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24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连通有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公交车站台无法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该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具备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在夏天多雨炎热的天气中,利用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喷雾降温,提高了乘客等待公交车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智能公交车站台的实用性。

An intelligent rainwater collection device for bus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
,具体为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交通是商品交换的先决条件,随着交通的改善,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步从自给自足的方式,过渡到分工交换的方式,物质产品的分工交换,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一。智能公交车站台是交通领域中越来越常见的装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交车站台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公交车站台功能单一,无法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智能公交车站台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具备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交车站台无法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连通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远离箱体的一侧分别与顶板和水泥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连接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箱,所述导流管的底部贯穿至第一蓄水箱的内腔,所述第一蓄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蓄水箱的内腔,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一过滤装置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远离第二过滤装置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蓄水箱,所述第二蓄水箱的顶部与第二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蓄水箱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管贯穿至第二蓄水箱的内腔,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外侧并连通有造雾机,所述造雾机的后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含有第一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滤网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含有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二过滤管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丙烯熔喷滤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聚丙烯熔喷滤管的内腔,所述聚丙烯熔喷滤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聚丙烯熔喷滤芯,所述聚丙烯熔喷滤管的顶部的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管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颗粒活性炭滤管,所述颗粒活性炭滤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颗粒活性炭滤芯,所述颗粒活性炭滤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颗粒活性炭滤管的内腔,所述第二过滤管与聚丙烯熔喷滤管和颗粒活性炭滤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活性炭滤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宣传画框,所述宣传画框的形状为方形。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与第一过滤装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内腔设置有耐腐蚀涂层,耐腐蚀涂层的厚度不小于零点五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型号为LY-JLM,所述造雾机的型号为JDT-50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顶板、箱体、连接座、第一水泵、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四连接管、第二蓄水箱和造雾机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公交车站台无法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该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具备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在夏天多雨炎热的天气中,利用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喷雾降温,提高了乘客等待公交车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智能公交车站台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宣传画框的设置,提高了智能公交车站台的美观度,通过密封圈的设置,提高了第一过滤装置的密封性,避免了第一过滤装置中的雨水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的缝隙流出,通过导流板的设置,可以对雨水进行导向,方便了雨水进入导流管的内腔中,通过耐腐蚀涂层的设置,延长了顶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过滤管结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过滤管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固定板;2、第一支撑柱;3、水泥底座;4、第二支撑柱;5、顶板;6、导流管;7、箱体;8、第三支撑柱;9、连接杆;10、连接座;11、第一蓄水箱;12、第一水泵;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一过滤装置;1501、第一过滤管;1502、滤网架;1503、滤网;16、第三连接管;17、第二过滤装置;1701、第二过滤管;1702、聚丙烯熔喷滤管;1703、聚丙烯熔喷滤芯;1704、第一通孔;1705、压缩活性炭滤芯;1706、颗粒活性炭滤管;1707、颗粒活性炭滤芯;1708、第二通孔;18、第四连接管;19、第二蓄水箱;20、第二水泵;21、第五连接管;22、造雾机;23、宣传画框;24、密封圈;25、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座3,固定板1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5,顶板5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流管6,导流管6的底部连通有箱体7,箱体7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8,第三支撑柱8远离箱体7的一侧分别与顶板5和水泥底座3固定连接。箱体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数量为四个,连接杆9远离箱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箱11,导流管6的底部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第一蓄水箱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3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第一水泵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4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15,第一过滤装置15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6,第三连接管16远离第一过滤装置15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过滤装置17,第二过滤装置17的左侧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座(3),所述固定板(1)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4),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流管(6),所述导流管(6)的底部连通有箱体(7),所述箱体(7)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8),所述第三支撑柱(8)远离箱体(7)的一侧分别与顶板(5)和水泥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箱体(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杆(9)远离箱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箱(11),所述导流管(6)的底部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所述第一蓄水箱(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所述第一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15),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5)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6),所述第三连接管(16)远离第一过滤装置(15)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过滤装置(17),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7)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第四连接管(18),所述第四连接管(18)远离第二过滤装置(17)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蓄水箱(19),所述第二蓄水箱(19)的顶部与第二过滤装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蓄水箱(19)的底部与箱体(7)固定连接,所述箱体(7)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0),所述第二水泵(20)的进水管贯穿至第二蓄水箱(19)的内腔,所述第二水泵(20)的出水管连通有第五连接管(21),所述第五连接管(21)远离第二水泵(20)的一端贯穿至箱体(7)的外侧并连通有造雾机(22),所述造雾机(22)的后侧与箱体(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5)包含有第一过滤管(1501),所述第一过滤管(150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架(1502),所述滤网架(150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滤网架(150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1503);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7)包含有第二过滤管(1701),所述第二过滤管(170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聚丙烯熔喷滤管(1702),所述第三连接管(16)的一端贯穿至聚丙烯熔喷滤管(1702)的内腔,所述聚丙烯熔喷滤管(170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聚丙烯熔喷滤芯(1703),所述聚丙烯熔喷滤管(1702)的顶部的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704),所述第二过滤管(170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颗粒活性炭滤管(1706),所述颗粒活性炭滤管(170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颗粒活性炭滤芯(1707),所述颗粒活性炭滤管(170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708),所述第四连接管(18)的一端贯穿至颗粒活性炭滤管(1706)的内腔,所述第二过滤管(1701)与聚丙烯熔喷滤管(1702)和颗粒活性炭滤管(1706)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活性炭滤芯(17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台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底座(3),所述固定板(1)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4),所述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流管(6),所述导流管(6)的底部连通有箱体(7),所述箱体(7)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8),所述第三支撑柱(8)远离箱体(7)的一侧分别与顶板(5)和水泥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箱体(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杆(9)远离箱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箱(11),所述导流管(6)的底部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所述第一蓄水箱(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所述第一水泵(12)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蓄水箱(11)的内腔,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远离第一水泵(12)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过滤装置(15),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5)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6),所述第三连接管(16)远离第一过滤装置(15)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过滤装置(17),所述第二过滤装置(17)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第四连接管(18),所述第四连接管(18)远离第二过滤装置(17)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蓄水箱(19),所述第二蓄水箱(19)的顶部与第二过滤装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蓄水箱(19)的底部与箱体(7)固定连接,所述箱体(7)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0),所述第二水泵(20)的进水管贯穿至第二蓄水箱(19)的内腔,所述第二水泵(20)的出水管连通有第五连接管(21),所述第五连接管(21)远离第二水泵(20)的一端贯穿至箱体(7)的外侧并连通有造雾机(22),所述造雾机(22)的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瑞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