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压器,储压器具备包含经由接合部相互接合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压力容器、及以压力容器内的液体室与气体室的容积比成为可变的方式将压力容器的内部空间隔开为液体室与气体室的隔壁部。第1部分包含用于将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螺纹部,第2部分包含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位于在螺纹部的轴向上隔着接合部与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并在储压器向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状态下与支承部件抵接。
Pressure accum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储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液压回路的储压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油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使用了减震器的液压回路等液压回路中,使用金属波纹管式的储压器(蓄压·缓冲装置)。金属波纹管式的储压器通常具备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通过焊接等将有底筒状的外壳部件与盖体接合而由此形成。在压力容器的内侧收纳有波纹管机构,该波纹管机构由能够沿外壳部件的长边方向(轴向)自如伸缩的波纹管和具有剖面呈梯形形状的密封件粘合于金属部件而成的密封部件的分隔板(波纹管帽)构成。这样的储压器通过波纹管机构将压力容器的内部划分为气体室(气室)与液体室(油室)。另外,在压力容器中,构成为通过伴随着波纹管机构的伸缩的气体室内的气体的膨胀收缩作用,来缓冲流入到液压回路与储压器的液体的压力变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上述的以往的储压器,构成为在压力容器的一端侧(例如,压力容器中的形成长边方向的一端的盖体侧)连接于液压回路,液体(工作流体)经由设置于该盖体的连通孔在液压回路与液体室之间自如地流入流出。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注册第31483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37415号公报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例如,由此在工作流体经由盖体的连通孔从液压回路流入到储压器的液体室内时、在工作流体被收纳达到液体室容积成为最大附近的程度的情况(即,在被蓄压的情况)下,对于压力容器(特别是,压力容器的另一端侧的内壁),在外壳部件的轴向上朝向与液压回路相反的一侧作用压力。因此,在盖体与外壳部件之间作用拉伸应力。通常,通过焊接将不同的部件彼此接合的焊接部,与由单一部件没有接缝地(无缝地)形成的部分相比,容易成为裂缝、腐蚀的起点。对于这点,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的储压器,隔着盖体与液压回路的连结部(例如,基于螺纹结合的连结部),在与液压回路相反的一侧配置有该盖体与外壳部件的焊接线。因此,假设在上述的拉伸应力集中于焊接部的情况下,存在有成为腐蚀、裂缝的起点的担忧的问题。另外,通过焊接将多个部件接合而构成压力容器,因此存在部件件数较多,工时增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压力容器的焊接线附近的损伤风险的储压器。(1)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储压器具备:压力容器,其包含经由接合部相互接合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及隔壁部,其以上述压力容器内的液体室与气体室的容积比成为可变的方式,将上述压力容器的内部空间隔开为上述液体室与上述气体室,上述第1部分具有用于将上述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螺纹部,上述第2部分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位于在上述螺纹部的轴向上隔着上述接合部与上述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并在上述储压器向上述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状态下与上述支承部件抵接。根据上述(1)的结构,构成压力容器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接合部位于第1部分的螺纹部与第2部分的抵接部之间的位置,由此在储压器向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状态下,能够使在螺纹部产生的轴向力所引起的压缩力作用于接合部。因此,能够至少部分抵消压力容器的内外的压力差所引起的作用于接合部的拉伸力,从而能够减少压力容器的接合部附近的损伤风险。(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上述(1)所记载的储压器中,上述抵接部是沿上述螺纹部的上述轴向朝向上述支承部件突出的凸部。根据上述(2)的结构,储压器经由沿着螺纹部的轴向朝向支承部件突出的凸部与支承部件抵接。由此,在将该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状态下,能够使较高的接触压力作用在抵接部与支承部件之间,因此能够在支承部件与储压器的接触部位确保较高的气密性和液密性。(3)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上述(1)或(2)所记载的储压器中,上述第1部分包含沿着上述螺纹部的上述轴向延伸的外筒部,上述螺纹部形成于上述外筒部的外周面。根据上述(3)的结构,在第1部分的外筒部的外周面形成螺纹部,因此无需在第2部分侧形成带螺纹孔,从而能够简化第2部分的构造。(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储压器中,上述隔壁部包含构成为沿着上述螺纹部的上述轴向伸缩的波纹管,上述第2部分是包含内筒部和凸缘部的一体物,其中,内筒部在上述波纹管的内周侧朝向上述液体室突出,凸缘部以从上述内筒部向外周侧延伸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内筒部的端部并具有供上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的内表面和形成上述抵接部的外表面。根据上述(4)的结构,将用于实现与包含波纹管的隔壁部的自密封构造的内筒部与凸缘部一体地形成,因此与通过焊接等将制成为分体的内筒部与凸缘部接合的情况相比,由于部件件数的减少,因此能够预期成本的减少效果。另外,由于无需内筒部与凸缘部的焊接工序,因此能够简化储压器的制造工序,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品质管理。(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3)所记载的储压器中,上述第1部分由包含上述外筒部和底板部的一体物构成,其中,底板部连接于上述外筒部的与上述第2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与上述轴向正交,上述底板部包含能够与用于使上述储压器转动的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根据上述(5)的结构,螺纹部和工具卡合部双方形成于构成为一体物的第1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提高螺纹部和工具卡合部的同轴精度。(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储压器中,上述接合部沿着与上述螺纹部的上述轴向正交的平面形成。根据上述(6)的结构,在将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在螺纹部产生的沿着轴向的轴向力所引起的压缩力从相对于第1部分与第2部分的接合部正交的方向进行作用。因此,对接合部没有作用沿着第1部分与第2部分的边界面的剪切力,能够使在螺纹部产生的轴向力所引起的压缩力可靠地作用于焊接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储压器,能够降低压力容器的焊接线附近的损伤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储压器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II部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储压器的螺纹部周边的外观的简图。图4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压力容器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表示一些实施方式的储压器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定的记载,则并不意在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于此,其只不过是说明例。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储压器1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储压器1具备至少一端被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压力容器10、及将该压力容器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液体室16(油室)与气体室18(气室)的隔壁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压器1也可以具备收纳于压力容器10内的波纹管机构40,作为上述隔壁部。这样的储压器1例如构成为连接于车辆的制动器用或者离合器用的液压回路等来被使用,并允许工作油(工作流体)在与上述液压回路之间的流入流出。即,储压器1作为对上述液压回路中的工作油的压力变动(例如,脉动等)进行吸收、蓄压的缓冲装置来发挥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压器1能够构成为所谓的外气型的储压器1,即、波纹管机构40(隔壁部)的内部形成为液体室16,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压器,具备:压力容器,包含经由接合部相互接合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和隔壁部,以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液体室与气体室的容积比成为可变的方式,将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空间隔开为所述液体室与所述气体室,所述储压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具有用于将所述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螺纹部,所述第2部分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位于在所述螺纹部的轴向上隔着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并在所述储压器向所述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状态下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3 JP 2017-0477511.一种储压器,具备:压力容器,包含经由接合部相互接合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和隔壁部,以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液体室与气体室的容积比成为可变的方式,将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空间隔开为所述液体室与所述气体室,所述储压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具有用于将所述储压器紧固于支承部件的螺纹部,所述第2部分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位于在所述螺纹部的轴向上隔着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并在所述储压器向所述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状态下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是沿所述螺纹部的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突出的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包含沿着所述螺纹部的所述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上博嗣,齐藤美惠子,岩井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