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1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采用依次连接的活性炭吸附塔、微电解系统、类芬顿系统、预酸化池、UASB系统,SBR系统、反硝化池、MBR系统构成一个处理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工艺系统。从而达到对污水进行解毒、改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确保污水能够正常进行生化处理。

Biochemical treatment process of toxic and low biochemical sewag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水系统有毒污水生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属于活性污泥法污水生化处理领域。技术背景随着工业发展及环保要求,工业废水需要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为满足工业装置生产需要,需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装置,越来越多的工艺装置产生的污水具有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的特定,这类污水也是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难题,为了减轻对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污水进行解毒、改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确保污水能够正常进行生化处理。现有技术中采用芬顿工艺处理污水,引入亚铁离子,产生铁泥,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去除铁离子,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采用依次连接的活性炭吸附塔、微电解系统、类芬顿系统、预酸化池、UASB系统,SBR系统、反硝化池、MBR系统构成一个处理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工艺系统。从而达到对污水进行解毒、改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确保污水能够正常进行生化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首先进入活性炭吸附塔进行物理吸附,吸附颗粒较大的悬浮有机物;经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后的污水依次进入微电解系统、类芬顿系统,通过氧化作用对污水进行减毒、改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经类芬顿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中和池,使用氢氧化钠调整PH值后进入预酸化池;预酸化池通过引入MBR系统回流的污泥,利用该污泥中的菌群将污水中的COD进行水解预酸化,同时在预酸化池中加入噬硫菌降低污水中的S离子(硫酸根、硫化氢等);预酸化后的污水进入蒸汽加热池调节温度后进入UASB系统,通过厌氧反应后进入SBR系统,经SBR系统处理后,SBR系统出水和MBR系统部分回水进入反硝化池进一步降解总氮,降解总氮后的污水再进入MBR系统,深度处理后使出水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一级预处理:先采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去除非溶性COD,再利用酸调节污水PH值为2-3后,依次经微电解反应、类芬顿反应进一步降解COD,再使用碱调节污水PH值为6-9。(2)二级生化处理:来自步骤(1)的污水先进入预酸化池,在预酸化池中水解预酸化污水,同时加入噬硫菌去除S离子;预酸化后的污水进入蒸汽加热池,在污水中通入蒸汽将污水温度调整至35℃;再进入UASB系统厌氧处理,经UASB系统处理的污水再经SBR系统好氧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氨氮。(3)三级深度处理:来自步骤(2)的污水以及MBR系统部分回水,先经反硝化后脱总氮,再利用MBR工艺进一步去除COD并过滤掉悬浮物,同时将MBR系统部分污泥回流至预酸化系统,MBR系统回流至预酸化系统的污泥携带的部分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依次进入蒸汽加热池、USAB系统、SBR系统,最终在SBR系统中经活性污泥吸附后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现有技术UASB运行不稳定,主要原因:一是UASB系统进水B/C较低、难以调整;二是未有效处理影响UASB系统运行的S离子(硫酸根、硫化氢等);三是UASB系统进水温度波动较大。现有技术MBR系统运行不稳定,主要原因MBR系统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积累,无法排出系统,造成菌群活性降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活性炭颗粒粒径优选4~6mm,调节PH值用酸优选质量浓度为98%(wt%)浓硫酸,调节PH值用碱优选氢氧化钠。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预酸化池池内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2~0.4mg/L;UASB反应器出水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5mg/L;SBR系统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5-6mg/L。