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13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施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包括备料、混合搅拌、静置、检验以及分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长期施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富含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氮、磷、钾、多种酶类、糖类、蛋白质、核酸、胡敏酸和VC、VE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菌肥,对土壤均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对于比较贫瘠和沙化的土壤,腐植酸可以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把土壤中被固定的对植物有益的金属阳离子像K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otassium humate flush fer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施肥
,尤其涉及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冲施肥因使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板结,无法调和土壤的pH,无法增强土壤有益菌的活性以及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同时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破坏了植物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比较贫瘠和沙化的土壤,无法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具体的原料如下:菌体蛋白15-23份、腐殖酸25-30份、尿酸27-35份、磷酸一铵14-22份、磷酸二氢钾8-12份以及植物乳杆菌1-3份;S2、混合搅拌:将备好的各种原料投入配制罐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开启配制罐电源开关,搅拌的速度控制在20r/min,搅拌的时间在15-20分钟,且温度保持在24-27摄氏度的范围内;S3、静置:在S2完成后,将混合后的液体肥料放置在储存罐内进行保存,保存的时间为24-36h,使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充分沉淀;S4、检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取样:取S3静置后溶液的上层溶液10-30mL,并进行风干,直至得到棕黑色、疏松且无光泽的固体颗粒,停止风干;N2、湿润;N3、水域加热:将锥形瓶进行水域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摄氏度,同时不断的摇动锥形瓶,待样品全部下沉后,继续加热100-120分钟后取出,并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N4、过滤:N5、氧化: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0.2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N6、记录:用水稀释N5中氧化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160-200mL,加入1-3滴邻菲啰林指示剂,用硫酸铁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是溶液变为红色,记录硫酸铁的用量;N7、测定空白标定值;N8、总腐殖酸的算法;S5、分装。优选的,N2湿润具体包括取N1中样品0.25-0.4g,置于3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焦磷酸钠浸提剂150-170mL,并进行摇动,使得样品充分的润湿。优选的,N4过滤具体包括将N3中的浸出液以及残渣全部倒入2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涤液也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定溶,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优选的,N7中的测定空白标定值具体包括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0.2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测定出空白标定值。优选的,N8中的总腐殖酸的算法具体包括根据公式总腐殖酸(%)=0.05*0.006*50*100(a-b)/WC,同时式中a为空白标定时用取得硫酸铁标准溶液的体积,b为样品标定时用去硫酸铁标准溶液体积,且0.006为计算系数,C为腐殖酸的含碳率,W为样品的重量,50为分取倍数。优选的,a与b的单位均为mL,W的单位为g。优选的,S5中的分装具体包括用塑料桶将上清液进行分装,每桶准确称至17.9-18.1kg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有益效果在于该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对于比较贫瘠和沙化的土壤,腐植酸可以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把土壤中被固定的对植物有益的金属阳离子像K+、Mg+以及Ca+转换成一种能够被吸收的形式,进而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板结的土壤中,腐植酸可以与土壤中的有益菌作用使土壤变成松软结构,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氧气的吸收,在碱性土壤环境中,很多基本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以不能被植物吸收的形式存在的,腐植酸可以起到缓冲pH作用,进而把这些基本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转换成能够被植物吸收的形式,在酸性土壤环境中,可与重金属发生反应,减少重金属污染,同时土壤中被Ca3+、Fe3+以及Al3+固定的磷也能够被释放出来被植物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具体的原料如下:菌体蛋白15份、腐殖酸25份、尿酸27份、磷酸一铵14份、磷酸二氢钾8份以及植物乳杆菌1份;S2、混合搅拌:将备好的各种原料投入配制罐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开启配制罐电源开关,搅拌的速度控制在20r/min,搅拌的时间在15分钟,且温度保持在24摄氏度的范围内;S3、静置:在S2完成后,将混合后的液体肥料放置在储存罐内进行保存,保存的时间为24h,使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充分沉淀;S4、检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取样:取S3静置后溶液的上层溶液10mL,并进行风干,直至得到棕黑色、疏松且无光泽的固体颗粒,停止风干;N2、湿润;取N1中样品0.25g,置于3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焦磷酸钠浸提剂150mL,并进行摇动,使得样品充分的润湿。