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友拉图专利>正文

一体式二位五通流体换向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06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换向技术领域。基本结构由一个换向阀芯和一个外包阀体组成,见图1;而阀芯又由一个圆台形芯和一个连体中轴组成,见图2;阀体由一个阀壳和一个连体轴壳加转柄组成,见图3(右视)和图4(左视)。图中实心黑点“●”表示封口胶圈。通过转柄6′旋转90°角一个动作,完成流体换向。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的分体式二位五通反冲阀相比,具有①体积小②结构简单③操作极为方便④阀芯胶圈耐磨损(3万次开、合以上不用换胶圈)的优点。关于第④点另有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报专利详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换向阀门
,基本结构由一个换向阀芯和一个外包阀体组成,见附图说明图1;而阀芯又由一个圆台形芯和一个连体中轴组成,见图2;阀体由一个阀壳和一个连体轴壳加转柄组成,见图3(右视)和图4(左视)。图中实心黑点“●”表示封口胶圈。阀芯四孔1、2、3、4互相垂直,相邻90°角,其中孔3为不透底虚孔,也加胶圈起遮蔽其它通底孔作用(见图2)。孔5、孔6于圆台侧面与孔1相通,并与含孔7的中轴连体组成阀芯(见图2′);阀体六孔1′、2′、3′、4′、5′、7′相对位置如图一所示。工作原理当转柄6′向右旋转90°角时,见右视图3,流体由外经孔5′进入机内,再经孔5、孔1、孔4′在机内完成循环流回孔1′、孔2、孔4、孔3′、孔2′出净化流体;当转柄6′向左旋转90°角时(见左视图4);流体自孔5′进入机体,经孔6、孔1、孔1′在机内完成循环流回孔4′、孔4、孔2、孔2′、孔3′反冲排出换向污秽流体。本专利技术与分体式二位五通反冲阀相比,除具有①结构简单②体积小③操作方便优点外,还具有阀芯上扣附的普通胶圈抗疲劳损耗却在3万次以上极耐摩损的优点,故本专利技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关于阀芯上的普通胶圈抗疲劳损耗极强的道理,另有技术技术中报专利祥述,本专利技术不作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换向阀门结构,与同类专利技术相区别的新特征是(1)一个五通道圆台形阀芯,其中孔3为不透底虚孔,起换向时的蔽孔作用,其它五孔道全部透底;(2)阀体为五通道空心圆台,内置圆台形阀芯,在外部流体进入机体孔5′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转轴带动阀芯在90°角区间往复转动,迫使阀芯与阀体内进出流体孔道调位,实现流体换回流出机体。2.根据权利要求一所述的这种阀门结构,其根本特征在于(1)一体式阀芯的设计平面上四孔1、2、3、4,两两相邻90°直角,其中孔3为不透底虚孔,也加胶圈的目的是,在阀芯转过90°后,起到遮蔽其它透底孔道的目的;(2)阀芯、圆台侧面所开孔5、孔6相通并同时与孔1垂直三通;当阀体孔5′与阀芯孔5相通时,阀芯孔6停止通水工作;反之转90°后,当阀体孔5′与阀芯孔6相通时,阀芯孔5停止工作。如此设计达到在最小的体积空间内完成最大流量的流体换向,有极强的推广实用性,请给予重点加密保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换向
基本结构由一个换向阀芯和一个外包阀体组成,见图1;而阀芯又由一个圆台形芯和一个连体中轴组成,见图2;阀体由一个阀壳和一个连体轴壳加转柄组成,见图3(右视)和图4(左视)。图中实心黑点“●”表示封口胶圈。通过转柄6′旋转90°角一个动作,完成流体换向。本专利技术与已有的分体式二位五通反冲阀相比,具有①体积小②结构简单③操作极为方便④阀芯胶圈耐磨损(3万次开、合以上不用换胶圈)的优点。关于第④点另有技术申报专利详述。文档编号F16K11/02GK1361370SQ00131028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苏友拉图, 高凤功, 赖南生 申请人:苏友拉图, 高凤功, 赖南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换向阀门结构,与同类专利技术相区别的新特征是:(1)一个五通道圆台形阀芯,其中孔3为不透底虚孔,起换向时的蔽孔作用,其它五孔道全部透底;(2)阀体为五通道空心圆台,内置圆台形阀芯,在外部流体进入机体孔5′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转轴带动阀芯在90°角区间往复转动,迫使阀芯与阀体内进出流体孔道调位,实现流体换回流出机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友拉图高凤功赖南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友拉图高凤功赖南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