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75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所述修复层结构包括:纤维基层(1)、第一树脂层(2),第二树脂层(3)、发泡胶层(4)和防水层(5);所述纤维基层(1)的表里两层涂覆所述第一树脂层(2)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所述纤维基层(1)弯曲成与待修复原管道相应的圆筒状,所述防水层(5)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3)的内层,所述防水层(5)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之间设置所述发泡胶层(4)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大面积铺设、使用,其生产和使用费用相较于进口材料、产品较低,可完全定制化,且内层设置防水层,进一步防止破裂管道内壁渗水。

A structure of trenchless waterproof repair layer fo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以前在进行管道更换、修复时一直采用开挖的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应用的非开挖管道修复工程技术,尤其是翻转内衬法,也称原位固化法(CuredinPlacePipe,CIPP)已在我国推广使用了多年;但是修复用内衬材料、树脂、灌浆材料长期依赖于进口。如果关键材料的价格昂贵,材料性能不能协同设备、工艺自主开发,我国CIPP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此外,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了大量新铺管道的商机,2013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3%,到2020年预计达到60%,距发达国家的80%城市化率还有不小的差距和发展空间。同时,我国城镇既有管线的维护、修复量巨大,如:北京2014年各类管道长约16.7万km,而每年修复更换管道达到800km,修复中需要使用的树脂材料价值达到6亿元以上。近年来,国家推出城市综合管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水十条”、“一带一路”等重大基础建设,都拉动了管线的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所述修复层结构包括:纤维基层、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发泡胶层和防水层;所述纤维基层的表里两层涂覆所述第一树脂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所述纤维基层弯曲成与待修复原管道相应的圆筒状,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内层,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之间设置所述发泡胶层连接。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所述纤维基层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或玻璃与芳纶纤维混合编织布。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所述纤维基层的厚度为0.5mm~2mm。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0.1~0.5mm。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弯曲的所述纤维基层的外层以铁丝箍紧固定。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所述防水层为防水橡胶圈。本技术提出的所述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中,所述防水层的端面上于所述第二树脂层内侧及所述待修复原管道内壁之间具有均匀过渡的坡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产品可大面积铺设、使用,其生产和使用费用相较于进口材料、产品较低,可完全定制化,且内层设置防水层,进一步防止破裂管道内壁渗水。附图说明图1为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经修复的管道的剖视图。图1-2中,1-纤维基层,2-第一树脂层,3-第二树脂层,4-发泡胶层,5-防水层,6-铁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以及经修复的管道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所述修复层结构包括:纤维基层1、第一树脂层2,第二树脂层3、发泡胶层4和防水层5;所述纤维基层1的表里两层涂覆所述第一树脂层2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所述纤维基层1弯曲成与待修复原管道相应的圆筒状,所述防水层5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3的内层,所述防水层5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之间设置所述发泡胶层4连接。所述纤维基层1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或玻璃与芳纶纤维混合编织布。所述纤维基层1的厚度为0.5mm~2mm。所述第一树脂层2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的厚度为0.1~0.5mm。弯曲的所述纤维基层1的外层以铁丝6箍紧固定。所述防水层5为防水橡胶圈。所述防水层5的端面上于所述第二树脂层3内侧及所述待修复原管道内壁之间具有均匀过渡的坡度,保证修复层结构和待修复原管道内壁贴合及防水密封。以下是关于本实施例中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的具体制作过程。A、树脂的搅拌: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按1:2比例配制完成的树脂,倒入一敞口容器铁制品或塑料制品内,用搅拌器搅拌,做到搅拌充分,颜色均匀。B、树脂的刮抹:将搅拌完成的树脂,用刮刀在玻璃纤维布上均匀刮抹。玻璃纤维布应事先按不同的管径要求裁剪完成。树脂在刮抹过程中,玻璃纤维布应按规定分次折叠,在每次折叠后,都必须刮抹树脂。玻璃纤维布预浸树脂,树脂的体积应足够填充纤维软管名义厚度和按直径计算的全部空间,考虑到树脂的聚合作用及渗入待修复管道缝隙和连接部位的可能性,还应增加5-10%的余量。C、玻璃纤维布的缠绕:抹满树脂的玻璃纤维布缠绕在修补器上,在玻璃纤维布的两头用细铁丝3固定。玻璃纤维布的缠绕松紧程度以自然、松驰为标准,铁丝3固定以玻璃纤维布不散开为度。D、在第二树脂层3的内层铺设橡胶层以形成防水层5,每铺设一段橡胶层时通过发泡胶固定。E、橡胶层铺设至修复层结构外缘时,切削形成均匀过渡的坡度。本技术产品可大面积铺设、使用,其生产和使用费用相较于进口材料、产品较低,可完全定制化,且内层设置防水层,进一步防止破裂管道内壁渗水。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层结构包括:纤维基层(1)、第一树脂层(2),第二树脂层(3)、发泡胶层(4)和防水层(5);所述纤维基层(1)的表里两层涂覆所述第一树脂层(2)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所述纤维基层(1)弯曲成与待修复原管道相应的圆筒状,所述防水层(5)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3)的内层,所述防水层(5)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之间设置所述发泡胶层(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层结构包括:纤维基层(1)、第一树脂层(2),第二树脂层(3)、发泡胶层(4)和防水层(5);所述纤维基层(1)的表里两层涂覆所述第一树脂层(2)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所述纤维基层(1)弯曲成与待修复原管道相应的圆筒状,所述防水层(5)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3)的内层,所述防水层(5)和所述第二树脂层(3)之间设置所述发泡胶层(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防水修复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层(1)为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或玻璃与芳纶纤维混合编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志强裴仕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予通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