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
本技术属于抓碗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
技术介绍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碗是餐厅中使用量较多的餐具之一,为了解决高温条件下无法用人手直接取碗的问题,抓碗器应运而生。现有的抓碗器多为手持式,包括提杆、抓颈及抓臂,使用时,提杆上移使抓臂张开,夹住碗边,然后使抓臂收拢并进行移动搬运,虽然为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仍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并且无法对碗进行精准的定位,对于人流量较大的餐厅,无法增加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仍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存在耗时耗力和对于人流量较大的餐厅,无法增加使用者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板(2),两个所述基板(2)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三丝杆(21),且两个基板(2)顶部靠近第三丝杆(21)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上套设有定位板(3),所述第三丝杆(21)上套设有移动板(10),且第三丝杆(2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安装有移动基板(4),所述移动基板(4)的一侧安装有竖板(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煮面机的电动抓碗机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板(2),两个所述基板(2)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三丝杆(21),且两个基板(2)顶部靠近第三丝杆(21)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22),所述定位杆(22)上套设有定位板(3),所述第三丝杆(21)上套设有移动板(10),且第三丝杆(2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安装有移动基板(4),所述移动基板(4)的一侧安装有竖板(25)和控制器(6),所述竖板(25)位于控制器(6)的一侧,且竖板(25)的一侧安装有外框(9),所述外框(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的顶部安装有从动轮(8),所述竖板(25)靠近外框(9)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6),所述第三电机(2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7),所述第一丝杆(5)上套设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的一侧安装有抓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高宏力,陈昱坤,刘宸宇,戴志坤,董勋,孙弋,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力,吴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