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园芳专利>正文

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04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包括竖井,竖井内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井腔,竖井腔内正对着每层楼层开设有凹口,凹口开设在竖井腔的内壁两侧,位于凹口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置一连接耳,相邻两连接耳之间均弹性铰接一块密封板,密封板相对竖井腔一面固定布设有一根以上的电缆,正对每根电缆的竖井腔内壁面上开设有对应的电缆槽,当密封板复位后,电缆扣入于对应的电缆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非常好的防火能力,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快速熄灭火源,并阻隔每一层楼层,防止高温烟气快速的蔓延至整个楼层,更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井,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内常设有各种竖井管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垃圾井、通风井和排烟井等,贯穿若干楼层甚至全部楼层,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缆井火灾时有发生。电缆井内的电线电缆常年使用,容易发生老化的情况,此时若日常维保不及时,一旦绝缘片破损,容易发生短路起火。而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烟气携带的大量热量通过电缆井迅速流动扩散至整个建筑物,高温的浓烟冲到哪里,哪里的可燃物就会燃烧,加速火势蔓延。因此目前的电缆井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电缆在竖井内的布设结构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采用一种更加合理的结构,能够第一时间熄灭电缆上的火焰,且能够快速进行上下漏出隔离,防止烟气的快速弥漫。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包括竖井,竖井内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井腔,竖井腔内正对着每层楼层开设有凹口,凹口开设在竖井腔的内壁两侧,位于凹口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置一连接耳,相邻两连接耳之间均弹性铰接一块密封板,密封板相对竖井腔一面固定布设有一根以上的电缆,正对每根电缆的竖井腔内壁面上开设有对应的电缆槽,当密封板复位后,电缆扣入于对应的电缆槽内;每层建筑体对应的竖井腔内均安装一层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中间正对着电缆的位置均开设一通孔,底部的电缆穿过防火层中间的通孔并伸入于竖井腔的顶部,电缆穿过通孔后使得密封板底部转动并使得密封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缆穿过的出线孔,底部的电缆穿过密封板底部的出线孔向上布设。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扭力弹簧,连接耳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携带着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转轴孔内,所述密封板在自然状态时垂直于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电缆在穿过防火层的通孔其在防火层的顶部形成一段退让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密封板在被撑开后均呈“八”字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密封板的顶部相对面均设置一层隔断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断层采用防火材料,其采用防火铝箔材料,隔断层的两侧分别卡入于密封板上凸出设置的卡板槽内,卡板槽开设在卡板上,卡板一端焊接在密封板上,隔断层与卡板槽内壁打胶水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隔断层在密封板撑开后呈收缩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断层的宽度大于密封板的宽度,隔断层的两侧面分别与竖井腔内壁挤压接触,密封板的两侧端面距离竖井腔内壁1-2c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火层包括一外被层,外被层采用橡胶层,其内部具有一个封闭的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满干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保证电缆井散热性的同时,能够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扑灭火源,并对竖井进行楼层密封,防止烟气的扩散,阻断气流形成通风井结构,降低烟气弥漫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起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火层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火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包括竖井1,竖井1内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井腔8,竖井腔8内正对着每层楼层开设有凹口2,凹口2开设在竖井腔8的内壁两侧,位于凹口2