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69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包括循环槽主体、支撑架、行动架和固定螺杆,所述循环槽主体的下端安装有四个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螺杆的表面套设有四个行动架,四个所述行动架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呈对称分布,所述行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连接板和下端连接板,所述上端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端连接板表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处于所述固定螺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移动方便和稳定效果好的特点。

A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circulating tank easy to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
本技术涉及电高低温循环槽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
技术介绍
高低温循环槽,是自带制冷和加热的高精度恒温源,可在机内水槽进行恒温实验,或通过软管与其他设备相连,作为恒温源配套使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生化、物性测试及化学分析等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工厂实验室及计量质检部门,可在槽内进行恒温实验,亦可通过软管与其他设备相连,作为恒温源配套使用,如旋转蒸发器、电泳仪、粘度计、医用冷帽、降温毯等,或用于给其他设备进行循环冷却,如电镜、分子泵、扩散泵、微波治疗仪等,为用户工作时提供一个冷热受控、温度均匀恒定的场源。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对于高低温循环槽的运用十分的广泛,但高低温循环槽因为体型较大,没有轮子移动起来不方便,不利于整体装置的移动,而且无法对于整体装置进行高度的调整,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解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包括循环槽主体、支撑架、行动架和固定螺杆,所述循环槽主体的下端安装有四个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呈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包括循环槽主体(1)、支撑架(2)、行动架(3)和固定螺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四个固定板(6),四个所述固定板(6)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固定板(6)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杆(7),所述固定螺杆(7)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螺杆(7)的表面套设有四个行动架(3),四个所述行动架(3)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所述行动架(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连接板(11)和下端连接板(12),所述上端连接板(1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杆(7)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高低温循环槽,包括循环槽主体(1)、支撑架(2)、行动架(3)和固定螺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四个固定板(6),四个所述固定板(6)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固定板(6)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杆(7),所述固定螺杆(7)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螺杆(7)的表面套设有四个行动架(3),四个所述行动架(3)关于所述循环槽主体(1)呈对称分布,所述行动架(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连接板(11)和下端连接板(12),所述上端连接板(1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杆(7)的表面,所述下端连接板(12)表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固定螺杆(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杆(7)的表面套设有两个限位螺母(8),两个所述限位螺母(8)分别位于所述上端连接板(11)的两侧,且关于所述上端连接板(11)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螺杆(7)表面的下端套设有减震弹簧(9),所述减震弹簧(9)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螺母(8)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9)的下端与所述下端连接板(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连接板(12)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活动轮安装架,四个所述活动轮安装架关于所述下端连接板(12)呈对称分布,四个所述活动轮安装架内部的下端均安装有活动轮(13),所述下端连接板(12)下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凯张晶晶张宪红贺辉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京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