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讯
,特别是涉及一种联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通讯工具是用户与联系人、服务方等进行联系交互工具的统称,由通讯账号、硬件、软件三部分构成。用户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通讯工具与联系人、各类服务方进行联系通讯;用户通过通讯账号(如手机号或电话号)借助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与联系人进行联系通讯,用户也可借助智能手机借助软件凭借软件分配账号与服务方进行联系通讯,以此实现供需双方联系的有效匹配。当前通讯方式,供需双方信息不能有效传输、获取与调用,信息冗余、失效、分散等问题突出,使得供需双方难以实现精准、高效匹配,进而使得供需双方联系匹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供需双方匹配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精准、高效匹配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得供需双方联系精准、高效匹配的新型联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联系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分配通讯号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与社会身份标识唯一对应;为所述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建立与通讯号关联的数据集合;为存在关联关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为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分配通讯号,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与社会身份标识唯一对应;为所述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建立与通讯号关联的数据集合;为存在关联关系的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当接收到通讯指示,对通过至少一轮人机交互会话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通讯需求和所述通讯需求对应的目标联系主体;查找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通讯号,根据所述通讯号查找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至少根据所述通讯需求和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进行通讯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为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分配通讯号,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与社会身份标识唯一对应;为所述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建立与通讯号关联的数据集合;为存在关联关系的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当接收到通讯指示,对通过至少一轮人机交互会话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通讯需求和所述通讯需求对应的目标联系主体;查找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通讯号,根据所述通讯号查找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至少根据所述通讯需求和所述目标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进行通讯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存在关联关系的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包括:与作为服务方的联系主体约定通讯号与信息存储、调用机制;和/或,为作为用户的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与作为其联系人、服务方、终端的联系主体的通讯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号关联的数据集合包括属性标签数据子集和社交关系数据子集,为所述多个联系主体分别建立与通讯号关联的数据集合,包括:当获取联系主体的属性数据,为所述联系主体生成属性标签数据,并查找所述联系主体的通讯号,将生成的属性标签数据记录到所述通讯号关联的属性标签数据子集中;当获取联系主体间的社交关系数据,根据所述社交关系数据确定联系主体间的社交关系,并查找所述联系主体的通讯号,将确定的社交关系记录到所述通讯号关联的社交关系数据子集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到通讯指示并确定通讯需求后,对所述通讯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更新数据;对所述更新数据与作为通讯发起方的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中保存的对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新的数据;将最新的数据保存到作为通讯发起方的联系主体的数据集合中,并将所述最新的数据反馈给所述作为通讯发起方的联系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需求包括请求通话需求、查询需求、或控制需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泽,梅林,于昕,韩思玥,高峰,王晓禹,郭航,
申请(专利权)人:冯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