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免传播模型无线网络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机器学习、密集无线网络规划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超密集组网(Ultra-DenseNetwork,UDN)被认为是满足2020年以及未来移动数据流量需求的主要技术手段。超密集组网基于蜂窝网络的小覆盖大容量,通过增加基站部署密度,有力地补充了传统3G及4G网络覆盖盲区,并且能够在保持高的数据速率的状态下提供无缝连接,实现容量和频率复用效率的巨大提升。我国移动通信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优化,已成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功能完善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正在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无处不在的实时移动通信服务,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移动通信基础网络是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基础,移动通信基站更是用户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门户。数以万计的基站覆盖数亿移动用户,基站建设在移动通信网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大、维护量最大。然而,基站(BaseStation,BS)的部署不是随机的,不合理的布局可能导致覆盖性能差和额外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因此,如何通过最佳地部署BS来扩展无线覆盖范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免传播模型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得到接收电平强度预测模型,不借助现有传播模型,考虑从地图、基站工参提取实际网络中影响信号传播的地理和信号特征;将高维特征按照距离、地理、信号特征进行分类,各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值分解分别降维为三个维度(一维的距离特征、一维的地理特征和一维的信号特征)馈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回归任务训练,输出接收信号电平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电平预测模型对区域覆盖率进行统计评估打分,利用初始解和查找方向的固定机制,设计多目标贪婪算法对基站部署的位置和工参进行在线优化,满足输出结果一致性和快速收敛的要求;输出可行解需满足实际地理限制因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免传播模型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得到接收电平强度预测模型,不借助现有传播模型,考虑从地图、基站工参提取实际网络中影响信号传播的地理和信号特征;将高维特征按照距离、地理、信号特征进行分类,各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值分解分别降维为三个维度(一维的距离特征、一维的地理特征和一维的信号特征)馈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回归任务训练,输出接收信号电平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电平预测模型对区域覆盖率进行统计评估打分,利用初始解和查找方向的固定机制,设计多目标贪婪算法对基站部署的位置和工参进行在线优化,满足输出结果一致性和快速收敛的要求;输出可行解需满足实际地理限制因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实际影响信号传播的特征,包括距离特征,地图提取特征——传播路径上地理类型、建筑面积和形状,以及信号传播特征——基站发射功率、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基站高度等,对每条信号链路进行结构化整合为表格数据,标签为用户接收信号电平强度;特征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使其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高斯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大类特征(距离特征、地图提取特征、信号传播)分开处理,每一类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奇异值分解,提取矩阵主成分方差,即主要的特征值,作为最终馈入训练模型的一个维度;三维数据和对应接收信号电平的结构化数据输入机器学习中的多层感知机模型,通过梯度下降法更新模型的权重,不断降低真实接收信号电平强度和预测接收信号电平强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收敛后得到电平预测的回归模型。4.根据权利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率评估函数通过在线统计各基站到区域各个栅格的距离特征,地图提取特征——传播路径上地理类型、建筑面积和形状,以及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涛,戴凌成,杨丽云,武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