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38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上述结构简单实用,能够解决过滤速率和过滤精度,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化学教学和化学科研实验时,通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实验废水,这些废水成分复杂,酸碱性较强,有些还会有一定的毒性,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实验室的高速运转以及科研项目的更替,实验室废水的特征及成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针对性强,大多是单一地处理某一种或某一类型的实验废水。为确保实验废水处理到位,实验室内一般会针对性的配备有多套相应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但是不管是针对哪一种实验废水进行处理,首先都需要对废水先进行固体颗粒过滤。目前针对实验室废水进行固体过滤,一般都只是简单的在废水输送管上设置过滤网。随着过滤网滤除物质的增加,废水的流通速度便会降低,导致过滤效率降低,而且当过滤网更换时,后续的废水处理工序都得跟着停止,进一步降低了处理效率。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且能够实现连续性过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所述中心部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包括和所述进液管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铰接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盖体。优选的,所述环绕部自所述中心部的外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优选的,不同所述进液管内的所述过滤芯的过滤精度均不相同。优选的,所述集液装置包括密封胶圈和集液罐,所述密封胶圈环绕于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将所述集液罐和所述进液管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液罐内设有若干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和所述进液管的底端位置相对。优选的,所述中心部为海绵圈。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所述中心部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包括和所述进液管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铰接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盖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所述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100包括回收装置1和集液装置2。所述回收装置1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12、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12内的过滤芯13、覆盖于所述进液管12顶端的盖板14及设于所述盖板14中心的旋转部15,若干所述进液管12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12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2设于所述进液管12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15自所述盖板14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12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14包括中心部141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141外缘的环绕部142;所述中心部141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12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141包括和所述进液管12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143,铰接于所述通孔143外侧的盖体144。所述环绕部142自所述中心部141的外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不同所述进液管12内的所述过滤芯13的过滤精度均不相同。所述集液装置2包括密封胶圈21和集液罐22,所述密封胶圈21环绕于若干所述进液管12的外缘,将所述集液罐22和所述进液管12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罐22内设有若干收容腔221,所述收容腔221和所述进液管12的底端位置相对。所述中心部141为海绵圈。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废液种类,通过所述旋转部15旋转所述中心部141至相对应的所述进液管12,打开所述通孔143的所述盖体144,废液自所述进液管12流入所述滤芯13,最后流入所述收容腔22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所述中心部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包括和所述进液管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铰接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盖体。上述结构简单实用,能够解决过滤速率和过滤精度,适于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所述中心部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包括和所述进液管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铰接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水初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装置和集液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圆柱形的进液管、分别设于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内的过滤芯、覆盖于所述进液管顶端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中心的旋转部,若干所述进液管围合形成圆环形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外切设置,所述集液装置设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旋转部自所述盖板的轴心朝向远离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盖板包括中心部和环设于所述中心部外缘的环绕部;所述中心部的外缘和若干所述进液管的外缘均外切设置,所述中心部包括和所述进液管位置相对尺寸匹配的一个通孔,铰接于所述通孔外侧的盖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娟孙莉峰刘转利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