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合器。上述缝合器,使用时,将安装管从切口处插入患者体内,向上拉动拉伸组件,以使两活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至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的延伸处,然后将缝线的一端挂在缝合针的末端,并从第一避让槽中插入与第一避让槽相对应的定位板中的定位孔中,同理将领域线头经第二避让槽放入定位孔中,然后按压拉伸组件,使转向组件带动两活动板向安装管内移动,使两活动板闭合并夹紧两个线头,然后将安装管从患者体内取出,因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位于安装管的两侧,因此,两个线头自动穿过缝线的中部形成一个活索结,拉动活索结,使其靠近切口处即可完成切口的缝合和打结,缝合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缝合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疗技术中,常常需要进行体内手术,手术时,需要在患处的表面切开一个切口,然后从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对病变器官或者组织进行手术,并在手术后缝合切口。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医护人员手动缝合,并借助镊子等器械,辅助牵引缝合线,以将切口通过缝合线按特定的方式缝合,并在缝合线的末端打结,防止因伤口开裂而导致缝合线松脱,造成伤口感染。但是,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因采用人工的方式,导致缝合精度低,且缝合速度慢,使患者受到痛苦的时间较长,同时,在打结时,因通过医护人员手动打结,导致无法控制结点的位置,如结点与切口的距离过长,则会导致切口缝合不严密,造成切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器,以解决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速度缓慢的问题。一种缝合器,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活动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的第一转轴,每一所述活动板均包括插接部和设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活动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的第一转轴,每一所述活动板均包括插接部和设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拉环和设于所述拉环下端的连接块,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杆自由末端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转动杆、设于所述转动杆中部的第三转轴,以及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自由末端设有倒圆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贵吕正和陈永洪陈于龙李南华夏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中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