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37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一种燃烧器,包括环形的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以及喷嘴座,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外环引射管以及内环引射管为一体件,上述外环引射管连接在外环火盖上,内环引射管连接在内环火盖上,上该上述喷嘴座设置在该一体件的下方且与该一体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且外环火盖在喷嘴座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座的顶面的外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方便燃烧器的拆装,并且方便清理燃烧器,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燃烧器呈上大下小状,从而能促进空气通过外环火盖下方进入燃烧器内部,有利于燃烧器内部空气的补给,从而提高燃烧器效率。

A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上进风燃烧器由于结构比较紧凑,其内、环引射管的喷嘴一般集中安装在一个座体上,并且该座体与燃烧器的其他部分固定为一体,如专利号为201010270662.2(授权公告号为CN10193654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上进风燃气灶具,燃气引射基座底部中心装设有中心燃气喷嘴和中心燃气接口,燃烧器基座的底面沿边缘具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脚,该支脚通过螺钉与燃气引射基座固定。安装喷嘴的座体与燃烧器的其他部分固定为一体,这样不方便对燃烧器内部进行日常清洁。此外,传统的上进风燃气燃烧器由于本身结构的限制,普遍存在着引射效率不高的问题。如申请号为201711370764.X(公开号为CN10803632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上置式燃烧器,其从上至下包括设有火盖、中盘和底座,中盘与底座安装配合形成小火引射管和主火引射管,中盘内还设有小出火管和主出火管,小火引射管出气端与小出火管连接,主火引射管出气端与主出火管连接,小火引射管和主火引射管的另一端即进气端分别连接燃气接口,中盘与火盖安装配合形成燃烧室,火盖顶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形出火孔。该专利中由于燃烧室的结构限制,使得主火引射管长度较短,从而对其引射距离短,对其引射力造成影响。此外,市场上的一些上进风燃烧器通过在面板上开孔来补充燃烧所需的空气,汤汁或者烹饪杂物容易通过面板进入灶具的壳体中,不方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拆卸方便、易清洁的燃烧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的燃烧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引射效率高的燃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包括环形的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外环引射管、内环引射管以及喷嘴座,上述外环火盖围设在该内环火盖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外环引射管以及内环引射管为一体件,上述外环引射管连接在外环火盖上,内环引射管连接在内环火盖上,上述喷嘴座上设置有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分别与内环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进气口正对,该上述喷嘴座设置在该一体件的下方且与该一体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且外环火盖在喷嘴座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座的顶面的外周。上述可拆卸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作为优选,所述一体件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柱,而上述喷嘴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供该支撑柱插入的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喷嘴座的外形呈圆盘状,其外周安装有环形的承液盘,该承液盘的外周缘位于外环火盖的下方或外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体的外周围设有环形的罩体,该罩体的罩面由上向下沿周向向外倾斜,并且该罩体的外周缘在承液盘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承液盘的外周缘的内侧。上述罩体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1)有利于二次空气沿罩面补充至外环火孔处,从而促进外环火的燃烧;(2)能引导滴至外环火盖的溢液沿罩面流至承液盘上;(3)有利于引导空气进入燃烧器内部,促进燃烧器一、二次空气的补给。作为优选,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环形的座体和盖体,该座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顶部开口的环腔,上述盖体盖设在该环腔的开口上而围成外环混气腔,且该盖体上开设有与上述外环混气腔连通的外环火孔,所述座体的底部连接有两根与上述外环混气腔相通的上述外环引射管,两根外环引射管相对设置,且两者的进气口相互错开。设置有两个外环引射管,从而能提高外环火盖的引射效率,两根外环引射管均横向设置,从而能使各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直接伸入外环混气腔中,减少外环引射管中的混合气体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保证外环引射管的高效引射,两根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相互错开,从而能避免两者的相互干涉,进一步提高引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内环火盖包括筒状的基座和盖设在该基座上的端盖,该端盖和基座围成内环混气腔,该端盖上开设有与上述内环混气腔相通的内环火孔,上述内环引射管设置在上述基座的下方并与该基座为一体结构,内环引射管的出气口端穿过基而与上述内环混气腔相通,上述基座的外周固定有环形的盖板,内环火孔位于盖板的上方,至少上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端分别固定于该盖板的底部,该盖板的顶面为光滑面。