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40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包括排种机构和导种部,排种机构包括内部形成有腔体的排种器壳体,于该腔体内枢转设有排种轮,于排种轮的外周面贴合设有清种刷,排种轮及清种刷将腔体分隔成上腔体及下腔体,于排种轮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可容纳种子的若干穴窝,上腔体内的种子随排种轮的转动及清种刷的刮除,而使得仅容纳于穴窝的种子落入种沟内。导种部设于排种器壳体的下方,并于导种部的底端枢转设有承接排种轮的转动驱使而可开合的挡种板,以可在种子落至挡种板上方后,因挡种板的间歇式打开而构成种子的二次投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可提高种子落入种沟内的精准性,从而可保证相邻株距的一致。

Metering device with secondary metering fun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ed metering device with secondary seed feeding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eed metering mechanism and a seed guiding part. The seed meter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eed metering device shell with a cavity formed inside. A seed metering wheel is pivotally arranged in the cavity, and a seed cleaning brush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seed metering wheel. The seed metering wheel and the seed cleaning brush separate the cavity into an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and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seed meter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seed cleaning brush The seeds in the upper cavity fall into the seed groove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seed wheel and the scraping of the seed cleaning brush. The seed guiding part is arranged under the shell of the seed metering devic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ed guiding part is pivoted with a seed blocking plate which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to receive the rotation drive of the seed metering wheel, so as to form the secondary seed feeding after the seeds fall to the top of the seed blocking plate due to the intermittent opening of the seed blocking plate. The seed metering device with the secondary seed feeding func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eeds falling into the seed ditch, so as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adjacent plant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
技术介绍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且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推广,花生种植机械化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花生穴播排种器在种子脱离排种器后具有一定速度,与输种管壁碰撞很容易导致种子四处飞溅、无法准确落入种穴内,出现株距不均匀、一穴多粒播种时成穴效果差的情况。另外,现有的排种器只能播种一定粒度的种子,在播种精度较差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漏播、空穴的现象,而且对于粒度大小不均的种子播种粒数不均匀,也浪费种子,因此急需一种穴窝大小可调节的排种器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以可提高种子更加精准的落入种沟内,并可提高相邻株距的一致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包括,排种机构,连接于种子箱的下方,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器壳体,于所述排种器壳体内构造有贯通设置的腔体,于所述腔体内沿正交于贯通方向枢转设有排种轮,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贴合设置有清种刷,所述排种轮及所述清种刷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与所述种子箱连通的上腔体及与种沟连通的下腔体;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可容纳种子的若干穴窝,所述上腔体内的种子随所述排种轮的转动及所述清种刷的刮除,而构成仅容纳于所述穴窝的种子由所述上腔体转至所述下腔体而落入所述种沟内;导种部,设于所述排种器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导种部被构造为可供所述种子经所述下腔体而下落至所述种沟内的导种槽,于所述导种槽的底端枢转设有挡种板,所述挡种板可承接所述排种轮的转动驱使而可开合,以可在所述种子落入至所述挡种板的上方后,因所述挡种板的间歇式打开而构成所述种子的二次投种。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轮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于所述第一轮体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环所述第一轮体的周向设置、并交替间隔分布的多个长短不一的型腔,各所述型腔均沿所述第一轮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对应于各所述型腔,于所述第二轮体上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交替间隔分布的多个长短不一的凸柱,以在各所述凸柱置入对应的所述型腔内而构成以容纳种子的穴窝。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上均形成有沿所述排种轮的轴向贯通设置的、并可供所述排种轮枢转设于所述排种器壳体上的安装孔,且于所述第二轮体的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限位固定于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之间,并于所述调节轴上套装有可弹性抵紧于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上的弹性顶推件,且于所述调节轴的位于所述第二轮体外侧的一端螺接有调节螺母,因所述调节螺母的旋入或旋出而可构成所述穴窝大小的调节。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孔内形成有导向限位凸起,对应于所述导向限位凸起,于所述调节轴上形成有导向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轴具有抵接所述第一轮体上的限位板,及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一侧的轴颈段,所述轴颈段的末端构成所述外伸段,于所述调节轴的轴心形成有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的枢转孔。