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叶式可回收锚固方法及锚固构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施工,矿山支护,地质灾害治理、抢险、排险抗拉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锚固方法及锚固头。
技术介绍
在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中。岩土工程施工,矿山支护,地质灾害治理、抢险、排险等工作中抗拉构件(锚杆、锚索、抗拔桩等)大量使用,传统的方法是将抗拉构件置入岩土中,利用加压、注浆或化学粘固剂的方法,通过抗拉构件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为抗拉构件提供拉力,以达到利用抗拉构件进行锚固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当前的岩土工程施工,矿山支护,地质灾害治理、抢险、排险工作中,抗拉构件的传统锚固方法存在拉力小、获得有效拉力时间长、存在滑移失效问题,化学物质进入地下之后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或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快速获得拉力、提高抗拉构件的抗拉能力、提高地层承载力资源利用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优点的锚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锚固装置,包括锚固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叶式可回收锚固方法及锚固构件装置,包括锚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头(1)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倒叶(2),所述锚固头(1)上设置有供所述压力板(21)嵌入的卡槽(92),所述锚固头(1)在倒叶(2)的腋下设置有增压槽(93),所述锚固头(1)内安装有移动锁头(4),移动锁头(4)与倒叶(2)进行相互锁定,并实现力的传递和相互转换,所述锚固头(1)上设置有初装弹簧片(94),用于锚固头(1)安装时限制锚固头(1)的移动,所述锚固头(1)的端头设置有半球型回收控制帽(3),所述锚固头(1)前端设置有回收室(5),当所述移动锁头(4)外移时,促使所述倒叶(2)转动并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叶式可回收锚固方法及锚固构件装置,包括锚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头(1)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倒叶(2),所述锚固头(1)上设置有供所述压力板(21)嵌入的卡槽(92),所述锚固头(1)在倒叶(2)的腋下设置有增压槽(93),所述锚固头(1)内安装有移动锁头(4),移动锁头(4)与倒叶(2)进行相互锁定,并实现力的传递和相互转换,所述锚固头(1)上设置有初装弹簧片(94),用于锚固头(1)安装时限制锚固头(1)的移动,所述锚固头(1)的端头设置有半球型回收控制帽(3),所述锚固头(1)前端设置有回收室(5),当所述移动锁头(4)外移时,促使所述倒叶(2)转动并嵌入土体,所述倒叶(2)嵌入土层时所述压力板(21)穿过卡槽(92)嵌入锁槽(41),最终实现倒叶(2)、移动锁头(4)、外壳(9)和地层锁定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锚固头,安装时通过锚索(杆)(7)对移动锁头(4)施加拉力,移动锁头通过锁头压板(44)对锁板(23)施加压力,外壳(9)被初装弹簧片(94)限制,倒叶(2)绕销钉(6)(或锁板簧片(24))转动,转动的倒叶(2)在偏斜尖揳(22)引导及压力的作用下侧向嵌入土层内,倒叶(2)全部嵌入土层后锚固头便完全锁定于土层中,于此为锚固构件提供拉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锁头(4)、外壳(9)和回收控制帽(3)共同组成可变空间的回收室(5),通过设置回收室(5)解决需要回收锚索(杆)(7)的锁定与解锁问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叶(2)包括压力板(21)、偏斜尖揳(22)、锁板(23),所述倒叶(2)、压力板(21)、锁板(23)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