这样通过该盖板不仅将外环引射管和内环火盖连为一体,而且通过盖板能对燃烧器的一、二次空气分流,具体地,空气由外环火盖与灶具面板的台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燃烧器内部,外环引射管位于盖板的底部,因此通过盖板能对空气进行分流,其中一部分空气以一次空气的形式进入盖板的下部,通过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进入外环引射管中,另一部分空气以二次空气的形式进入内、外环火盖之间的间隙,并且通过该盖板对该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一部分空气沿盖板顶面补充至内环火孔处,另一部分沿外环火盖的内环面补充至外环火孔处,从而保证内、环火的燃烧效率。这样通过对一、二次空气分流,避免燃烧器内部出现空气争抢的问题,从而保证高效引射。作为优先,各所述外环引射管沿长度方向的绝大部分分别位于盖板的底部,上述盖板的两侧分别沿对应的外环引射管的外表面向下包裹外环引射管,并且各侧盖板的侧缘方向朝横向翻折而形成翻边。如此设计不仅能使燃烧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能较好地防止溢液进入内环火盖中,而且翻边的设计能使盖板更好地分流一、二次空气。作为优先,各所述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相对于上述盖板的内侧端的端缘,分别沿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端的外周面延伸而形成挡边,各挡边的下端缘分别位于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的下方。这样通过各挡边能对进盖板分流后的一次空气进行再分流,使得一部分空气通过外环引射管的进气口进入外环引射管中,另一部分空气通过内环引射管的进气口进入内环引射管中,避免内、外环引射管争抢一次空气而影响引射效率。作为优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内火焰区和外火焰区,该内火焰区和外火焰区上均开设有上述外环火孔,其中,内火焰区位于盖体的内侧端并沿周向呈环状分布,外火焰区位于内火焰区外侧并沿周向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内火焰区能保证外环火的顺利传火,通过间隔设置的外火焰区能保证外环火二次空气的补给,保证外环火的充分燃烧。进一步,优选地,至少有四对相邻的所述外火焰区之间形成有防烧区,各防烧区沿周向均匀分布并分别用于与锅支架的各支脚一一相对,从而能避免火焰直接灼烧锅支架的支脚,并且,其中两个防烧区分别与上述两个外环混气腔的出气口相对,从而能避免两根外环引射管出气口处的温度较高,进而避免出气口处较高的出气速度而引起火孔脱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喷嘴座与该一体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这样不仅方便燃烧器的拆装,并且方便清理燃烧器,尤其当该燃烧器安装在面板上时,拆卸上述一体件,承液盘上仅暴露喷嘴座的顶部部分,清洁十分方便。此外,外环火盖在喷嘴座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座的顶面的外周,本技术中的燃烧器呈上大下小状,从而能促进空气通过外环火盖下方进入燃烧器内部,有利于燃烧器内部空气的补给,从而提高燃烧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气灶的另一局部结构分解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包括环形的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外环引射管(4)、内环引射管(7)以及喷嘴座(5),上述外环火盖(2)围设在该内环火盖(3)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外环引射管(4)以及内环引射管(7)为一体件,上述外环引射管(4)连接在外环火盖(2)上,内环引射管(7)连接在内环火盖(3)上,上述喷嘴座(5)上设置有内环喷嘴(51)和外环喷嘴(52),内环喷嘴(51)和外环喷嘴(52)分别与内环引射管(7)和外环引射管(4)进气口正对,该上述喷嘴座(5)设置在该一体件的下方且与该一体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且外环火盖(2)在喷嘴座(5)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座(5)的顶面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包括环形的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外环引射管(4)、内环引射管(7)以及喷嘴座(5),上述外环火盖(2)围设在该内环火盖(3)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外环引射管(4)以及内环引射管(7)为一体件,上述外环引射管(4)连接在外环火盖(2)上,内环引射管(7)连接在内环火盖(3)上,上述喷嘴座(5)上设置有内环喷嘴(51)和外环喷嘴(52),内环喷嘴(51)和外环喷嘴(52)分别与内环引射管(7)和外环引射管(4)进气口正对,该上述喷嘴座(5)设置在该一体件的下方且与该一体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且外环火盖(2)在喷嘴座(5)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座(5)的顶面的外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件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柱(6),而上述喷嘴座(5)的顶面上开设有供该支撑柱(6)插入的连接孔(5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5)的外形呈圆盘状,其外周安装有环形的承液盘(13),该承液盘(13)的外周缘位于外环火盖(2)的下方或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包括环形的座体(22)和盖体(21),该座体(2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顶部开口的环腔(220),上述盖体(21)盖设在该环腔(220)的开口上而围成外环混气腔(20),且该盖体(21)上开设有与上述外环混气腔(20)连通的外环火孔(210),所述座体(22)的底部连接有两根与上述外环混气腔(20)相通的上述外环引射管(4),两根外环引射管(4)相向设置,且两者的进气口(41)相互错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2)的外周围设有环形的罩体(9),该罩体(9)的罩面由上向下沿周向向外倾斜,并且该罩体(9)的外周缘在承液盘(1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承液盘(13)的外周缘的内侧。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东刘晓刚郑军妹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