进一步的,于所述挡种板与所述排种轮之间设有构成所述挡种板开合设置的传动组件。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挡种板连接的传动拉杆,及与所述传动拉杆连接的、并可相对于所述排种器壳体转动设置的限位挡板,和设于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排种器壳体之间的弹性回位件,所述限位挡板抵接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上,以可承接所述排种轮的转动而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脱离并转动,且可因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弹力而保持与所述排种轮外周面的抵接。进一步的,于所述排种轮一端的外周面上均布阵列有多个沿所述排种轮径向外凸的挡块,所述限位挡板的一侧抵接于挡块上。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限位挡板,于所述排种器壳体上构造有限位柱,以构成所述限位挡板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进一步的,于所述排种器壳体上设有可驱动所述排种轮及所述清种刷同步转动的驱动机构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通过在排种器壳体内设置可调节穴窝大小的排种轮,以实现播种量的调节,也即是通过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上长短不一的型腔与凸柱的插装配合而构成的可容纳种子的穴窝,以及设置的调节轴与螺接在调节轴末端的调节螺母,和套装在调节轴上的、并弹性抵紧于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上的弹性顶推件,使得螺接在调节轴上的调节螺母在旋入或旋出时,穴窝的大小可调节,从而能够实现播种量的调节。另外,通过设置的导种槽及枢转设于导种槽底端的挡种板,以在种子落至挡种板的上方后,因挡种板承接排种轮的转动驱使而间歇式打开,使得种子进行二次投种,从而可提高种子落入种沟的精准度,及保证相邻株距的一致性,也即是可提高播种的合格指数,降低重播率、漏播率,进而有着较佳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有排种轮的排种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种轮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主动轴与第二轮体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2-排种器壳体,3-主动轴,4-从动轴,5-第一轮体,6-第二轮体,7-调节螺母,8-清种刷,9-导种槽,10-穴窝;11-开沟器安装孔,12-机架连接孔,34-链条,341-链轮,51-长型腔,52-短型腔,53-导向限位凸起,61-长凸柱,62-短凸柱,63-挡块;21-限位挡板,22-弹性回位件,23-挡种板,24-传动拉杆,25-限位柱,91-辅助挡板;31-调节轴,311-限位板,312-轴颈段,313-枢转孔,314-导向凹槽,32-弹性顶推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主要结构包括连接于种子箱下方的排种机构和导种部,其中,排种机构包括器壳体,于排种器壳体内构造有贯通设置的腔体,沿正交于贯通方向,于腔体内枢转设有排种轮,于排种轮的外周面贴合设置有清种刷,排种轮及清种刷将腔体分隔成与种子箱连通的上腔体及与种沟连通的下腔体,于排种轮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可容纳种子的若干穴窝,上腔体内的种子随排种轮的转动及清种刷的刮除,而能够使仅容纳于穴窝的种子由上腔体转至下腔体而落入种沟内,从而使得多余的种子在下种位置前被清种刷刮下,保证没有多余的种子从排种器落下。而导种部设于排种器壳体的下方,且该导种部被构造为可供所述种子经所述下腔体而下落至所述种沟内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机构,连接于种子箱的下方,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器壳体(2),于所述排种器壳体(2)内构造有贯通设置的腔体,于所述腔体内沿正交于贯通方向枢转设有排种轮,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贴合设置有清种刷(8),所述排种轮及所述清种刷(8)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与所述种子箱连通的上腔体及与种沟连通的下腔体;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可容纳种子的若干穴窝(10),所述上腔体内的种子随所述排种轮的转动及所述清种刷(8)的刮除,而构成仅容纳于所述穴窝(10)的种子由所述上腔体转至所述下腔体而落入所述种沟内;导种部,设于所述排种器壳体(2)的下方,且所述导种部被构造为可供所述种子经所述下腔体而下落至所述种沟内的导种槽(9),于所述导种槽(9)的底端枢转设有挡种板(23),所述挡种板(23)可承接所述排种轮的转动驱使而可开合,以可在所述种子落入至所述挡种板(23)的上方后,因所述挡种板(23)的间歇式打开而构成所述种子的二次投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机构,连接于种子箱的下方,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器壳体(2),于所述排种器壳体(2)内构造有贯通设置的腔体,于所述腔体内沿正交于贯通方向枢转设有排种轮,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贴合设置有清种刷(8),所述排种轮及所述清种刷(8)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与所述种子箱连通的上腔体及与种沟连通的下腔体;于所述排种轮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可容纳种子的若干穴窝(10),所述上腔体内的种子随所述排种轮的转动及所述清种刷(8)的刮除,而构成仅容纳于所述穴窝(10)的种子由所述上腔体转至所述下腔体而落入所述种沟内;导种部,设于所述排种器壳体(2)的下方,且所述导种部被构造为可供所述种子经所述下腔体而下落至所述种沟内的导种槽(9),于所述导种槽(9)的底端枢转设有挡种板(23),所述挡种板(23)可承接所述排种轮的转动驱使而可开合,以可在所述种子落入至所述挡种板(23)的上方后,因所述挡种板(23)的间歇式打开而构成所述种子的二次投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轮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轮体(5)和第二轮体(6),于所述第一轮体(5)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环所述第一轮体(5)的周向设置、并交替间隔分布的多个长短不一的型腔,各所述型腔均沿所述第一轮体(5)的轴向延伸设置,对应于各所述型腔,于所述第二轮体(6)上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交替间隔分布的多个长短不一的凸柱,以在各所述凸柱置入对应的所述型腔内而构成以容纳种子的穴窝(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二次投种功能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轮体(5)和所述第二轮体(6)上均形成有沿所述排种轮的轴向贯通设置的、并可供所述排种轮枢转设于所述排种器壳体(2)上的安装孔,且于所述第二轮体(6)的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调节轴(31),所述调节轴(31)限位固定于所述第一轮体(5)和所述第二轮体(6)之间,并于所述调节轴(31)上套装有可弹性抵紧于所述第一轮体(5)和所述第二轮体(6)上的弹性顶推件(32),且于所述调节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顺赵达卫郝建军梁敬于华丽于凤超马跃进马志凯赵建国段红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