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26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57
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脚手架组有上、下两层,上、下两层通过通过螺钉连接成一体,上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一长板,两个第一长板之间存在距离,两个第一长板顶端均连接有一个短板,短板顶端连接有多功能眼板,两个第一长板底端均横向连接有横杆支架,第一长板底端通过螺钉与横杆支架一端连接,横杆支架另一端连接有安全立柱,横杆支架与安全立柱、第一长板相垂直,两个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可翻式脚手架板上设有盖板口,爬梯固定在盖板口处。使用该工装可替代传统施工中“合理挂”吊板的使用,具有有较好的稳定性,脚手架上设置的安全立柱增强了安全性,施工人员行走时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A new type of safety scaffold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和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新式安全脚手架组。
技术介绍
船舶行业中,脚手架是船舶建造中必须使用的一种工装,使用率极高。脚手架的搭设形式有很多种,根据施工工位的不同搭设方式也存在很多的差异。总之,搭设脚手架的目的一是为了便于施工,另一方面就是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因此,脚手架的搭设在整个造船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施工平直分段时,传统的施工方式是采用“合理挂”吊板的形式,主体结构采用铁链的形式,横梁结构铺设2-3块传统的铁质吊板,爬梯设置在靠近分段区域一侧。但“合理挂”吊板安装结束后,施工人员在上行走时“合理挂”整体非常的晃动,稳性非常差,同时因爬梯没有设计专用的布置口,导致现场爬梯安装很随意,爬梯口处间隙较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因此,如何采用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式、方法来解决脚手架搭设问题,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旨在达到提高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所述脚手架组有上层脚手架、下层脚手架,所述上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一长板,两个所述第一长板之间存在距离,两个所述第一长板顶端均连接有一个短板,所述短板顶端连接有多功能眼板,两个所述第一长板底端均横向连接有横杆支架,所述第一长板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横杆支架一端连接,所述横杆支架另一端连接有安全立柱,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一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所述下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二长板、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三长板,两个所述第二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两个所述第三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之间存在距离,所述下层脚手架下端的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的底端、横向连接有所述横杆支架,所述横杆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安全立柱,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二长板、所述第三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将所述上层脚手架和所述下层脚手架通过螺钉连接成一体,所述可翻式脚手架板上设有盖板口,所述盖板口处的盖板可以翻转180°,将所述盖板打开,爬梯依次穿过所述上层脚手架和所述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将所述爬梯固定在所述盖板口处,所述上层脚手架的盖板口与所述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位置相交错。上述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优选地,所述第一长板、第二长板、第三长板的顶端设有三个通孔,底端设置有两个通孔。上述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眼板上带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多功能眼板的一侧焊接有挂钩。挂钩起到固定脚手架组的作用,安全脚手架组装完成后,通过吊车将脚手架组吊置需搭设脚手架的位置,将挂钩固定在分段边缘处。上述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优选地,所述第二长板、所述第三长板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垫板。当脚手架组靠墙放置时,垫板起到固定、稳定脚手架的作用。上述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优选地,所述安全立柱的一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是两个,依次设置在所述安全立柱的上部和中部。两个安全立柱之间可通过固定环固定有防护栏,防护栏可以是任意形式,可以是铁链,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护栏板。上述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长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是2米。使用该工装可替代传统施工中“合理挂”吊板的使用,具有有较好的稳定性,脚手架上设置的安全立柱增强了安全性,施工人员行走时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改变原有形式结构,将爬梯设置在脚手架组的内部,消除了施工人员发生坠落事故的隐患。工装脚手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在安装、拆卸过程中主体部分都可进行折叠,减少工装的占用空间,便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面视图;图3是横杆支架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可翻式脚手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多功能眼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横杆支架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第一长板、第二长板、第三长板的机构示意图;其中:挂钩1、多功能眼板2、第一长板3、横杆支架4、可翻式脚手架板5、安全立柱6、爬梯7、垫板8、固定环9、第二长板10、第三长板11、盖板口12。