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20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的复合玻璃板(100),其至少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的堆叠顺序,和XIR双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其上在内玻璃板(2)或外玻璃板(1)的方向上布置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或者XIR三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和布置在第一层(4a)和第二层(4c)之间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其中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布置在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之间,并且具有空隙区域(5),在该空隙区域中布置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

Composite glass plate with infrared reflection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的复合玻璃板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的复合玻璃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汽车领域中的玻璃配备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由于它们的红外辐射反射性能,这种涂层减少了由于太阳光射入引起的内室的不希望的加热。红外辐射反射涂层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样能够加热涂层,使得玻璃可以保持无冰和无冷凝水。在这种情况下,涂层包括导电层,特别是银基导电层。该涂层通常与两个汇流条(也称为集电体或汇流排)电接触,在这两个汇流条之间电流流过可加热涂层。例如,在WO03/024155A2,US2007/0082219A1和US2007/0020465A1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加热,其公开了多个银层的层系统,其进一步降低了导电涂层的表面电阻。这种涂层不仅可以电加热,而且还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性能,由此减少了车辆内室的加热,特别是在车辆的长停车时间的情况下。因此,这些层系统不仅在安全相关方面,例如不受限制的视线方面,而且从生态学角度,例如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改善车辆舒适性,都尤其重要。诸如用于沉积这种层系统的磁场辅助阴极溅射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透明的红外辐射反射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的复合玻璃板(100),其至少包括:• 外玻璃板(1)、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的堆叠顺序,和• XIR双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其上在内玻璃板(2)或外玻璃板(1)的方向上布置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或者XIR三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和布置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之间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其中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布置在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之间,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8 EP 18159097.71.具有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的复合玻璃板(100),其至少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的堆叠顺序,和•XIR双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其上在内玻璃板(2)或外玻璃板(1)的方向上布置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或者XIR三层形式的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其包括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和布置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4a)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4c)之间的具有红外辐射反射涂层的载体膜(4b),其中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布置在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之间,并且具有空隙区域(5),在该空隙区域中布置红外辐射反射元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之间布置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b)和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之间布置第三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c),该第三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具有空隙区域(8),在该空隙区域中布置具有电可控性能的功能元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第三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c)之间布置第四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内玻璃板(2)之间布置具有电可控性能的功能元件(6)、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和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的堆叠顺序,其中将第五热塑性中间层(3e)布置在功能元件(6)和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之间,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具有空隙区域(9),在该空隙区域中局部布置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并且功能元件(6)在透视中完全布置在空隙区域(9)内,并且基本上布置在与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不同的平面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内玻璃板(2)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b)之间或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a)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b)之间布置具有电可控性能的功能元件(6)、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和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的堆叠顺序,其中将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布置在功能元件(6)和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之间,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具有空隙区域(9),在该空隙区域中局部布置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并且功能元件(6)在透视中完全布置在空隙区域(9)内,并且基本上布置在与第六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f)不同的平面中。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第五热塑性聚合物中间层(3e)的厚度至少对应于功能元件(6)的厚度,优选大于功能元件(6)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其中在第一热塑性聚合物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多罗萨里奥M拉布罗特F曼茨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