N3、水域加热:将锥形瓶进行水域加热,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同时不断的摇动锥形瓶,待样品全部下沉后,继续加热100分钟后取出,并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N4、过滤:将N3中的浸出液以及残渣全部倒入2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涤液也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定溶,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N5、氧化: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N6、记录:用水稀释N5中氧化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160mL,加入1滴邻菲啰林指示剂,用硫酸铁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是溶液变为红色,记录硫酸铁的用量;N7、测定空白标定值;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测定出空白标定值;N8、总腐殖酸的算法;具体包括根据公式总腐殖酸(%)=0.05*0.006*50*100(a-b)/WC,同时式中a为空白标定时用取得硫酸铁标准溶液的体积,b为样品标定时用去硫酸铁标准溶液体积,且0.006为计算系数,C为腐殖酸的含碳率,W为样品的重量,50为分取倍数,a与b的单位均为mL,W的单位为g。S5、分装:用塑料桶将上清液进行分装,每桶准确称至17.9kg。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一下几点:1、避免因使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板结;2、调和土壤的pH;3、增强土壤有益菌的活性,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4、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长期施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并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5、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品除含高品质的腐殖酸外,还富含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氮、磷、钾、多种酶类、糖类(低聚糖、果糖等)、蛋白质、核酸、胡敏酸和VC、VE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菌肥;6、对于比较贫瘠和沙化的土壤,腐植酸可以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把土壤中被固定的对植物有益的金属阳离子像K+、Mg+以及Ca+等转换成一种能够被吸收的形式,进而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7、在板结的土壤中,腐植酸可以与土壤中的有益菌作用使土壤变成松软结构,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氧气的吸收;8、在碱性土壤环境中,很多基本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以不能被植物吸收的形式存在的,腐植酸可以起到缓冲pH作用,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具体的原料如下:菌体蛋白15‑23份、腐殖酸25‑30份、尿酸27‑35份、磷酸一铵14‑22份、磷酸二氢钾8‑12份以及植物乳杆菌1‑3份;S2、混合搅拌:将备好的各种原料投入配制罐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开启配制罐电源开关,搅拌的速度控制在20r/min,搅拌的时间在15‑20分钟,且温度保持在24‑27摄氏度的范围内;S3、静置:在S2完成后,将混合后的液体肥料放置在储存罐内进行保存,保存的时间为24‑36h,使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充分沉淀;S4、检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取样:取S3静置后溶液的上层溶液10‑30mL,并进行风干,直至得到棕黑色、疏松且无光泽的固体颗粒,停止风干;N2、湿润;N3、水域加热:将锥形瓶进行水域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摄氏度,同时不断的摇动锥形瓶,待样品全部下沉后,继续加热100‑120分钟后取出,并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N4、过滤:N5、氧化: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0.2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N6、记录:用水稀释N5中氧化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160‑200mL,加入1‑3滴邻菲啰林指示剂,用硫酸铁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是溶液变为红色,记录硫酸铁的用量;N7、测定空白标定值;N8、总腐殖酸的算法;S5、分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殖酸钾冲施肥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具体的原料如下:菌体蛋白15-23份、腐殖酸25-30份、尿酸27-35份、磷酸一铵14-22份、磷酸二氢钾8-12份以及植物乳杆菌1-3份;S2、混合搅拌:将备好的各种原料投入配制罐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开启配制罐电源开关,搅拌的速度控制在20r/min,搅拌的时间在15-20分钟,且温度保持在24-27摄氏度的范围内;S3、静置:在S2完成后,将混合后的液体肥料放置在储存罐内进行保存,保存的时间为24-36h,使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充分沉淀;S4、检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取样:取S3静置后溶液的上层溶液10-30mL,并进行风干,直至得到棕黑色、疏松且无光泽的固体颗粒,停止风干;N2、湿润;N3、水域加热:将锥形瓶进行水域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摄氏度,同时不断的摇动锥形瓶,待样品全部下沉后,继续加热100-120分钟后取出,并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N4、过滤:N5、氧化:吸取N4过滤后的滤液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0.14-0.2mol/L重铬酸钾溶液5mL和浓硫酸15mL,在沸水中进行水域加热氧化35-4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N6、记录:用水稀释N5中氧化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160-200mL,加入1-3滴邻菲啰林指示剂,用硫酸铁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是溶液变为红色,记录硫酸铁的用量;N7、测定空白标定值;N8、总腐殖酸的算法;S5、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永昌张世武朱英布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祁连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