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思宇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23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包括包括一号固定装置、二号固定装置、钢板、一号钢柱、二号钢柱、钢柱运动装置和转轴,一号固定装置与二号固定装置设在钢板的两侧,一号钢柱铰接在钢板的下方,二号钢柱通过钢柱运动装置设于钢板下方,一号钢柱与二号钢柱通过转轴可转动交叉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钢柱运动装置,钢柱运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的滑杆,滑杆上滑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铰接有二号钢柱;滑杆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一号钢柱的下端设有一号钢针,二号钢柱的下端设有二号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填充材料凝固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行车辆,可以保证道路行驶的顺畅,容易安装。

A device for strengthening road cr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维修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的建设和使用中,裂缝是一种经常会出现,并且具有极大危害的现象。现有的道路裂缝,一般采用填充补修,但是填充作业中钢筋的铺设不仅麻烦,非常耽误时间,而且在填充过程中车辆也无法通行,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快速填充,且在填充作业中不影响或轻微影响通行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来填补道路裂缝,保证行车通畅和汽车行驶安全。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包括一号固定装置、二号固定装置、钢板、一号钢柱、二号钢柱、钢柱运动装置和转轴,所述一号固定装置与所述二号固定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一号钢柱铰接在所述钢板的下方,所述二号钢柱通过钢柱运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下方,且所述一号钢柱与所述二号钢柱通过转轴可转动交叉连接;所述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顶端铰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钢柱运动装置,所述钢柱运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铰接有所述二号钢柱;所述滑杆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件同时穿过紧邻滑块左侧的限位孔以及紧邻滑块右侧的限位孔,将所述滑块固定;所述一号钢柱的下端设有一号钢针,所述二号钢柱的下端设有二号钢针。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顶端设有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钢板铰接,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号固定装置,所述一号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销弹簧和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一固定销弹簧的右侧与所述钢板固接,左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销固接。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右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顶端设有第三盖板,且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钢板铰接,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二号固定装置,所述二号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销弹簧和第二固定销,所述第二固定销弹簧的左侧与所述钢板固接,右侧与所述第二固定销固接。优选的,所述钢板上还开设有注料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安装方便,可以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加强支撑,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通过注料孔填充缝隙内部,从根本上防止缝隙的进一步扩大,并且在填充物凝固的过程中,小型车辆仍然可以在该装置上行驶,保证了道路通行的畅通,并且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中的一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中钢柱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号固定装置,2-二号固定装置,3-钢板,4-一号钢柱,5-二号钢柱,6-转轴,7-二号钢针,8-一号钢针,9-钢柱运动装置,10-滑块,11-第二盖板,12-固定销,13-固定销弹簧,14-滑杆,15-注料孔,16-第一盖板,18-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具体如图1-3所示,包括一号固定装置1、二号固定装置2、钢板3、一号钢柱4、二号钢柱5、钢柱运动装置9和转轴6,一号固定装置1与二号固定装置2分别对称设置在钢板3的左右两侧,一号钢柱4铰接在钢板3的下方,二号钢柱5通过钢柱运动装置9设置于钢板3的下方,且一号钢柱4与二号钢柱5通过转轴6可转动交叉连接;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顶端铰接有第一盖板16,第一凹槽内设有钢柱运动装置9,钢柱运动装置9包括横向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的滑杆14,滑杆14上滑接有滑块10,滑块10的一侧铰接有二号钢柱5;滑杆14的上表面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件螺栓同时穿过紧邻滑块10左侧的限位孔以及紧邻滑块10右侧的限位孔,将滑块10固定;一号钢柱4的下端设有一号钢针8,二号钢柱5的下端设有二号钢针7。