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8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8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器。该机器人清洁器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的抽吸导管以及安装在刷辊的前方的前导辊。辊间空气通路可被限定在前导辊和刷辊之间,其中,前导辊的下部部分被暴露于通向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并且前导辊的上部部分在流动路径的外部。可选地,梳理单元包括延伸到前导辊中并具有不与前导辊的中心对齐的前缘的多个梳理突起。可选地,密封条沿着开口的后侧和开口的左侧和右侧部分的一部分布置。下侧可限定出部分地在前导辊和密封条之间从壳体的侧部朝向开口延伸的侧边缘真空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25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511,099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申请还涉及2017年4月20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492,320、2016年10月21日递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331,045和2016年10月21日递交的国际申请PCT/US2016/058148,上述申请全部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清洁器,并且尤其涉及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器。
技术介绍
对于自动化清洁应用,机器人清洁器成为越来越受到欢迎的设备。具体地,机器人真空清洁器用于在表面周围移动时对表面进行真空清洁而仅需要很少的用户交互或不需要用户交互。现有的机器人清洁器包括抽吸系统以及多种清洁工具和搅动器,例如旋转刷辊和侧刷。与手动控制的真空清洁器类似,机器人真空清洁器在捕获被清洁的表面上的垃圾方面面临着特定的挑战。机器人真空清洁器通常包括在下侧具有开口的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用于将空气吸入并穿过真空清洁器,使得垃圾被捕获在所述空气中并且被蓄积在真空清洁器中。真空清洁器设计的一个挑战是控制抽吸导管与被清洁的表面的接合以提过所需的量的抽吸。若抽吸导管与表面间隔的过远,抽吸会较弱,这是因为空气经过较大的表面区域流入到抽吸导管中。若抽吸导管与表面直接接合并且因此在四周产生密封,空气将停止流动到抽吸导管中并且抽吸马达会因此损坏。机器人真空清洁器还通常利用搅动来使垃圾松脱并且促进将垃圾捕获到进入抽吸导管的空气流中。搅动器在抽吸导管中经常被使用在靠近脏空气入口处以使得被搅动的垃圾流入到脏空气入口中。如果抽吸导管中的搅动器不能使垃圾松脱,或如果垃圾过小,抽吸导管会越过垃圾而不将垃圾从所述表面移除。在另外一些情况中,机器人清洁设备会将较大的垃圾向前推动而永远不能够将垃圾捕获在进入抽吸导管的气流中(有时被称为扫雪,snowplowing)。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中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这些或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机器人真空清洁器的底部视图,所述机器人真空清洁器包括刷辊和柔软的辊;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机器人真空清洁器的透视截面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位于柔软的辊和刷辊之间的梳理单元的放大透视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与双清洁辊接合的梳理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机器人真空清洁器的底部视图,所述机器人真空清洁器包括刷辊和靠近前缘的柔软的辊;图6是图5中所示的机器人真空清洁器的透视截面图;图7是图6中示出的位于柔软的辊和刷辊之间的梳理单元的放大透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机器人清洁设备包括双清洁辊。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清洁辊包括柔软的辊以及刷辊。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多个间隔开的梳理突起的梳理单元与清洁辊中的一者或两者接合,以移除诸如毛发、丝线和其它类似物的垃圾。在另一实施例中,机器人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开口的侧部直到抽吸导管的密封条,使得所述密封条将开口与清洁辊中的一者密封。在又一实施例中,机器人清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笔直侧,清洁辊中的一者为靠近所述笔直侧安装的前导辊。在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梳理单元(也被称为清除单元或肋)的机器人清洁设备中,一系列间隔开的突起或齿延伸到清洁辊中的一者或两者中以防止集聚垃圾(例如,毛发、丝线和类似物)并将垃圾移除。突起可沿着清洁辊的大体部分延伸并部分地延伸到清洁辊中以在垃圾穿过所述辊时拦截垃圾。突起具有成角度的前缘,所述成角度的前缘不与清洁辊的旋转中心对齐并且定向为进入或反向于清洁辊的旋转方向。梳理单元和突起具有的形状和构型设计成有利于将垃圾从清洁辊移除并且对清洁设备的操作具有最小的影响。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前导辊和刷辊的机器人清洁设备中,前导辊可被用于促进将空气流中的垃圾捕获到位于机器人清洁设备的下侧的抽吸导管中。在该实施例中,前导辊通常被布置成临近抽吸导管的开口并位于抽吸导管的开口的前方,使得前导辊接合垃圾并将垃圾朝向该开口移动。至少前导辊的上半部可位于通至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的大体外部,并且前导辊的底部部分可被暴露于通至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旋转刷辊可位于抽吸导管中,并且前导辊可位于刷辊的前方并且与刷辊间隔开,从而形成前导辊的下部部分与刷辊的下部部分之间的辊间空气通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梳理突起可与辊间空气通路上方的前导辊接触,以促进将垃圾移除至流动路径中。尽管示出了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设备的特定实施例,然而其它的实施例也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密封”表示防止大量的空气穿过抽吸导管,而不是要求气密性密封。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搅动器”表示能够对表面进行搅动以促进将垃圾移动到机器人清洁设备中的抽吸空气流中的任何元件、构件或结构。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柔软”和“更柔软”表示一个清洁元件比另一个清洁元件更为柔顺或柔韧。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流动路径”表示:在空气通过抽吸被吸入时,空气在其流动到抽吸导管中所沿着的路径。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方”和“下方”以相对于清洁设备在待清洁的表面上的方向的方式使用,并且术语“前方”和“后方”以相对于清洁设备于正常清洁操作期间在被清洁的表面上移动的方向的方式使用(即,从后方向前方)。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前导”代表位于至少一个其它部件的前方的位置但不一定表示位于所有另外部件的前方。参照图1-3,其示出和描述了具有双清洁辊的机器人清洁设备100的实施例。