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置一连接耳11,相邻两连接耳11之间均弹性铰接一块密封板3,密封板3相对竖井腔一面固定布设有一根以上的电缆5,正对每根电缆5的竖井腔8内壁面上开设有对应的电缆槽(未图示),当密封板3复位后,电缆5扣入于对应的电缆槽内;每层建筑体对应的竖井腔内均安装一层防火层4,防火层宽度小于竖井腔宽度,防火层两侧与竖井腔内壁打胶水固定粘接,防火层4中间正对着电缆的位置均开设一通孔41,底部的电缆5穿过防火层中间的通孔41并伸入于竖井腔8的顶部,电缆5穿过通孔后使得密封板底部转动并使得密封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其中,密封板3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缆穿过的出线孔(未图示),底部的电缆5穿过密封板3底部的出线孔向上布设,电缆5与密封板3的端面之间采用钢丝绳捆扎或者直接打胶水粘接固定,钢丝捆扎比较麻烦,还需要开孔,所以本实施例中优先使用打胶水固定。其中,密封板3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转轴12,转轴12上固定安装扭力弹簧(未图示),连接耳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携带着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转轴孔内,密封板3在自然状态时垂直于水平面,当正常使用时,密封板3底部通过转轴12转动,此时扭力弹簧扭转,产生强大的弹性反弹力,但是由于电缆顶部穿过通孔并通过防火层限位,因此密封板不能归位,此时两块密封板之间呈“八”字形。其中,电缆5在穿过防火层的通孔其在防火层的顶部形成一段退让段7,该退让段7不仅可以使得电缆可以上下端衔接,又可以使得电缆在密封板恢复形变后的拉伸使用,防止牵拉到顶部电缆,该退让段的长度不宜过长,否则只要满足退让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密封板的顶部相对面均设置一层隔断层6,隔断层6采用防火材料,其采用防火铝箔材料,隔断层的两侧分别卡入于密封板上凸出设置的卡板槽内,卡板槽开设在卡板(未图示)上,卡板一端焊接在密封板3上,隔断层与卡板槽内壁打胶水固定,隔断层在密封板撑开后呈收缩状。当密封板在扭力弹簧作用下恢复形变后,整个隔断层拉伸,如图2所示,此时利用隔断层来阻隔上下空间,减少烟气在上下楼层的快速传递。本实施例中,隔断层6的宽度大于密封板3的宽度,隔断层6的两侧面分别与竖井腔内壁挤压接触,密封板3的两侧端面距离竖井腔内壁1-2cm,由于密封板与竖井腔内壁存在间隙,故可以保证通风散热性,但是隔断层在被拉伸后,可以紧贴着竖井腔,尽量的隔断上下空间,减少烟气的蔓延。如图3和图4所示,防火层4包括一外被层,外被层采用橡胶层,其内部具有一个封闭的填充腔42,填充腔42内填充满干粉,由于防火层4采用橡胶层,因此燃点很低,当底部的电缆发生自燃时,可以利用高温快速破裂,为了使得干粉呈爆裂状散落,可以对填充腔内填充气体,使得弹性的橡胶层膨胀,这样一旦破损,可以增加爆裂效果,使得干粉的分散可以更加的均匀,干粉洒落后可以快速进行灭火,与此同时,在扭力弹簧作用下,密封板携带着电缆快速击打竖井内壁,利用击打力瞬间灭火,配合干粉,可大大增加灭火效果,密封板复位后可以使得电缆扣入于电缆槽内,使得密封板紧贴着竖井腔内壁,这样可以封闭电缆的起火点,防止继续燃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保证电缆井散热性的同时,能够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扑灭火源,并对竖井进行楼层密封,防止烟气的扩散,阻断气流形成通风井结构,降低烟气弥漫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竖井内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井腔,竖井腔内正对着每层楼层开设有凹口,凹口开设在竖井腔的内壁两侧,位于凹口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置一连接耳,相邻两连接耳之间均弹性铰接一块密封板,密封板相对竖井腔一面固定布设有一根以上的电缆,正对每根电缆的竖井腔内壁面上开设有对应的电缆槽,当密封板复位后,电缆扣入于对应的电缆槽内;每层建筑体对应的竖井腔内均安装一层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中间正对着电缆的位置均开设一通孔,底部的电缆穿过防火层中间的通孔并伸入于竖井腔的顶部,电缆穿过通孔后使得密封板底部转动并使得密封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竖井内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井腔,竖井腔内正对着每层楼层开设有凹口,凹口开设在竖井腔的内壁两侧,位于凹口底面的两侧均垂直设置一连接耳,相邻两连接耳之间均弹性铰接一块密封板,密封板相对竖井腔一面固定布设有一根以上的电缆,正对每根电缆的竖井腔内壁面上开设有对应的电缆槽,当密封板复位后,电缆扣入于对应的电缆槽内;每层建筑体对应的竖井腔内均安装一层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中间正对着电缆的位置均开设一通孔,底部的电缆穿过防火层中间的通孔并伸入于竖井腔的顶部,电缆穿过通孔后使得密封板底部转动并使得密封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缆穿过的出线孔,底部的电缆穿过密封板底部的出线孔向上布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电缆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底部两侧各设置一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扭力弹簧,连接耳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携带着扭力弹簧弹性安装于转轴孔内,所述密封板在自然状态时垂直于水平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园芳
申请(专利权)人:俞园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