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53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井,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井包括:井身、阀芯组件和浮漂组件,井身包括:井壁和井底板,井底板连接在井壁的底部,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阀芯组件包括:阻水塞和阀芯杆,阻水塞与阀芯杆连接,阻水塞插接于排水孔;浮漂组件设置在井身内,浮漂组件包括:漂浮件和连杆,连杆的中端滑动铰接于井身,连杆的一端连接漂浮件,连杆的另一端与阀芯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井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电缆井易积水的技术问题,可以实现自动排水,并且能够防止污水回流至井身的内腔室中。

Cable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井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井。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架空线路改造为电缆线路,电缆井数量日趋增多,电缆井积水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分析,遭遇雷雨天气时,现有的电缆井均存在易进水,排水难的问题,且因电力电缆安装于地下,日常巡视不易发现问题点,如若发生跳闸事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故障点查找,不仅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而且存在使电缆故障扩大的危险,极易发生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故障,严重影响抢修效率及供电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电缆井易积水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电缆井,包括:井身、阀芯组件和浮漂组件,所述井身包括:井壁和井底板,所述井底板连接在所述井壁的底部,所述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阻水塞和阀芯杆,所述阻水塞与所述阀芯杆连接,所述阻水塞插接于所述排水孔;所述浮漂组件设置在所述井身内,所述浮漂组件包括:漂浮件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中端滑动铰接于所述井身,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漂浮件,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杆铰接。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阻水塞自连接所述阀芯杆的一端向背离所述阀芯杆的一端径向尺寸递增,所述阻水塞与所述阀芯杆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所述阻水塞背离所述阀芯杆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伸缩元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杆连接,所述弹性伸缩元件位于所述阻水塞和所述限位件之间,并抵接在所述井底板和所述限位件之间。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阀芯杆背离所述阻水塞的一端连接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所述连杆铰接。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井壁内部背离所述井底板的一端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挡环部和内筒部,所述挡环部与所述井壁连接,所述内筒部与所述挡环部同轴,并连接在所述挡环部背离所述井底板的一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缆井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板部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盖板部连接;当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井壁背离所述井底板的一端时,所述外套筒套设所述内筒部,并抵接所述挡环部,所述盖板部抵接所述井壁。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填充层和骨架层,所述填充层与所述骨架层连接,所述填充层为复合树脂,所述骨架层为金属。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井壁上连接有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同轴,且均与所述井壁内部连通。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管件插接于第一电缆管,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电缆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适配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管件插接于第二电缆管,所述第二管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三结合部,所述第二电缆管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结合部相适配的第四结合部。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井身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井身包括井壁和井底板,井底板连接在井壁的底部,井底板上设有排水孔,阀芯组件包括阻水塞和阀芯杆,阻水塞与阀芯杆连接,阻水塞插接于排水孔,浮漂组件设置在井身内,浮漂组件包括漂浮件和连杆,连杆的中端滑动铰接于井身,连杆的一端连接漂浮件,连杆的另一端与阀芯杆铰接的方式,通过漂浮件在井身内积水时上浮,从而通过连杆驱动阀芯组件沿排水孔的轴向方向滑动,直至阻水塞与排水孔分离,井身内的积水可通过排水孔和阀芯杆之间的缝隙排出,进而达到了自动排水的目的,防止井身内部大量积水,以降低积水引起的电缆故障率,提高供电稳定性。此外,若地下污水管路中的水压较大,在污水作用下,阻水塞插入排水孔内,从而可以避免地下污水管路中的污水流入井身的内腔室中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剖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剖视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阀芯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顶盖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顶盖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剖视图三;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第一电缆管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的第二电缆管的示意图。图标:1-井身;11-井壁;12-井底板;121-排水孔;13-第一管件;131-第一结合部;14-第二管件;141-第三结合部;15-铰接轴;16-衬套;161-挡环部;162-内筒部;2-阀芯组件;21-阻水塞;22-阀芯杆;23-限位件;24-弹性伸缩元件;25-延伸杆;3-浮漂组件;31-漂浮件;32-连杆;4-顶盖;41-盖板部;42-外套筒;43-填充层;44-骨架层;5-第一电缆管;51-第二结合部;6-第二电缆管;61-第四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井,包括:井身1、阀芯组件2和浮漂组件3,井身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身(1)、阀芯组件(2)和浮漂组件(3),所述井身(1)包括:井壁(11)和井底板(12),所述井底板(12)连接在所述井壁(11)的底部,所述井底板(12)上设有排水孔(121);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阻水塞(21)和阀芯杆(22),所述阻水塞(21)与所述阀芯杆(22)连接,所述阻水塞(21)插接于所述排水孔(121);所述浮漂组件(3)设置在所述井身(1)内,所述浮漂组件(3)包括:漂浮件(31)和连杆(32),所述连杆(32)的中端滑动铰接于所述井身(1),所述连杆(32)的一端连接漂浮件(31),所述连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杆(2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身(1)、阀芯组件(2)和浮漂组件(3),所述井身(1)包括:井壁(11)和井底板(12),所述井底板(12)连接在所述井壁(11)的底部,所述井底板(12)上设有排水孔(121);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阻水塞(21)和阀芯杆(22),所述阻水塞(21)与所述阀芯杆(22)连接,所述阻水塞(21)插接于所述排水孔(121);所述浮漂组件(3)设置在所述井身(1)内,所述浮漂组件(3)包括:漂浮件(31)和连杆(32),所述连杆(32)的中端滑动铰接于所述井身(1),所述连杆(32)的一端连接漂浮件(31),所述连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杆(2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塞(21)自连接所述阀芯杆(22)的一端向背离所述阀芯杆(22)的一端径向尺寸递增,所述阻水塞(21)与所述阀芯杆(2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排水孔(121)的直径,所述阻水塞(21)背离所述阀芯杆(22)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孔(121)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2)包括:限位件(23)和弹性伸缩元件(24),所述限位件(23)与所述阀芯杆(22)连接,所述弹性伸缩元件(24)位于所述阻水塞(21)和所述限位件(23)之间,并抵接在所述井底板(12)和所述限位件(2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22)背离所述阻水塞(21)的一端连接延伸杆(25),所述延伸杆(25)与所述连杆(3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1)内部背离所述井底板(12)的一端连接有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培伟陈纲王晓乔训龙金云奎刘爱兵冯胜磊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