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斌专利>正文

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95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16
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心棘轮、批头、套筒和连接接头,其中套筒的后端插置在穿心棘轮的棘轮头的内孔中,批头的前端穿过棘轮头的内孔与套筒的相连接,批头的后端与连接接头的后端相连接。15mm的套筒可修理汽车的避震,穿心棘轮直接套在套筒外部的六角面上,穿心棘轮套上后可快速旋转,不用取下,方便实用;一个穿心棘轮可套两种外六角套筒,满足所有套筒使用;穿心棘轮内孔嵌置卡簧,防止套筒滑落;两个转换接头的一端可与批头尾端外六角连接,一端可与棘轮扳手连接,方便配套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且省力方便,可用于汽车避震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震修理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理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避震修理工具。
技术介绍
原有的避震修理工具为39件套,包括多种规格的套筒、批头以及螺丝刀和扳手等,而普通的开口扳手只能拧一次再重新拿出来套一次,修理汽车避震时,将对应的套筒套在需要拆卸的螺帽上,通过开口扳手只能拧一次再重新拿出来套一次,操作费力且拆卸比较麻烦,而且套筒还容易掉落。经查,目前关于避震修理工具还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避震修理工具,来满足汽车避震维修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方便的避震修理工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心棘轮、批头、套筒和连接接头,其中套筒的后端插置在穿心棘轮的棘轮头的内孔中,批头的前端穿过棘轮头的内孔与套筒的相连接,批头的后端与连接接头的后端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套筒的后端为缩径的外六角段,穿心棘轮的内孔为与套筒的外六角段相对应,穿心棘轮通过内孔套接在套筒的外六角段上,在内孔的内壁上嵌置有与套筒的后端配合卡紧的卡簧。作为改进,所述穿心棘轮的内孔为前后大小孔径的台阶孔,卡簧为二个,分别嵌设在内孔的前后位置,套筒的后端外六角段的棱角外壁上环向成型有一圈凹槽,卡簧卡接在凹槽中与套筒固定。再改进,所述套筒的后端成型有供批头穿置的通孔,连接接头呈套筒状,连接接头的后端成型有与批头的后端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批头呈杆状,批头的前后两端均为缩径的外六角且前后直径尺寸不同,批头的前端穿过穿心棘轮的内孔插置在套筒内靠近套筒前端的位置,连接接头的后端定位孔为与批头的后端相对应的内六角孔。进一步,所述套筒为可用于修理汽车避震的15mm套筒。进一步,所述连接接头的前端为可与棘轮扳手角配合连接的四方孔。最后,所述连接接头为可更换的二个,一个规格为1/2"X10mm,另一个规格为3/8"x10mm,其中10mm端与批头尾端的外六角连接,1/2"与3/8"端的四方孔与棘轮扳手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穿心棘轮、套筒及连接接头,15mm的套筒可以修理汽车的避震,穿心棘轮直接套在套筒外部的六角面上,穿心棘轮套上以后可以快速旋转,不用取下,比较方便实用;一个穿心棘轮可以套两种外六角的套筒,满足所有套筒的使用;穿心棘轮的内孔嵌置卡簧,有效防止套筒滑落;两个转换接头的10mm端可以与批头尾端外六角连接,1/2"与3/8"的四方孔可以与棘轮扳手连接,方便配套工具。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且省力方便,可用于汽车避震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包括穿心棘轮1、批头4、套筒2和连接接头3,其中套筒2的后端插置固定在穿心棘轮1的棘轮头的内孔11中,批头4的前端穿过棘轮头的内孔11与套筒2的相连接,批头4的后端与连接接头3的后端相连接。套筒2为可用于修理汽车避震的15mm套筒2,套筒2的前端开设有与避震的外部螺帽相配套的内六角孔21,套筒2的后端为缩径的外六角段22,穿心棘轮2的内孔11为与套筒2的外六角段22相对应,穿心棘轮1通过内孔11套接在套筒2的外六角段22上,在内孔11的内壁上嵌置有与套筒2的后端配合卡紧的卡簧5,为了能满足多个套筒2的使用,穿心棘轮1的内孔11设计为前后大小孔径的台阶孔,这样可以套两种规格外六角的套筒2,卡簧5为二个,分别嵌设在内孔11的前后位置,套筒2的后端外六角段22的棱角外壁上环向成型有一圈凹槽221,这样卡簧5卡接在凹槽221中与套筒2固定,有效避免在工作状态下套筒2的掉落。套筒2的后端成型有供批头4穿置的通孔23,连接接头3呈套筒状,连接接头3的后端成型有与批头4的后端配合的定位孔32。批头4呈杆状,批头4的前后两端均为缩径的外六角且前后直径尺寸不同,批头4的前端穿过穿心棘轮1的内孔11插置在套筒2内靠近套筒2前端的位置,连接接头3的后端定位孔32为与批头4的后端相对应的内六角孔,连接接头3的前端为可与棘轮扳手配合连接的四方孔31。连接接头3为可更换的二个,一个规格为1/2"X10mm,另一个规格为3/8"x10mm,其中10mm端与批头4尾端的外六角连接,1/2"与3/8"端的四方孔31与棘轮扳手相连接。工作原理为:将批头4套在避震的内部螺帽上,将套筒2套在避震的外部螺帽上,将两把扳手套在批头4与套筒2的的尾部的外六角端,里面的固定不动,外面的拆卸避震的外部螺帽。本技术将原有的避震修理工具为39件套改进为现有的43件套,增设的15mm的套筒可以修理汽车的避震,而穿心棘轮可以直接套在套筒外部的六角面上,穿心棘轮套上以后可以快速旋转,不用取下,比较方便实用;一个穿心棘轮可以套两种外六角的套筒,满足所有套筒的使用,两个转换接头的10mm端可以与批头尾端外六角连接,1/2"与3/8"的四方孔可以与棘轮扳手连接,方便配套工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心棘轮、批头、套筒和连接接头,其中套筒的后端插置在穿心棘轮的棘轮头的内孔中,批头的前端穿过棘轮头的内孔与套筒的相连接,批头的后端与连接接头的后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心棘轮、批头、套筒和连接接头,其中套筒的后端插置在穿心棘轮的棘轮头的内孔中,批头的前端穿过棘轮头的内孔与套筒的相连接,批头的后端与连接接头的后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后端为缩径的外六角段,穿心棘轮的内孔为与套筒的外六角段相对应,穿心棘轮通过内孔套接在套筒的外六角段上,在内孔的内壁上嵌置有与套筒的后端配合卡紧的卡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棘轮的内孔为前后大小孔径的台阶孔,卡簧为二个,分别嵌设在内孔的前后位置,套筒的后端外六角段的棱角外壁上环向成型有一圈凹槽,卡簧卡接在凹槽中与套筒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后端成型有供批头穿置的通孔,连接接头呈套筒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
申请(专利权)人:龚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