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690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包括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及流通区的微型监测仪节点,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稳定地块及泥石流流通区两侧稳定地块上的基站,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的雨量计、布置在泥石流流通区的泥位计;所述微型监测仪节点、雨量计、泥位计通过基站并借助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手段将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基于计算机语言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根据布点方案提出有效的预警实现方法,并设定预警值分级,通过现场广播预警、短信方式进行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最直接方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灾情进行预警预报,立即发出防灾避灾警报,并以短信方式立即通知相关监测人员做好防灾避灾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
技术介绍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受极端气象、地震、工程建设加剧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山区众多自然灾害中具有突发性灾变过程的主要灾种。它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由于降水(暴雨、融雪、冰川)的浸蚀,山洪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沿山涧沟谷长距离奔腾而下,它的发生一般是骤然的、短暂的和间歇(阵流)的。其前峰是一股浓浊而粘稠的洪流,形成泥石流的“龙头”,能以几米至十几米的高峰倾泻而下,容重大、浮托能力强,冲刷和堆积均极迅速,常常在很短时间内流出数十万立方米以至数百万立方米的固体物质,能将数十吨、数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巨石,从山中冲到山外。泥石流的破坏力极强,严重威胁下游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房屋建筑、公路、铁路、电力等设施。泥石流发生监测与预警一直是泥石流灾害防治领域的重中之重,目前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第一类是通过CCD传感器(照相或录像)对泥石流沟道进行监测,直观判断泥石流是否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及流通区的微型监测仪节点,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稳定地块及泥石流流通区两侧稳定地块上的基站,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的雨量计、布置在泥石流流通区的泥位计;所述微型监测仪节点、雨量计、泥位计通过基站并借助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手段将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基于计算机语言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根据布点方案提出有效的预警实现方法,并设定预警值分级,通过现场广播预警、短信方式进行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及流通区的微型监测仪节点,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稳定地块及泥石流流通区两侧稳定地块上的基站,布置在泥石流物源区的雨量计、布置在泥石流流通区的泥位计;所述微型监测仪节点、雨量计、泥位计通过基站并借助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手段将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基于计算机语言实现数据的及时处理,根据布点方案提出有效的预警实现方法,并设定预警值分级,通过现场广播预警、短信方式进行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计用于实时掌握区段的降雨量、风速方向、温湿度,通过在监控中心设置一定预警阈值,当数据达到预警值时发出预警指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灾害一体化监测系统及可视化预警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监测仪节点内设有GSP模块,并用防水外壳封装,在泥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滑帅尹尚先张丽彭瑞朱权洁杨德方刘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