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05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储罐设备的技术领域,储罐结构包括:罐体和安装立柱;罐体呈柱状结构,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有安装立柱,从而能够通过安装立柱对罐体的侧板进行稳固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安装立柱的顶部用于设置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能够用于提升壁板和顶板的安装;通过储罐结构内部的安装立柱以及在安装立柱上安装吊装装置能够起到吊装的作用,从而不需要再使用类似于吊车的大型的吊装设备,节省了安装成本;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储罐结构借用的设备多,工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保证安装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材、机”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高处作业风险。

Tank structur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火力发电厂的不断扩容、扩建,水处理系统金属结构储罐(水箱)容积不断增大,安装难度也随之增大。根据传统施工方法,圆柱形金属结构水箱采用层层制作、安装的模式,需投入大量的人、材、机,且高处作业频繁,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工程成本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储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储罐结构投入的设备多,工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罐结构,包括:罐体和安装立柱;所述罐体呈柱状结构,所述安装立柱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罐体的侧壁贴合,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用于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能够用于提升所述侧壁。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立柱均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多个所述安装立柱沿着所述柱状结构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安装立柱均与所述罐体的侧壁贴合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包括底板、侧壁和顶壁;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柱状结构的罐体。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多个壁板,所述顶壁包括多个顶板;每个所述壁板呈圆弧状结构,多个所述壁板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罐体的柱状侧壁;每个所述顶板呈扇形结构,多个所述顶板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罐体的圆形顶壁。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壁板包括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位于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三壁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壁板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三壁板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安装立柱上的所述吊装装置能够依次带动所述第一壁板或第二壁板,以使所述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沿着高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的内侧板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立柱上的吊装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沿着每个所述顶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加强筋和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壁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包角密封件,所述第一包角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壁板和顶板密封连接;所述壁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包角密封件,所述第而包角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壁板和底板密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边,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弧形边与所述侧壁对接并固定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边,所述顶壁通过所述弧形边与所述侧壁对接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底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基准点,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基准点一一对应,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分别与所述安装立柱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管、水位计和浮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水位计位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且所述水位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所述浮顶为膜式柔性浮顶,且所述浮顶罩设于所述罐体的顶壁的顶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罐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罐体的底板、侧壁和顶壁进行预制;施工底板,在底板的外边缘处画圆,并沿着底板的外圆安装第一侧壁;在底板上连接安装立柱,并在安装立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安装吊装装置;通过吊装装置提升第一侧壁,并将上升后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安装顶壁;通过吊装装置提升与第一侧壁连接后的第二侧壁,并将上升后的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固定连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将多个侧壁依次连接;将最后安装后的侧壁与底板固定连接,形成罐体;拆卸吊装装置,完成储罐结构的安装。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底板上连接安装立柱的步骤还包括:在安装立柱的一端安装吊装装置;在底板上画圆并靠近侧壁,根据安装立柱的数量将圆均分,作为安装立柱就位的基准,将安装立柱远离吊装装置的一端依次焊接固定在基准点上,并在安装立柱的焊接点加支撑支架固定。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安装顶壁的步骤还包括:当安装立柱的高度高于顶壁的高度时,在顶壁的顶板与安装立柱冲突的位置进行切割孔洞,避让安装立柱及吊装装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安装顶壁的步骤还包括:在底板中心位置安装固定支架;依次将顶壁的多个顶板就位,且顶板的弧形边与第一侧壁的壁板的外圆线重合,顶端放于固定支架上;当各个顶板安装完毕后,在各个顶板的中心位置安装中心圆板,以完成密封的顶壁;拆除固定支架。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罐体的外部安装顶板围栏、接管和爬梯;在罐体的外部涂刷防腐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罐结构,包括:罐体和安装立柱;罐体柱状结构,安装立柱设置于罐体内,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有安装立柱,从而能够通过安装立柱对罐体的侧板进行稳固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安装立柱的顶部用于设置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能够用于提升壁板和顶板的安装;通过储罐结构内部的安装立柱以及在安装立柱上安装吊装装置能够起到吊装的作用,从而不需要再使用类似于吊车的大型的吊装设备,节省了安装成本;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储罐结构借用的设备多,工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保证安装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材、机”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高处作业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罐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罐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罐结构的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罐结构的安装至第二侧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罐结构的拆除吊装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罐体;200-安装立柱;300-吊装装置;400-底板;500-侧壁;501-第一壁板;502-第二壁板;503-第三壁板;600-顶壁;700-连接板;800-第一包角密封件;900-支撑支架;11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罐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罐体100的底板400、侧壁500和顶壁600进行预制,并根据其物理形状存放;施工底板400,在底板400的外边缘处画圆,并沿着底板400的外圆安装第一侧壁;在底板400上连接安装立柱200,并在安装立柱200远离底板400的一端安装吊装装置300;通过吊装装置300提升第一侧壁,并将上升后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安装顶壁600;通过吊装装置300提升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安装立柱;所述罐体呈柱状结构,所述安装立柱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罐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用于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能够用于提升所述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安装立柱;所述罐体呈柱状结构,所述安装立柱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安装立柱与所述罐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用于设置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能够用于提升所述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立柱均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多个所述安装立柱沿着所述柱状结构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安装立柱均与所述罐体的侧壁贴合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底板、侧壁和顶壁;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柱状结构的罐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多个壁板,所述顶壁包括多个顶板;每个所述壁板呈圆弧状结构,多个所述壁板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罐体的柱状侧壁;每个所述顶板呈扇形结构,多个所述顶板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罐体的圆形顶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包括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位于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三壁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壁板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三壁板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安装立柱上的所述吊装装置能够依次带动所述第一壁板或第二壁板,以使所述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沿着高度方向依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的内侧板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立柱上的吊装装置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每个所述顶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加强筋和所述顶板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包角密封件,所述第一包角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壁板和顶板密封连接;所述壁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包角密封件,所述第而包角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壁板和底板密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边,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弧形边与所述侧壁对接并固定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边,所述顶壁通过所述弧形边与所述侧壁对接并固定连接。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飞陆祖安李浩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