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4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包括枕芯、枕套,所述的枕芯采用柔性材质,所述的枕套上设置有开口装置,枕芯可通过开口装置置于枕套中。所述枕套两端及中间位置设置有临时性连接构件,所述枕套外侧沿设置有兜帽体结构,所述的兜帽体采用双层结构,可防光防风,所述的枕芯两侧及后侧有多个释放位,有效的在不同的使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柔性材质的枕芯以及在枕套上设置了多个临时性连接构件,可以有效的压缩体积并固定,不仅小巧便于携带而且还美观大方。

A portable U-neck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属于旅行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U型颈枕,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英文字母U字的枕头,它可根据人体需要自动塑造舒服效果,有效把人体压力化解为零压,抵消反作用力,彻底放松颈肩部所受的外界的压力,从而避免颈肩部架空弯曲产生的疲劳感。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多种用途,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因此,U型枕由于其使用方便,而广泛作为工作人员在午休、出差以及长途旅行时使用。现有市场上,U型枕的种类繁多,但鉴于其结构、材料加工的原因,整体体积偏大,不便于携带,且功能单一,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使用缺点,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包括柔性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底侧设有开口装置,柔性枕芯可通过开口装置置入枕套内,所述枕套两端及外侧中段部均设有一临时性连接扣件,所述枕套外沿设置一兜帽结构,兜帽结构与枕套呈机械性连接;所述枕套开口直线长度小于柔性枕芯的直线长度;所述第一临时性连接点与第二临时性连接点可相互进行机械临时性连接固定;所述枕套与柔性枕芯手工压缩后,第一临时性连接点或第二临时性连接点可与第三临时性连接点进行机械临时性连接固定;所述枕套与柔性枕芯可随意压缩和释放;所述枕套与柔性枕芯压缩后可通过临时性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两端的临时性连接件在使用时可以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外侧中段的临时性连接件在收纳时可与两端的任一点临时性连接件进行压缩固定;所述枕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释放位;所述释放位有至少一个波谷特征;所述释放位分布在两侧及后侧中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隐藏式开口大,枕芯在换洗过程中更方便快捷;本技术由于设有兜帽,防光防风;通过设立多个释放位,有效的缓解人体颈枕睡眠时的负担;采用多点临时性连接的机构,除了正常使用时的固定作用外,还可进行压缩后的固定,使外出携带的体积变小,携带更加方便,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左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右侧释放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侧释放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后侧释放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压缩前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压缩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指的是至少一个以上;术语“两侧”、“后端”、“外沿”、“上侧”、“外侧”、“外层”、“内层”、“下侧”等指示方位点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点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描述本技术和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进行构造、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名称含“释放位”的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技术,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特性或功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标,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相对具体情况的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技术,但不能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枕套(1)与柔性枕芯(2)构成主体结构,且大致成U型;枕套外沿上侧(12)与兜帽(3)连接,枕套外沿下侧有隐藏性开口装置(11),柔性枕芯(2)通过开口装置(11)置入枕套(1),枕套(1)两端设有临时性连接扣件(101)(102),枕套(1)外侧中段设有临时性连接扣件(103)。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如图3所示,枕套(1)外侧沿上侧(12)与兜帽(3)机械连接,枕套(1)与兜帽(3)外层材料特性一致,有效的提高产品结构上的视觉一致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兜帽(3)采用双层结构缝制而成,如图2所示,外层(301)保持与兜帽一致的材料特性,内层(302)采用爽肤的材质,有更好的触感,由于外层采用与枕套一致的材料,在保证外观一致性的同时,还有挡风遮光的特性。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2所示枕套外侧沿下侧环U型设置有一隐形的开口装置(11),开口装置(11)的直线长度略小于柔性枕芯(2)的直线长度,通种这种大面积开口方式,使用户在换洗过程中可快速便捷的安装和拆卸,有效的提高产品使用的的体验感。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2所未的开口装置(11)采用隐藏拉链固定的方式。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4中所示的柔性枕芯(2)采用抗形变能力强的材料。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1所示的枕套(1)两端的临时性连接点(101)(102)分别采用子母扣结构中的子扣和母扣与枕套(1)缝制在一起,所述的临时性连接点(103)采用子母扣结构的母扣与枕套(1)缝制在一起。产品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子扣和母扣的配合将临时性连接点(101)(102)固定在一起,防止U型枕的松动。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5所示的左侧释放位由(230)(231)(232)组成,其中(231)、(232)构成支撑位,(230)为释放空间。图6所示的右侧释放位由(240)、(241)、(242)组成,其中(241)、(242)构成支撑位,(240)为释放空间。(230)、(231)、(232)均为枕芯一体成型,无须额外增加材料成本进行制作。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图7所示的后侧释放位由(232)、(25)、(242)构成,(25)为后侧位释放空间,(232)、(242)共用左右两侧的支撑位,无须额外再增加支撑位。在本技术较佳实例中,上述U型枕在收纳时,如图9所示,平行卷绕U型枕后,将临时性连接点(101)的母扣与临时性连接点(103)子扣配合固定,通过这种在增加一个临时性连接点(103)的情况下,就可以固定压缩后的U型枕形状。此方式占用体积小,无需额外增加外部结构来进行固定。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构造、特征、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底部设有开口装置,所述柔性枕芯可通过开口装置置于枕套内,所述枕套外沿左右两端处分别设有第一临时性连接组件和第二临时性连接组件,所述枕套外沿中段设有第三临时性连接扣件,所述枕套外沿上侧设置有兜帽体结构;所述第一临时性连接点与第二临时性连接点可相互进行机械临时性连接固定;所述枕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释放位;所述释放位有至少一个的波谷特征;所述释放位分布在两侧及后侧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便携收纳的U型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底部设有开口装置,所述柔性枕芯可通过开口装置置于枕套内,所述枕套外沿左右两端处分别设有第一临时性连接组件和第二临时性连接组件,所述枕套外沿中段设有第三临时性连接扣件,所述枕套外沿上侧设置有兜帽体结构;所述第一临时性连接点与第二临时性连接点可相互进行机械临时性连接固定;所述枕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释放位;所述释放位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格格尹轶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花色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