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丽伟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59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和防潮层,所述支撑柱的前侧左拐角设置有第一加固杆,所述支撑柱的后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三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和第三加固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固杆后方的第一连接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防潮层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外侧面均有粘贴,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该建筑加固结构,方便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且便于组合连接,利用加固钢筋能够增加加固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和加固结构承受更大的压力,利用防潮层能够保护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从而避免支撑柱受潮受损。

A kind of building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具体为一种建筑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加固工程作为土建施工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在建筑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筑加固工程主要作用是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让建筑寿命延长,越来越多的建筑步入老旧期,很多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建筑加固工程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在建筑加固工程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建筑加固结构对梁、柱和楼板进行保护,其中支撑柱的加固结构尤为重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加固结构在不断的改进。现有的建筑加固结构不方便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且不便于组合连接,加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加固结构多为金属材质,潮湿的空气易通过加固结构进入支撑柱内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加固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加固结构不方便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且不便于组合连接,加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加固结构多为金属材质,潮湿的空气易通过加固结构进入支撑柱内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和防潮层,所述支撑柱的前侧左拐角设置有第一加固杆,且支撑柱的前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二加固杆,所述支撑柱的后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三加固杆,且支撑柱的后侧左拐角设置有第四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和第三加固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加固杆后方的第一连接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固钢筋,所述防潮层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外侧面均有粘贴,且第二支撑板的后方固定有连接块,所述第四加固杆的前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的外侧面粘贴有防潮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第三加固杆和第四加固杆的横截面均呈直角结构,且第四加固杆的右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第三加固杆和第四加固杆上均等间距设置,且第一连接板的横向中心线与第二连接板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呈锯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板的纵截面呈“工”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加固钢筋的纵截面呈“x”字型结构,且第三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且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加固结构,方便安装在支撑柱的外侧,且便于组合连接,利用加固钢筋能够增加加固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和加固结构承受更大的压力,利用防潮层能够保护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从而避免支撑柱受潮受损;1.设置有第四加固杆和第二支撑板,第四加固杆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后侧的连接块卡合连接,且第四加固杆右侧的第一连接板与安装块卡合连接,向右推动第四加固杆,使得第四加固杆同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啮合连接,方便安装组合该加固结构;2.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加固钢筋和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内部均固定有加固钢筋,利用加固钢筋能够增加加固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支撑柱和加固结构承受更大的压力;3.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防潮层,利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将支撑柱的四面围住,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外侧面均粘贴有防潮层,利用防潮层能够保护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从而避免支撑柱受潮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第一加固杆;3、第二加固杆;4、第三加固杆;5、第四加固杆;6、第一连接板;7、第一安装槽;8、安装块;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加固钢筋;12、防潮层;13、连接块;14、第二连接板;15、第二安装槽;16、第三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1、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第三加固杆4、第四加固杆5、第一连接板6、第一安装槽7、安装块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加固钢筋11、防潮层12、连接块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安装槽15和第三支撑板16,支撑柱1的前侧左拐角设置有第一加固杆2,且支撑柱1的前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二加固杆3,支撑柱1的后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三加固杆4,且支撑柱1的后侧左拐角设置有第四加固杆5,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和第三加固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第三加固杆4和第四加固杆5的横截面均呈直角结构,且第四加固杆5的右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板6,利用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第三加固杆4和第四加固杆5保护支撑柱1的拐角,第一安装槽7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安装块8,且安装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加固杆2后方的第一连接板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且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固钢筋11,加固钢筋11的纵截面呈“x”字型结构,且第三支撑板16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11,利用加固钢筋11增加加固结构的稳定性,防潮层12在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外侧面均有粘贴,且第二支撑板10的后方固定有连接块13,第四加固杆5的前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且第二连接板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5,第一连接板6在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第三加固杆4和第四加固杆5上均等间距设置,且第一连接板6的横向中心线与第二连接板14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第二支撑板10、第三支撑板16和第一连接板6内侧的第一支撑板9铺满支撑柱1,支撑柱1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6,且第三支撑板16的外侧面粘贴有防潮层12;如图1中连接块13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且连接块13与第二连接板14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方便在将第四加固杆5安装在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上;如图3中第一支撑板9的上下两端均呈锯齿状结构,且第一支撑板9与第三支撑板16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板9的纵截面呈“工”字型结构,方便第一支撑板9与第三支撑板16的组合。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加固结构时,首先将第一加固杆2固定在支撑柱1的前侧左拐角,然后向第一加固杆2右侧的第一连接板6内部开设的第一安装槽7内放置第三支撑板16左侧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1)和防潮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前侧左拐角设置有第一加固杆(2),且支撑柱(1)的前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二加固杆(3),所述支撑柱(1)的后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三加固杆(4),且支撑柱(1)的后侧左拐角设置有第四加固杆(5),所述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和第三加固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安装块(8),且安装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加固杆(2)后方的第一连接板(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且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固钢筋(11),所述防潮层(12)在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外侧面均有粘贴,且第二支撑板(10)的后方固定有连接块(13),所述第四加固杆(5)的前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且第二连接板(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5),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6),且第三支撑板(16)的外侧面粘贴有防潮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1)和防潮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前侧左拐角设置有第一加固杆(2),且支撑柱(1)的前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二加固杆(3),所述支撑柱(1)的后侧右拐角设置有第三加固杆(4),且支撑柱(1)的后侧左拐角设置有第四加固杆(5),所述第一加固杆(2)、第二加固杆(3)和第三加固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6),且第一连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安装块(8),且安装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加固杆(2)后方的第一连接板(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0),且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固钢筋(11),所述防潮层(12)在第二支撑板(10)和第一支撑板(9)的外侧面均有粘贴,且第二支撑板(10)的后方固定有连接块(13),所述第四加固杆(5)的前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4),且第二连接板(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5),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6),且第三支撑板(16)的外侧面粘贴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伟陈永刚王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丽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