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56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3
一种窗帘扣,通过在母扣的中间设置与插接部适配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内缘形成有竖直向下的折边,折边于母扣的第二圆孔的底部形成支撑结构,从而使加工出的若干片窗帘母扣间出现相互重叠的叠片现象时,而由于支撑结构产生的缝隙会使电镀液与母扣间充分接触,减少了电镀次品现象。便于人工抓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杜绝了叠片使用造成的浪费,毕业通过内折边起到了“强筋”作用,加强产品强度,极大减少了运输、电镀过程的变形,大大降低了次品率,也为机器自动识别平片正反面创造了前提条件,使此型号产品大批量应用于自动填料机器中,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扣
本技术具体涉及窗帘扣
,具体涉及一种窗帘扣。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帘母扣在加工生产出来后,由于若干片窗帘母扣间相互重叠的叠片现象,因此,在后续的电镀过程中产品窗帘母扣上重叠面与电镀液的接触不够充分,增加了电镀的次品率,并且,叠片现象会导致后续加工时,人工抓取母扣与公扣进行铆压时,抓取十分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窗帘扣。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窗帘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的公扣和母扣之间扣接配合,所述的公扣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的第一圆孔的内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有插接部,所述的母扣的中间设有与插接部适配的第二圆孔,所述的公扣通过插接部与母扣的第二圆孔插接配合,所述的第二圆孔的内缘形成有竖直向下的折边,所述的折边于母扣的第二圆孔的底部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的插接部与第一圆孔的内缘间平滑过渡。所述的母扣上沿第二圆孔的周侧上形成有拱形的第一凸起,所述的公扣的底部的第一圆孔的周侧上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凸起与环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的母扣上的有拱形的第一凸起上还设有若干点状凸起,若干所述的点状凸起沿第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扣,包括公扣(1)和母扣(2),所述的公扣(1)和母扣(2)之间扣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扣(1)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11),所述的第一圆孔(11)的内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有插接部(12),所述的母扣(2)的中间设有与插接部(12)适配的第二圆孔(21),所述的公扣(1)通过插接部(12)与母扣(2)的第二圆孔(21)插接配合,所述的第二圆孔(21)的内缘形成有竖直向下的折边(22),所述的折边(22)于母扣(2)的第二圆孔(21)的底部形成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扣,包括公扣(1)和母扣(2),所述的公扣(1)和母扣(2)之间扣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扣(1)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11),所述的第一圆孔(11)的内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有插接部(12),所述的母扣(2)的中间设有与插接部(12)适配的第二圆孔(21),所述的公扣(1)通过插接部(12)与母扣(2)的第二圆孔(21)插接配合,所述的第二圆孔(21)的内缘形成有竖直向下的折边(22),所述的折边(22)于母扣(2)的第二圆孔(21)的底部形成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12)与第一圆孔(11)的内缘间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扣(2)上沿第二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孙忠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雄盛五金饰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