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114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该收纳及固定装置放置在拖网渔船的两舷舷侧尾部吊机覆盖范围内设置的一块凹进船体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垫木、网板底部护栏、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网板防撞垫、上网板固定眼板、链条、第一钢丝绳、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内侧上的两个下网板固定眼板、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的两个作业孔以及两端带卸扣的第二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网板固定在两舷舷侧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减少网板存储在拖网甲板上占用空间对拖网甲板操作的影响,提高作业的效率。

Storage and fixing device for trawler ne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拖网渔船网板固定装置,特别涉及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远洋捕捞加工渔船一般采用传统拖网的作业方式,传统拖网作业中网板是不可缺少的装备,大型拖网渔船在海上作业时,除正常作业所需的一对网板外,按照要求还需额外携带一对备用网板,备用网板主要存储在拖网甲板上固定的位置,由于网板体积较大,这种存放方式会占用大量的拖网甲板的作业宝贵空间,当拖网作业时,可能会影响到拖网甲板的部分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网板存储在拖网甲板上占用空间对拖网甲板操作的影响,提高作业的效率的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该收纳及固定装置放置在拖网渔船的两舷舷侧尾部吊机覆盖范围内设置的一块凹进船体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所述收纳及固定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垫木;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网板防撞垫;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护栏;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上网板固定眼板;一链条,链条的两端设有卸扣,链条用于将上网板固定眼板与网板连接在一起;一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包围在网板外侧,其两端与上网板固定眼板连接用于将网板绑扎并固定好;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内侧上的两个下网板固定眼板;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的两个作业孔;一两端带卸扣的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下网板固定眼板上,另一端穿过作业孔、网板上的卸扣、作业孔与下网板固定眼板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网板固定眼板为两组,每组为两个,链条为两个,中间两个上网板固定眼板与两个链条连接,外侧两个上网板固定眼板与链条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及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的备用上网板固定眼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链条为带锁具螺旋扣的链条,通过转动锁具螺旋扣可以调节其长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钢丝绳为带锁具螺旋扣的第一钢丝绳,通过转动锁具螺旋扣可以调节其长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及固定装置还包括一个观察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网板固定在两舷舷侧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减少网板存储在拖网甲板上占用空间对拖网甲板操作的影响,提高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收纳及固定网板时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收纳及固定网板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收纳及固定网板时的横剖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B-B的剖视图;10、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20、网板底部垫木30、网板防撞垫40、网板底部护栏50、上网板固定眼板60、链条70、第一钢丝绳80、下网板固定眼板90、第一作业孔91、第二作业孔100、第二钢丝绳110、备用上网板固定眼板120、观察窗130、网板131、开孔132、卸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该收纳及固定装置放置在拖网渔船的两舷舷侧尾部吊机覆盖范围内设置的一块凹进船体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10内,收纳及固定装置包括网板底部垫木20、网板防撞垫30、网板底部护栏40、上网板固定眼板50、链条60、第一钢丝绳70、下网板固定眼板80、作业孔以及第二钢丝绳100。网板底部垫木20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10底部,其用于支撑网板130,避免网板与船体接触,损坏船体;网板防撞垫30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网板防撞垫30的外表面为水平面,网板防撞垫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制成,网板防撞垫用于避免网板与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碰撞,损坏船体;网板防撞垫可以为多个,其可以根据实际安装要求进行布设,此处不加赘述。网板底部护栏40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10底部,用于将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围起来,阻止网板滑落水中以及提高安全性;上网板固定眼板50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上网板固定眼板50为两组,每组为两个。链条60为带锁具螺旋扣的链条,通过转动锁具螺旋扣可以调节其长度,链条60为两个,每个链条的两端均设有卸扣(图中未画出),安装时,链条60一端的卸扣与中间位置的上网板固定眼板50连接,另一端上的卸扣与网板130上的开孔131连接,用于将上网板固定眼板50与网板130连接在一起,实现网板130的上部固定;两个链条60匹配中间位置的两个上网板固定眼板50。本技术还包括两个备用上网板固定眼板110,其在上网板固定眼板损坏时可以使用。第一钢丝绳70为带锁具螺旋扣的第一钢丝绳,通过转动锁具螺旋扣可以调节其长度,第一钢丝绳70包围在网板130外侧,其两端分别与最外侧两个上网板固定眼板50连接用于将网板130绑扎并固定好,第一钢丝绳70用于进一步对网板130进行固定,提高稳定性。下网板固定眼板80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内侧上,下网板固定眼板80为两个;作业孔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作业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作业孔90和第二作业孔91。第二钢丝绳100为两端带卸扣的第二钢丝绳,安装时,第二钢丝绳100的一端通过卸扣固定在下网板固定眼板80上,另一端穿过第一作业孔90、网板130上的卸扣、第二作业孔91与下网板固定眼板80连接,实现网板130的下部固定。本技术收纳及固定装置还包括一个观察窗120,通过观察窗120可以观察第二钢丝绳100的安装情况,提高安装效率和精度。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采用船舶尾部的辅助吊机将网板吊运至尾部两舷舷侧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10内,将网板130放置在网板底部垫木20上,网板防撞垫30支撑网板130。网板制造过程中在网板的上下加强板上各预先开好两个网板固定的开孔131和卸扣132,先用船体上的下网板固定眼板80,通过第二钢丝绳100上的卸扣将网板下加强板上的开孔与网板的下部分固定好(固定方式参考B-B剖)。然后用船体上的上网板固定眼板50,通过链条60穿过网板上加强板上的卸扣132与网板上部分固定好定收紧,然后用第一钢丝绳70把网板130绑扎并固定好(固定方式参考A-A剖)。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固定另一张网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该收纳及固定装置放置在拖网渔船的两舷舷侧尾部吊机覆盖范围内设置的一块凹进船体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及固定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垫木;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网板防撞垫;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护栏;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上网板固定眼板;一链条,链条的两端设有卸扣,链条用于将上网板固定眼板与网板连接在一起;一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包围在网板外侧,其两端与上网板固定眼板连接用于将网板绑扎并固定好;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内侧上的两个下网板固定眼板;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的两个作业孔;一两端带卸扣的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下网板固定眼板上,另一端穿过作业孔、网板上的卸扣、作业孔与下网板固定眼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拖网渔船网板用收纳及固定装置,该收纳及固定装置放置在拖网渔船的两舷舷侧尾部吊机覆盖范围内设置的一块凹进船体的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及固定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垫木;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网板防撞垫;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底部的网板底部护栏;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外侧上的上网板固定眼板;一链条,链条的两端设有卸扣,链条用于将上网板固定眼板与网板连接在一起;一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包围在网板外侧,其两端与上网板固定眼板连接用于将网板绑扎并固定好;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内侧上的两个下网板固定眼板;一设置在网板收纳及固定区域侧壁上的两个作业孔;一两端带卸扣的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下网板固定眼板上,另一端穿过作业孔、网板上的卸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波王万勇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崇和船舶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