螺母7,对开卡圈13由紧定螺钉8和调整螺母7固定在螺杆14的末端上,组成传动副,构成消除蜗杆串动、改善箱体受力结构;手轮1由紧固螺钉26装在齿轮轴25上,齿轮轴25上装有同时与短行星轮19和长行星轮21啮合的浮动内齿轮23,浮动内齿轮23上有指示尖,指向固定在压圈22上的行星刻度板24,压圈22固定在行星箱体17上,行星轮箱体17与蜗轮箱6连接,行星轮架16由长销轴20和短销轴18分别与长行星轮21和短行星轮19连接,行星轮架16由键15与蜗杆14连接,蜗杆14与蜗轮5啮合,指示尖4固定在蜗轮5上,刻度圈3固定在蜗轮箱盖2上构成双显指示结构;蜗轮箱盖2固定在蜗轮箱6上,蜗轮箱6与上支架30固定,上支架30与阀体27连接,蜗轮5与上阀轴29连接,上阀轴29由上轴套28支承,上轴套28由阀体27支承,阀板38通过防松销轴37与上阀轴29固定在阀体27上,下阀轴40由下轴套39支承固定安装在阀体27的轴孔中,未端与固定在阀板38上的下轴套39滑动配合,阀体密封圈41装在阀体27上,阀板密封圈35经密封压盖36固定在阀板38上,构成双向密封结构,通过轴系结构钢性,抵制设计压力内的变形;阀体27出水口方向上装有伸缩管33,伸缩管33上有大填料压盖34,大填料压盖34压缩填料固定在阀体上与伸缩管33密封配合,阀体27与伸缩管33两法兰上串装着限位调整螺栓32和螺母31,构成伸缩定位结构,以调节阀门的结构长度。其结构特点在于a、改变蜗轮箱体受力情况防止蜗轮箱体破损蜗轮箱6中的蜗杆14是靠两端的三组支承架,通过向心轴承11,推力轴承9,前后挡套12、10和对开卡圈13,调整螺母7作轴向支撑和径向支承,紧固螺钉8固定调整螺母7以防其松动。在操作中,当开启阀门时,蜗杆轴向力压在蜗轮箱6前端面上。当关闭阀门时,蜗杆轴向力压在蜗轮箱后端面上,蜗轮箱6前后端盖上的螺栓均不承受蜗杆轴向力的合理的结构,消除了蜗杆轴向窜动防止了箱体破损的现象。b、双显指示的实现是1、通过行星轮19,行星轮架16带动蜗杆14,蜗轮5旋转。蜗轮与上端固定有指示尖4,箱盖2上固定有刻度圈3与指示尖4相对运动,即成为表示阀板38关闭位置的主要显示机构。2、通过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蝶阀,是由蜗轮箱部分、阀门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蜗轮箱(6)中的蜗杆(14)前端装有对开卡圈(13)、推力轴承(9)、前挡套(12)、向心轴承(11)、后挡套(10),后端装有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调整螺母(7),对开卡圈(13)由坚定螺钉(8)和调整螺母(7)固定在螺杆(14)未端上;手轮(1)由紧固螺钉(26)装在齿轮轴(25)上,齿轮轴(25)上装有同时与短行星轮(19)和长行星轮(21)啮合的浮动内齿轮(23),浮动内齿轮(23)上有指示尖,指向固定在压圈(22)上的行星刻度板(24),压圈(22)固定在行星轮箱体(17)上,行星轮箱体(17)与蜗轮箱(6)连接,行星轮架(16)由长销轴(20)和短销轴(18)分别与长行星轮(21)和短行星轮(19)连接,行星轮架(16)由键(15)与蜗杆(14)连接,蜗杆(14)与蜗轮(5)啮合,指示尖(4)固定在蜗轮(5)上,刻度圈(3)固定在蜗轮箱盖(2)上;蜗轮箱盖(2)固定在蜗轮箱(6)上,蜗轮箱(6)与上支架(30)固定,上支架(30)与阀体(27)连接,蜗轮(5)与上阀轴(29)连接,上阀轴(29)由上轴套(28)支承,上轴套(28)由阀体(27)支承,阀板(38)通过防松销轴(37)与上阀轴(29)固定在阀体(27)上,下阀轴(40)由下轴套(39)支承固定安装在阀体(27)的轴孔中,未端与固定在阀板(38)上的下轴套(39)滑动配合,阀体密封圈(41)装在阀体(27)上,阀板密封圈(35)经密封压盖(36)固定在阀板(38)上;阀体(27)出水口方向上装有伸缩管(33),伸缩管(33)上有大填料压盖(34),大填料压盖(34)压缩填料固定在阀体上与伸缩管(33)密封配合,阀体(27)与伸缩管(33)两法兰上串装着限位调整螺栓(32)和螺母(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四平涂仁鑫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蝶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