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光警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5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蜂鸣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避免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与蜂鸣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与电路板可拆卸连接的减振环以及设置在减振环内与固定板和减振环连接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提供一种能使蜂鸣器稳固固定的声光警报器的同时,减小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使得声光警报器不因蜂鸣器的故障而报废。

An audible and visual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光警报器
本技术涉及警报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声光警报器。
技术介绍
声光警报器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市场上的声光警报器,蜂鸣器为粘接安装,即把粘接剂涂在警报器外壳的粘接面上再粘接蜂鸣器。使用的粘接剂需要快配快用且对环境有污染;粘接后的产品部件需要晾干48小时,且晾干期间禁止移动;粘接剂抗老化能力不足,经过热胀冷缩周期后更易松脱;松脱后的蜂鸣器振动发出的音质、音量发生改变,且工作过程中,蜂鸣器的振动和粘接剂的老化,导致蜂鸣器的脱落,从而影响声光警报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光警报器,其优点是在提供一种能使蜂鸣器稳固固定的声光警报器的同时,减小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使得声光警报器不因蜂鸣器的故障而报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和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蜂鸣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避免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与蜂鸣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与电路板可拆卸连接的减振环以及设置在减振环内与固定板和减振环连接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蜂鸣器振动时,蜂鸣器振动导致与蜂鸣器连接的固定板振动,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减少振动传导到减振环上,从而减小蜂鸣器因振动而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小警报器的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片,弹性片上设置有卡块,蜂鸣器的外壳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组在安装蜂鸣器时,将蜂鸣器挤压到固定板上,从而使卡块卡接到卡槽内,弹性片的加设以及卡块和卡槽的配合卡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蜂鸣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至少设置为4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蜂鸣器振动时,足够多的弹簧,更利于缓冲固定板上的振动传导到减振环上,从而减小蜂鸣器的脱落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环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与其两者连接的缓冲件,缓冲件包括橡胶垫和若干个连接杆,橡胶垫一端与减振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蜂鸣器振动传导到减振环上,设置在减振环下方的橡胶垫可以减缓振动传导到连接杆上,从而减缓振动传导到电路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电路板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连接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电路板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连接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和底座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外壳,更换蜂鸣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磁铁,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相互磁吸的第二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外壳时,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吸作用将外壳和底座连接在一起,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外壳和底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磁铁的第一容纳槽,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磁铁的第二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设置,减小了外壳和底座连接时的空隙,从而使外壳和底座连接的更紧密,避免环境中的灰尘、杂质进入外壳内,从而减小警报器损坏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蜂鸣器上设置有减小振动导致蜂鸣器脱落可能性的减振组件,在弹簧的缓冲作用下,减小了因蜂鸣器振动而导致蜂鸣器脱落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警报器的质量;2.通过将蜂鸣器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蜂鸣器;3.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磁铁,外壳上设置与第一磁铁相互磁吸的第二磁铁,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安装底座和外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体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凸显卡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凸显减振组件的爆炸图;图7是图6中C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卡块与卡槽卡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固定槽;12、第一容纳槽;13、第一磁铁;14、凹槽;2、外壳;21、卡接环;22、第二容纳槽;23、第二磁铁;24、凸起;3、电路板;31、固定块;4、蜂鸣器;41、固定板;411、弹性片;412、卡块;42、卡槽;43、连接板;5、减振组件;51、减振环;52、弹簧;6、减振件;61、固定环;62、橡胶垫;6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1、外壳2以及设置在外壳2内的电路板3和蜂鸣器4,底座1和外壳2可拆卸连接,结合图3和图4,外壳2内周壁上设置有卡接环21,卡接环21凸出与外壳2内周壁,卡接环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容纳槽22,第二容纳槽22内固定有第二磁铁23,电路板3与底座1连接,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卡接环21的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容纳槽2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容纳槽12,第二容纳槽22内设置有与第二磁铁23相配合卡接的第一磁铁13,在安装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3之间的磁吸作用,将外壳2与底座1连接。第二磁铁23上设置有凸起24(见图5),第一磁铁13上设置有与凸起24相配合卡接的凹槽14,凸起24和凹槽14可在安装外壳2和底座1的过程中起到限位的效果。如图6和图7所示,蜂鸣器4下方设置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与蜂鸣器4可拆卸连接,固定板41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片411,弹性片411上固定连接有卡块412,蜂鸣器4的外壳2的相应位置上开设有与卡块412配合卡接的卡槽42,工在安装蜂鸣器4过程中,工作人员用手向固定板41的方向挤压蜂鸣器4,从而使得卡块412插入卡槽42内(见图8),弹性片411恢复到原始状态,增强卡块412卡接到卡槽42内的牢固性,避免蜂鸣器4从电路板3上脱落。在拆卸蜂鸣器4时,工作人员向远离固定板41的方向拉动蜂鸣器4,从而将卡块412从卡槽42内退出,完成蜂鸣器4的拆卸。如图2和图6所示,蜂鸣器4和电路板3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5,减振组件5包括与固定板41连接的若干个弹簧52以及与弹簧52连接的减振环51,弹簧52一端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减振环51的内壁固定连接,减振环51将蜂鸣器4包围住,当蜂鸣器4振动,在弹簧52弹性作用下,蜂鸣器4在减振环51包围的区域内振动,既保证蜂鸣器4正常振动而产生的音频,也减小了蜂鸣器4的振动传导到减振环51上,避免蜂鸣器4与电路板3之间通过粘接剂直接粘接,因蜂鸣器4的振动而导致蜂鸣器4的脱落,从而影响警报器的使用。减振环51的底部设置有减振件6,减振件6包括设置在减振环51底部的橡胶垫62以及连接杆63,橡胶垫62与减振环51尺寸相同且与减振环51固定连接,连接杆63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1,固定环61与橡胶垫62固定连接,连接杆63下端端面上设置有外螺纹,电路板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内开设有与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1)和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电路板(3)和蜂鸣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用于避免蜂鸣器(4)因振动而脱落的减振组件(5),减振组件(5)包括与蜂鸣器(4)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41)、与电路板(3)可拆卸连接的减振环(51)以及设置在减振环(51)内与固定板(41)和减振环(51)连接的弹簧(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光警报器,包括底座(1)和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电路板(3)和蜂鸣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用于避免蜂鸣器(4)因振动而脱落的减振组件(5),减振组件(5)包括与蜂鸣器(4)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41)、与电路板(3)可拆卸连接的减振环(51)以及设置在减振环(51)内与固定板(41)和减振环(51)连接的弹簧(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片(411),弹性片(411)上设置有卡块(412),蜂鸣器(4)的外壳(2)上设置有与卡块(412)配合卡接的卡槽(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至少设置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环(51)和电路板(3)之间设置有与其两者连接的缓冲件,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领谢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佳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