本技术中,钢板3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的顶端设有第二盖板11,且第二盖板11与所述钢板3铰接,第二凹槽18内设有一号固定装置1,一号固定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销弹簧13和第一固定销12,第一固定销弹簧13的右侧与钢板3固接,左侧与第一固定销12固接。本技术中,钢板3的右端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顶端设有第三盖板22,且第三盖板与钢板3铰接,第三凹槽内设有二号固定装置2,二号固定装置2包括第二固定销弹簧和第二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弹簧的左侧与钢板3固接,右侧与第二固定销1固接。本技术中,钢板3上还开设有注料孔15,可以通过此孔填注填充材料。本技术的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在有裂缝处清理出一个能够容纳本技术中钢板3的浅槽,然后将钢板3放在槽内,与路面平齐。钢板3左侧和右侧的一号固定装置1和二号固定装置2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扎进道路内两侧,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该装置进行固定。一号固定装置1内设有第一固定销弹簧13和第一固定销12,第一固定销弹簧13压缩时可以使钢板3方便的放进浅槽内,松开时则使钢板3牢固的卡接在浅槽内。二号固定装置2的结构和功能与一号固定装置1相同。一号钢柱4铰接在钢板3的下方,二号钢柱5通过钢柱运动装置9设置于钢板3的下方,且一号钢柱4与二号钢柱5通过转轴6可转动交叉连接;在使用的时候,由裂缝的大小来设置一号钢柱4与二号钢柱5的交叉角度,并使一号钢柱4与二号钢柱5通过一号钢针8和二号钢针7深深的扎进路面材料之中,共同起到可靠的固定作用。二号钢柱5可以通过滑块10在滑杆14上的移动实现,从而实现在不同的裂缝大小下均可以使用本装置。此外,该道路裂缝加固装置既可以临时安装,保证通行,也可以填注沥青料之后长久使用。需要说的是,当道路裂缝较长时,可以在裂缝上设置一个较长的钢板3。并在钢板3的两侧设置多组一号固定装置1和二号固定装置2,在钢板3的表面设置和下面设置多个第一凹槽、钢柱运动装置9、一号钢柱4以及二号钢柱5等,多组结构组合使用,共同发挥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可以通过填充材料和装置本身的钢结构极大的稳定道路裂缝,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且安装以及填料较为方便,减少对道路交通流畅性的阻碍作用,实现了对现有道路裂缝加固装置性能的提升。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固定装置(1)、二号固定装置(2)、钢板(3)、一号钢柱(4)、二号钢柱(5)、钢柱运动装置(9)和转轴(6),所述一号固定装置(1)与所述二号固定装置(2)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一号钢柱(4)铰接在所述钢板(3)的下方,所述二号钢柱(5)通过钢柱运动装置(9)设置于所述钢板(3)的下方,且所述一号钢柱(4)与所述二号钢柱(5)通过转轴(6)可转动交叉连接;所述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顶端铰接有第一盖板(16),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钢柱运动装置(9),所述钢柱运动装置(9)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杆(14),所述滑杆(14)上滑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一侧铰接有所述二号钢柱(5);所述滑杆(14)的上表面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件同时穿过紧邻所述滑块(10)左侧的限位孔以及紧邻所述滑块(10)右侧的限位孔,将所述滑块(10)固定;所述一号钢柱(4)的下端设有一号钢针(8),所述二号钢柱(5)的下端设有二号钢针(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裂缝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固定装置(1)、二号固定装置(2)、钢板(3)、一号钢柱(4)、二号钢柱(5)、钢柱运动装置(9)和转轴(6),所述一号固定装置(1)与所述二号固定装置(2)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钢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一号钢柱(4)铰接在所述钢板(3)的下方,所述二号钢柱(5)通过钢柱运动装置(9)设置于所述钢板(3)的下方,且所述一号钢柱(4)与所述二号钢柱(5)通过转轴(6)可转动交叉连接;所述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顶端铰接有第一盖板(16),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钢柱运动装置(9),所述钢柱运动装置(9)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滑杆(14),所述滑杆(14)上滑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一侧铰接有所述二号钢柱(5);所述滑杆(14)的上表面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件同时穿过紧邻所述滑块(10)左侧的限位孔以及紧邻所述滑块(10)右侧的限位孔,将所述滑块(10)固定;所述一号钢柱(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君刘思宇姜松李琪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刘思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