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系统,系统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微电解系统、类芬顿系统、预酸化池、UASB系统,SBR系统、反硝化池、MBR系统依次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塔污水出口和微电解系统污水进口相连接,微电解系统污水出口和类芬顿系统污水进口相连接,类芬顿系统污水出口和中和池污水进口相连接,中和池污水出口和预酸化池污水进口相连接,预酸化池污水出口和蒸汽加热池污水进口相连接,蒸汽加热池污水出口和UASB系统污水进口相连接,UASB系统污水出口和SBR系统污水进口相连接,SBR系统污水出口和反硝化池污水第一进口相连接,反硝化池污水出口和MBR系统污水进口相连接,MBR系统污水出口即污水外排口,MBR系统污水回流口和反硝化池污水第二进口相连接,MBR系统污泥回流口和预酸化池回流污泥进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应用类芬顿工艺处理污水(现有技术无该工艺),即不投加亚铁离子,只加双氧水,可减少系统铁盐投加,减少铁泥的产生,优化后期运行环境,减少铁离子以及含铁污泥对系统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设置预酸化环节(现有技术无该环节),通过预酸化池处理产生两方面的有益效果,一是通过使用污泥菌群水解酸化污水中部分有机物,将B/C调整至0.4,经试验,该B/C是UASB系统运行的最佳值;二是在预酸化池中加入的噬硫菌可有效去除S离子(硫酸根、硫化氢等),消除硫离子对后续UASB等厌氧系统的影响。3、本专利技术预酸化后的污水设置蒸汽加热环节(现有技术无该环节),在污水中通入蒸汽将污水进行加热,保障了UASB高效运行。4、本专利技术采用SBR工艺取代现有的A/O工艺,与现有的A/O工艺相比,SBR工艺可进一步增加系统的操作弹性及抗冲击能力,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COD、氨氮。5、本专利技术增加反硝化环节(现有技术无该环节,不能有效脱除总氮),通过反硝化工艺有效脱除总氮,使总氮降低到2mg/L以下。6、本专利技术增加MBR系统污泥回流至预酸化池环节,(现有技术无该环节,MBR系统只定期清洗膜,无法去除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造成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持续积累、无法排出系统,影响稳定运行),回流至预酸化池的污泥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依次进入蒸汽加热池、USAB系统、SBR系统,最终在SBR系统中经活性污泥吸附后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MBR系统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的减少直接优化了MBR系统污泥菌群生存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具体工艺见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先采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去除非溶性COD,再利用酸调节污水PH值为2后,依次经微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一级预处理:先采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去除非溶性COD,再利用酸调节污水PH值为2‑3后,依次经微电解反应、类芬顿反应进一步降解COD,再使用碱调节污水PH值为6‑9;(2)二级生化处理:来自步骤(1)的污水先进入预酸化池,在预酸化池中水解预酸化污水,同时加入噬硫菌去除S离子;预酸化后的污水进入蒸汽加热池,在污水中通入蒸汽将污水温度调整至35℃;再进入UASB系统厌氧处理,经UASB系统处理的污水再经SBR系统好氧处理;(3)三级深度处理:来自步骤(2)的污水以及MBR系统部分回水,先经反硝化后脱总氮,在再利用MBR工艺进一步去除COD并过滤掉悬浮物,同时将MBR系统污泥部分污泥回流至预酸化池预酸化步骤(1)中的污水,MBR系统回流至预酸化池的污泥携带的部分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依次进入蒸汽加热池、USAB系统、SBR系统,最终在SBR系统中经活性污泥吸附后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一级预处理:先采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去除非溶性COD,再利用酸调节污水PH值为2-3后,依次经微电解反应、类芬顿反应进一步降解COD,再使用碱调节污水PH值为6-9;(2)二级生化处理:来自步骤(1)的污水先进入预酸化池,在预酸化池中水解预酸化污水,同时加入噬硫菌去除S离子;预酸化后的污水进入蒸汽加热池,在污水中通入蒸汽将污水温度调整至35℃;再进入UASB系统厌氧处理,经UASB系统处理的污水再经SBR系统好氧处理;(3)三级深度处理:来自步骤(2)的污水以及MBR系统部分回水,先经反硝化后脱总氮,在再利用MBR工艺进一步去除COD并过滤掉悬浮物,同时将MBR系统污泥部分污泥回流至预酸化池预酸化步骤(1)中的污水,MBR系统回流至预酸化池的污泥携带的部分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依次进入蒸汽加热池、USAB系统、SBR系统,最终在SBR系统中经活性污泥吸附后随剩余污泥排出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COD、高氨氮有毒低生化性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活性炭颗粒粒径优选4~6mm,调节PH值用酸优选质量浓度为98wt%浓硫酸,调节PH值用碱优选氢氧化钠。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占珍丁康肖光段兆铎何凯韩士亮高猛陈思威李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