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及其在抗大鲵虹彩病毒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225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抗病毒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及其在抗鲤疱疹病毒II型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是有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655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拟干酪乳杆菌混配或混合发酵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复合菌剂发酵上清液,能降低大鲵虹彩病毒(GSIV)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活性,抑制GSIV病毒入侵对细胞的感染,对细胞无毒副作用,且复合菌剂的抑制效果比单独使用鼠李糖乳杆菌YFI‑6的效果要好。饲料添加复合菌剂菌体可有效降低大鲵感染GSIV的死亡率,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大鲵病毒性出血病。

A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poun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ti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及其在抗大鲵虹彩病毒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抗病毒微生态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及其在抗大鲵虹彩病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大鲵(Andrias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是现存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有尾两栖动物。中国大鲵是我国珍稀的名贵特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收录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近年来,由于大鲵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人员对大鲵疾病的认知尚浅,导致大鲵的各种病害日趋严重。这不仅致使宝贵的大鲵资源和养殖经济得到损失,同时还制约了大鲵集约化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病毒性疾病是对大鲵养殖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病原传播速度快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90%以上。耿毅等(2010)首次报道了在人工养殖大鲵中蛙病毒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后科研人员先后分离出大鲵病毒性疾病病原,并确认其为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蛙病毒属(Ranavirus)的成员。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包括鼠李糖乳杆菌YFI‑6、植物乳杆菌和拟干酪乳杆菌,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YFI‑6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6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包括鼠李糖乳杆菌YFI-6、植物乳杆菌和拟干酪乳杆菌,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YFI-6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655。2.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复合菌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大鲵病毒性出血病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复合菌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由大鲵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复合菌剂在制备大鲵虹彩病毒抗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薛明洋范玉顶孟彦江南刘文枝李逸群曾令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