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脚手架组有上、下两层,上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一长板3,两个第一长板3之间的距离为2米。如图8所示,第一长板3顶端设有3个圆孔,底端设有2个圆孔。两个第一长板3顶端均连接有一个短板,短板顶端连接有多功能眼板2,多功能眼板如图5所示,多功能眼板2上设有5个圆孔,在多功能眼板2的侧面设有挂钩1,两个第一长板3底端均通过螺钉横向连接有横杆支架4,横杆支架4另一端连接有安全立柱6。如图1所示,安全立柱6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环9,如图2所示,将防护板(防护板未在图中显示)放在两个安全立柱6之间,通过固定环9固定防护板。所述安全立柱6是一个圆形铁棍,铁棍底部设有一个凸起,将安全立柱插入横杆支架4的一端,所述横杆支架如图3、7所示,横杆支架一端有两个圆孔,横杆支架还设有带有圆孔的凸起板,凸起板上有两个圆孔,横杆支架通过圆孔与第一长板3固定连接。横杆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圆形底座,如图6所示,圆形底座内部的形状和安全立柱6底部形状相同,将安全立柱6插入圆形底座内,顺时针旋转安全立柱6,由于安全立柱底部带有凸起,其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就会卡在圆形底座内,进而将安全立柱6固定在横杆支架4上。两个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5。下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二长板10、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三长板11,两个第二长板10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两个第三长板11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长板10和所述第三长板11之间的距离是2米,下层脚手架下端的第二长板10和第三长板11的底端、横向连接有所述横杆支架4,所述横杆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安全立柱6,所述横杆支架4与所述安全立柱6、所述第二长板10、所述第三长板11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4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5。如图4所示,可翻式脚手架板5上带有盖板口12,可翻式脚手架板5上的盖板可以翻转180°,爬梯7依次穿过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12和上层脚手架的盖板口12,用铁丝将爬梯7固定在上层脚手架的盖板口12处,固定好爬梯7后,将盖板盖上,当有人通过的时候将盖板掀起,无人通过的时候将盖板盖上,上层脚手架的盖板口12与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位置相交错。将组装好的上层脚手架和下层脚手架通过螺钉连接成一体,通过吊车吊至需要搭设脚手架的位置,将挂钩1固定在分段边缘处。第二长板和第三长板的底端固定有垫板8,垫板8靠墙,起到稳固的作用。该工装针对现有施工工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使用轻便、可循环使用、高效的施工方法,降低安全隐患及成本的同时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及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组有上层脚手架、下层脚手架,所述上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一长板(3),两个所述第一长板之间存在距离,两个所述第一长板顶端均连接有一个短板,所述短板顶端连接有多功能眼板(2),两个所述第一长板底端均横向连接有横杆支架(4),所述第一长板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横杆支架一端连接,所述横杆支架另一端连接有安全立柱(6),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一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5);所述下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二长板(10)、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三长板(11),两个所述第二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两个所述第三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之间存在距离,所述下层脚手架下端的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的底端、横向连接有所述横杆支架,所述横杆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安全立柱,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二长板、所述第三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将所述上层脚手架和所述下层脚手架通过螺钉连接成一体,所述可翻式脚手架板上设有盖板口(12),所述盖板口处的盖板可以翻转180°,将所述盖板打开,爬梯(7)依次穿过所述上层脚手架和所述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将所述爬梯固定在所述盖板口处,所述上层脚手架的盖板口与所述下层脚手架的盖板口位置相交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安全脚手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组有上层脚手架、下层脚手架,所述上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一长板(3),两个所述第一长板之间存在距离,两个所述第一长板顶端均连接有一个短板,所述短板顶端连接有多功能眼板(2),两个所述第一长板底端均横向连接有横杆支架(4),所述第一长板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横杆支架一端连接,所述横杆支架另一端连接有安全立柱(6),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一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5);所述下层脚手架有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二长板(10)、两个竖立放置的第三长板(11),两个所述第二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两个所述第三长板通过螺钉竖向、首尾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之间存在距离,所述下层脚手架下端的所述第二长板和所述第三长板的底端、横向连接有所述横杆支架,所述横杆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安全立柱,所述横杆支架与所述安全立柱、所述第二长板、所述第三长板相垂直,两个所述横杆支架之间搭设有可翻式脚手架板;将所述上层脚手架和所述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兴赵成志卢斌张成壮王政超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结构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