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60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包括余液澄清槽,所述余液澄清槽与气伏槽、萃余液储槽依次通过溢流管连接,所述余液澄清槽、气伏槽的上部通过第一回流管与有机循环槽连接,所述萃余液储槽通过第二回流管与第一回流管连通,本实用萃余液连续经过余液澄清槽、气伏槽和萃余液储槽,三个槽液位保持最高液位已达到最大静置时间,利用有机相与其它液体的密度不同,最大限度回收液体中的煤油分离,静置后上部分有机相回流至有机循环槽二次利用,从而达到有机相与液体分离的效果,降低煤油的消耗;三个槽下部的液体利用萃余液处理槽内活性炭吸附性质去除萃余液中混合的有机相,有效的降低有机相进入生产系统中,从而保证湿法生产系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氧化锌铟渣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
技术介绍
氧化锌铟渣,在硫酸浓度220-240g/l、反应时间2.5h进行浸出反应,获得萃取前液,萃取前液进入到铟萃取工序进行铟萃取,铟萃取过程中会用到P204和煤油组成的有机相,萃取完成后部分有机相进入到萃余液中,造成萃余液中含油达到100-150mg/L,这部分萃余液进入主生产系统,在锌电解过程中阴极板烧损严重,阴极锌产量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包括余液澄清槽,所述余液澄清槽与气伏槽、萃余液储槽依次通过溢流管连接,所述余液澄清槽、气伏槽的上部通过第一回流管与有机循环槽连接,所述萃余液储槽通过第二回流管与第一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余液澄清槽、气伏槽、萃余液储槽底部通过排液管与萃余液处理槽相连通,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用于排液的输送泵,所述排液管分别与余液澄清槽、气伏槽、萃余液储槽连接的前段均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萃余液处理槽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萃余液处理槽通过连接管与萃余液#储槽连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萃余液连续经过余液澄清槽、气伏槽和萃余液储槽,三个槽液位保持最高液位已达到最大静置时间,利用有机相与其它液体的密度不同,最大限度回收液体中的煤油分离,静置后上部分有机相回流至有机循环槽二次利用,从而达到有机相与液体分离的效果,降低煤油的消耗;三个槽下部的液体利用萃余液处理槽内活性炭吸附性质去除萃余液中混合的有机相,有效的降低有机相进入生产系统中,从而保证湿法生产系统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中: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萃余液处理槽4、萃余液1#储槽5、有机循环槽6、溢流管7、第一回流管8、第二回流管9、控制阀10、排液管11、截止阀12、输送泵13、连接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包括余液澄清槽1,所述余液澄清槽1与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依次通过溢流管7连接,所述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的上部通过第一回流管8与有机循环槽6连接,所述萃余液储槽3通过第二回流管9与第一回流管8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8、第二回流管9上均安装有控制阀10,所述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底部通过排液管11与萃余液处理槽4相连通,所述排液管11上设置有用于排液的输送泵13,所述排液管11分别与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连接的前段均安装有截止阀12,所述萃余液处理槽4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萃余液处理槽4通过连接管14与萃余液1#储槽5连通。工作原理:萃余液进入到余液澄清槽1并通过溢流管7依次流经气伏槽2和萃余液储槽3,在余液澄清槽1进行静置4-6h,在气伏槽2二次静置静置时间2-3h,在萃余液储槽3内三次静置静置时间6-8h,经过以上三个槽保持最高液位已达到最大静置时间,利用有机相与其它液体的密度不同,煤油等有机相处在三个槽的上方,其它液体处在三个槽的下部,静置后三个槽上部分有机相通过打开控制阀10经过第一回流管8和第二回流管9回流至有机循环槽6以备二次利用,从而达到有机相与液体分离的效果,降低煤油的消耗;静置后通过启动输送泵13打开截止阀12将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处在下部的液体输送到萃余液处理槽4内,经过萃余液处理槽4内的活性炭吸附将萃余液中混合的有机相去除,这样处理后的萃余液通过连接管14流到萃余液1#储槽5进行存储,最终除油等有机物后液中有机相≤1mg/L,萃余液1#储槽5中的液体供给后续浸出、碱洗充当废液使用,这样有效的降低有机相进入生产系统中,从而保证湿法生产系统稳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包括余液澄清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液澄清槽(1)与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依次通过溢流管(7)连接,所述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的上部通过第一回流管(8)与有机循环槽(6)连接,所述萃余液储槽(3)通过第二回流管(9)与第一回流管(8)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8)、第二回流管(9)上均安装有控制阀(10),所述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底部通过排液管(11)与萃余液处理槽(4)相连通,所述排液管(11)上设置有用于排液的输送泵(13),所述排液管(11)分别与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连接的前段均安装有截止阀(12),所述萃余液处理槽(4)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萃余液处理槽(4)通过连接管(14)与萃余液1#储槽(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铟萃取萃余液除油系统,包括余液澄清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液澄清槽(1)与气伏槽(2)、萃余液储槽(3)依次通过溢流管(7)连接,所述余液澄清槽(1)、气伏槽(2)的上部通过第一回流管(8)与有机循环槽(6)连接,所述萃余液储槽(3)通过第二回流管(9)与第一回流管(8)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8)、第二回流管(9)上均安装有控制阀(10),所述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刚张国臣李文龙王艳楠孙艳会寇亚彬于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