机器人清洁设备100包括具有前侧112、后侧114、左侧和右侧116a,116b、上侧118以及底侧或下侧120的壳体110。壳体110限定出抽吸导管128,抽吸导管具有位于壳体的下侧120上的开口127。抽吸导管128流体联接至脏空气入口129,脏空气入口可通向机器人清洁设备100中的抽吸马达(未示出)。抽吸导管128是由壳体110的内壁限定出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接纳并引导通过抽吸而吸入的空气,并且开口127为抽吸导管128与壳体110的下侧120的交汇处。机器人清洁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位于壳体110中或与壳体110成一体的垃圾收集器119(例如,可移除的集尘箱),以接纳通过脏空气入口129收取的垃圾。机器人清洁设备100包括双旋转搅动器或清洁辊122,124,例如刷辊122和前导辊124。刷辊122和前导辊124可被配置成围绕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刷辊122旋转以将垃圾引导到垃圾收集器119中,并且前导辊124旋转以将垃圾朝向刷辊122引导。旋转刷辊122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抽吸导管128的内部。前导辊124被布置在刷辊122的前方并且与刷辊间隔开,并且至少大致位于抽吸导管128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前导辊124的内部上部部分(例如,至少前导辊的内部上半部)没有暴露于进入抽吸导管128的开口127的主空气流动路径,而至少前导辊124的底部部分的内部暴露于进入抽吸导管128的开口127的主流动路径。前导辊124的不同部分可被暴露于或不暴露于进入抽吸导管128的流动路径的其它变型也是可能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流动路径例如可允许空气流动遍及前导辊124的上部部分。前导辊124可围绕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清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收集器用于接纳垃圾;刷辊,所述刷辊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使得所述刷辊的一部分在所述下侧延伸以将垃圾引导到所述开口中;以及前导辊,所述前导辊包括比所述刷辊的清洁元件更柔软的清洁元件,所述前导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刷辊的前方并且与所述刷辊间隔开,以在所述刷辊的下部部分和所述前导辊的下部部分之间限定出辊间空气通路,其中,至少所述前导辊的下部部分的内侧被暴露于通向所述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并且至少所述前导辊的上部部分的内侧在通向所述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的大体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5 US 62/511,0991.一种机器人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清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收集器用于接纳垃圾;刷辊,所述刷辊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使得所述刷辊的一部分在所述下侧延伸以将垃圾引导到所述开口中;以及前导辊,所述前导辊包括比所述刷辊的清洁元件更柔软的清洁元件,所述前导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刷辊的前方并且与所述刷辊间隔开,以在所述刷辊的下部部分和所述前导辊的下部部分之间限定出辊间空气通路,其中,至少所述前导辊的下部部分的内侧被暴露于通向所述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并且至少所述前导辊的上部部分的内侧在通向所述抽吸导管的流动路径的大体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进一步包括梳理单元,所述梳理单元沿所述前导辊的清洁表面的大体长度延伸并且与所述前导辊接触,所述梳理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所述梳理突起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前导辊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其中,所述梳理突起具有成角度的前缘,所述成角度的前缘不与所述前导辊的旋转中心对齐,其中,所述成角度的前缘定向为进入所述前导辊的旋转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其中,所述梳理单元包括第二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所述第二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刷辊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其中,所述第一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在所述前导辊的旋转中心下方的位置处与所述前导辊接合,并且所述第二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在所述刷辊的旋转中心上方与所述刷辊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进一步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形成所述壳体的前侧的顶部部分并且至少横向延伸,其中,所述缓冲器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了位于所述前导辊的前方的前缘,使得所述壳体在与所述前导辊接触之前先与一竖直表面接触,所述缓冲器限定出至少一条穿过所述缓冲器的空气通路,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在所述缓冲器抵靠一竖直表面布置时穿过。7.一种机器人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清洁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上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收集器用于接纳垃圾;刷辊,所述刷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下侧上,以将垃圾引导到所述开口和所述垃圾收集器中;前导辊,所述前导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刷辊的前方,以将垃圾朝向所述刷辊引导;以及梳理单元,所述梳理单元沿至少所述前导辊的清洁表面的大体长度延伸并且与所述前导辊接触,所述梳理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所述第一系列的间隔开的梳理突起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前导辊中并且具有成角度的前缘,所述成角度的前缘不与所述前导辊的旋转中心对齐,其中,所述成角度的前缘定向成进入所述前导辊的旋转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清洁器,其中,所述梳理单元包括第二系列的突起,所述第二系列的突起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刷辊中。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文·P·卡特亚当·乌迪卡特里奥纳·卡萨特克里斯托弗·平奇斯大卫·S·克莱尔詹森·B·索恩安德烈·D·布朗约翰·弗雷塞帕特里克·克利里丹尼尔·R·德马德罗思安丹尼尔·迈尔亚历山大·J·卡尔维尼奥李·科特雷尔戈登·贺维斯戴维·吴高文秀丹尼尔·J·英尼斯戴维·贾尔伯特皮特·哈钦森戴维·W·柏瑞尔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